一个投行“神话”的诞生
2009年1月22日,360buy京东商城获得第二轮风险投资,汉能作为独家财务顾问。汉能直接投资和做财务顾问的项目不下数十个,但最为称道的是框架传媒的转让,1500万元的投资获得1.83亿美元的回报,回报率超过60倍。
2004年,陈宏与汉能合伙人谭智成立了一个私募基金。当他们四处寻找投资对象的时候,国内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进入了视野。框架媒介的业务主要包括电梯液晶广告和纸质框架广告两部分,前者亏损而后者盈利,但后者的市场份额也只有10%。2004年年底,汉能和IDG以1500万人民币收购了框架43%的股权,并安排谭智进入框架担任CEO。
框架媒介当时面临的是这样的一个局面:排在前面的竞争对手是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他们这两家的商业模式和框架媒介类似,他们做的是电梯入口的液晶显示屏视频广告业务,这两家实力雄厚,虎视眈眈,其中龙头老大分众传媒正在筹划上市,聚众亦有此打算;排在框架后面的则是一大群小型同类型的公司,他们在这个进入门槛不高的行业中,相互争斗,打得你死我活。彼时,框架传媒号称中国电梯平面媒介行业第一,但是实际上框架媒介2004年的利润只不过区区800万人民币,市场份额仅13%,根本无法与已经羽翼丰满、有着几亿美元资金支持的分众、聚众抗衡。
谭智曾在多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职位,整合能力极强。他进入框架传媒之后的三四个月,框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购了8家公司,市场份额迅速从原先的13%一举上升至90%,几乎在一夜之间,框架脱胎换骨,电梯平面广告价格直线上升。陈宏做为投资人,则在后方给了谭智强有力的支持,“谭智向我们股东借款,向我或向IDG借款,打个短信,合同没签,钱就进去了,就这种支持法”陈宏笑着对记者说。
这时分众已经骑虎难下,如果框架传媒倒向聚众,分众将失去其市场老大地位,最终分众答应以总计1.83亿美元的价格整体收购框架传媒,这比当初分众的报价高了近20倍!而汉能当初的1500万元投资,最终的收益率超过了60倍。
框架传媒的整合很重要,并购谈判也很重要,陈宏对记者说:“谈判时双方的报价相差十倍,汉能的报价是用将来的营业额来保证的,江南春开价3000多万美金,而汉能的要价是3亿美金,双方差别巨大,一般是谈不拢的,但我们能用专业来证明,在逻辑上为什么能要3.2亿美金,对专业知识、市场行情、谈判技巧要求很高,这体现了投行的价值所在。投行是谈判成功才能拿到顾问费的,大部分的得利还是为公司所拿走,并购是非常具有技巧的,与融资不同,是否投资由投资公司判断,财务顾问起到了重要但不是举足轻重的角色,融资只是稀释了20%~30%的股权,大部分的股权还在自己手里,而并购是百分之百的股权转让,谈判中如何保护自己至关重要,许多并购失败的案例是因为条款的问题以及并购的取向不对。”
2009年是人民币基金在中国兴起的一年
记者:对中国的未来有限合伙制企业的发展,您做出怎样的预测?
陈宏:北京、重庆等地对有限合伙制企业的纳 税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将有力推动LP企业的发展。根据刚刚下发的文件,汉能已经在北京注册有限合伙制企业,与重庆市政府合作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简称:人民币基金)注册在重庆,基金规模是10亿元,由重庆市政府先期出资2亿元,汉能作为GP。
首先,政府不希望它的出资亏钱,可以说当地政府为我们先做了尽职调查,重庆的企业资源相当丰富,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就会协助这个公司走出重庆,走向全国,甚至有可能走向世界。其次我们不只给它钱,而且还有许多附加值,汉能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投资银行部门,可以把更多的钱带到重庆去,重庆政府通过杠杆操作引入资金的能力很强,希望以后做的越来越多,而且我们汉能本身的融资能力也很强,今后的投资决策由汉能决定,目前当地政府已提供60多个项目,如果完全由汉能在当地寻找项目,则困难较大,其中大部分是高科技公司,这也与国家的政策项吻合,我们的口号是创新中国,我们投的都是技术成分以及技术壁垒较高的公司,这样就会把风险降到最低。
除国有企业以外,中小企业才是中国真正创造就业机会的,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游说政府,当前银行资金到中小企业都是拿不动产作为抵押的,中小企业的不动产很少,但通过我们投资这些企业就会很快地成长,象以前的百度和阿里巴巴,都是几个人的小公司,但几年之后就成为了雇佣上万员工的大公司,我们国家也非常希望有这样的企业出现,这些企业都有风险投资来支持它,如果都由中国人自己的公司来投资,这些公司上市后的利润就不会被外国公司赚去了,恰恰相反是由本国公司赚去了。
另外,如果国家4万亿的投资也委托给像汉能这样的公司一部分,资金运作起来应该更有效。
创业板对创投业的影响
记者:最近股市里创投概念股风头正劲,创业板给创投业提供怎样的机会?
陈宏:创业板的推出,汉能投资也希望把握这个机会,现在深圳创投投资了很多的将来能够上创业板的公司,这对他们机会可能更好一些。上市只是投资退出的一种方式,还有并购,汉能主要投资成长期的企业,以后可能推出大型的并购基金。上市的只是一小部分公司,大部分的公司的退出是以并购的方式,并购的交易量远远大于上市的交易量。对投资人或者创始人也是投资人的可以得到一部分股权,等到企业成功的时候卖掉,得到回报,是很好的选择。我认为2009年是一个并购比较活跃的年份,央行允许并购贷款,这对并购也会产生很好地推动作用。
创投青睐怎样的企业
记者:什么样的企业会得到创投的青睐?
陈宏: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从VC或PE手中拿到钱,因为私募股权投资有一定的条件,现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有400多万家,能从风险投资手中拿到钱的也就是不到1000家,在四五百家左右,比例非常低。
第一这家企业所在的行业要足够大;第二是这家企业在这个行业中要有足够的领先地位,要求是数一数二的;第三要有支持成为一家大公司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相比较而言,有很多中小企业不符合这些条件,例如照相馆、养猪专业户,但有些就能融到资,例如行业的第一名,或者规模已经达到几个亿,现在需要再用几个亿去收购一些公司,公司会逐渐变大,投资者就可能去投资。
“自我良好”的陈宏
陈宏博士,儒雅淡定,是把“山河”藏于内心的人。
坐在记者对面的他,像一位饱读诗书的文学院教授,汩汩滔滔的讲述他的足以让人自豪和骄傲的创业、创投历程,似乎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这与记者心目中敢闯敢干的、有创业情结的、极富魄力的陈宏有不小的落差,也许这就是翻过那片山后的淡泊宁静。陈宏个人评价:自我良好型,我是乐观派、一个蛮有理想的人,多多少少做了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想做的事做成了,到底赚多少由阿Q精神来平衡自己,对自己整个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男人的梦想就是完成自己所爱的女人的梦想,我的太太,孩子对我都很满意。
的确,陈宏是蛮有理想的人,15岁作为少年大学生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三年后远渡美国,29岁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在“创业天堂”硅谷,为了证明中国人能够通过创业赢得社会的尊重,创办公司,虽历经磨难,但成功地使自己创办的公司登陆纳斯达克。为了证明“中国人能”,2003年创办汉能投资,创造了框架传媒的60多倍回报率的投资神话,让业内对其刮目相看,但他的脚步没有片刻的停留,他要把汉能打造成中国的高盛。
从陈宏的不停歇的事业的跋涉中,记者感觉到了他内心的澎湃的事业激情。支持他攀登前行的是让心爱的女人和孩子的满意,爱成了他的重要的力量源泉。
记者相信这种爱也会传达到他的部下,他的公司以及所有同仁,他所投资的企业,推动他和他的汉能,以及他所投资的企业不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