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60年,王中军出生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他自幼酷爱绘画。1976年,初中还没有毕业,未满17岁的他便应征入伍。
复员后,他进入国家物资总局,初任普通科员,后调至该局机关刊物,担任美术编辑。1985年,王中军毅然辞去公职,在家靠画小人书为生,偶尔也靠着不错的摄影技巧,拍过些挂历、画册。后来又承包了一家广告公司,自己做起了总经理,但起色并不大。这一切,在王中军现在看来,只是当时“维持生存”的手段而已。1989年,他赴美留学,在美国期间,他靠送外卖,并帮助一些小的首饰公司拍照片,边打工边上学。王中军当时出国的初衷,便是想出国看看,挣些钱回来开自己的广告公司。1994年,在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之后,他怀揣在美国赚到的10万美元,回国创业。华谊当时的经营很艰难,刚开始做的是一本小杂志,刊登一些广告,然后直邮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他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到地铁口,锁好车,然后坐地铁,到建国门下车,再去公司。而后不久,中国银行全国15000多家网点的标准化规范工程,使华谊广告立刻摆脱了困境,并一举奠定了在国内CI领域的地位。名利双收的这一单买卖,还让王中军先后接下了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等大单子。“这是太简单的方式,其实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中国没有。这不是我创新的,而是我学来别人的方式。”三年后,华谊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近年来,其实力已不输国内的其他4A广告公司。
依靠广告起家的王中军走上电影之路纯属偶然。1998年的一天,王中军在路上碰见了他出国前在广告公司的同事刘晓玲,一直在电视剧圈里做事的刘晓玲告诉王中军拍电视剧怎幺怎幺赚钱,王中军有些心动。很快,王中军投资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虽然没有拍戏的经验,但王中军利用自己做广告的优势,进行了很好的推广,第一部戏居然盈利百分之百!尝到甜头的王中军一头扎进电影圈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0年12月18日,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王中军出任总裁。如今,华谊兄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私营电影公司,并在电影市场上演绎着资本化的进程。海外票房分成、多元化、重组、上市……在不知不觉中,华谊兄弟正改变着中国电影人传统的市场观。
四年多的时间里,王中军的华谊兄弟共投拍电影十多部,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创造了连续3年冠军的传奇神话。
华谊兄弟近年投拍影视作品:
《刺秦》(1998)、《没完没了》(1999)、《鬼子来了》(1999)、《我的一九一九》(1999)、《一声叹息》(2000)、《刮痧》(2000)、《大腕》(2001)、《寻枪》(2002)、《天地英雄》(2003)、《手机》(2003)等十几部电影,此外还有近二十多部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