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收购皮尔卡丹
编者按:要说是改变,早就改变了,因为我十几岁就去法国,我在法国上学这么长时间,在法国住了十几年,小时候在中的时间和后来去法国的时间差不多。
记者:您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皮尔卡丹公司,一直到现在,有什么魅力吸引你在这个公司做这么久?
方方:这么久,是因为我们公司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我们的管理方式是家族式管理,卡丹先生就像家长,用他的话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这样的工作关系在一个公司是很难得的,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尽力维护大家庭的形象,维护它的荣誉,维护它的价值。我们比较开心在一起做,虽然说也有其他的竞争,其他的品牌现在在中国市场都会看见,但是他们的管理方式跟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公司的人,卡丹先生的手下,一般情况下都是干到退休,很少有中间自己走的,除非他出了什么大事,比方说工作失职了,这是另外一回事。像我们公司有一个女孩子从14岁在卡丹先生这里干,现在都60岁了。
记者:皮尔卡丹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方方:这份职业,要说大一点,没有卡丹先生就没有我,因为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没有干过其他的工作。这份工作没有想到我这么幸运能够碰见宋女士把我带到卡丹先生大家族里来。而且这份工作,我又那么喜欢,这是特别难得的机遇,因为很多人很周折才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没准还一辈子找不着,像我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很多人都觉得我很幸运,我自己也觉得很幸运。工作上也是会遇到困难,不会那么平稳,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不要平静会很没意思。工作中的挫折,当时也会很生气。比如这次马上要时装表演了,昨天收到的请柬全部印坏了,而下星期二就要表演,找别的人印,最起码三四天的时间,整个气得没办法,正好昨天有人来修电话,我给人家骂了一顿……每次时装表演差不多都会有点这种小插曲,虽然心里有思想准备,不可能一路很顺利走过去。等表演完了以后,再想这些事情,都觉得是经验教训,下次知道怎么办,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记者:我们知道卡丹是法国品牌,而您是在中国长大的,完全不同的两国文化,您觉得自己有哪些改变?
方方:要说是改变,早就改变了,因为我十几岁就去法国,我在法国上学这么长时间,在法国住了十几年,小时候在中的时间和后来去法国的时间差不多。你越小出国,适应能力越强,越能接受当地的文化。中西方文化确实差异很大,但是中国和法国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卡丹先生一直特别喜欢把自己说成现代的马可波罗,能够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记者:你觉得中国人和法国人在时尚观念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方方:分男女来说,女性,中国人和法国人对时尚的追求相差不是很大,男性相差特别大。在法国不管男女,每个人因为时尚之都,法国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在马路上看见任何一个人,他的穿着打扮都是很适合他的,身份也好、地位也好,你看他穿着很舒服,就是应该他穿的,他会用很小的点缀,一个丝巾,一个帽子点缀一下,你就觉得他很时髦很时尚。中国的女孩子在马路上看着都很漂亮。男孩子好像到了30多岁就不太注意这些,尤其是现在工作压力很大,应酬很多,不是很注意外表,他们穿得都一样,夏天冬天也一样,没有特殊。女孩子每个人最起码有自己的特点,男孩子没有这一点。
除了我们周围这些模特、演艺界的人。比方说,我经常去北京首都机场接卡丹先生,我就看见这一飞机下来,下来最帅的就是卡丹先生。或者你接人的时候也能看到,旁边很多人等着接人,看着那些中国女孩子很顺眼,看男孩子都穿着一样。我觉得挺可惜的。我小时候一起玩的中学同学都,原来挺帅挺瘦的,现在都发胖了,没法看,都不太注意,而且对身体不好。
记者:您很早去法国,是不是在很多观念上,已经倾向于法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
方方:是的。但我也有很多中国的东西在里面,我在法国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中国,我在中国的时候,我的朋友觉得我特法国,是他们说的,我自己不知道。我觉得国籍没有那么重要,你自己就是你自己。
记者:不是国籍,是文化的沉淀多少对你有一些影响。
方方:很有影响,影响很大,我是学文学的,看书看得很多,而且我又喜欢文化,自己也一直跳舞。这些东西在法国有点如鱼得水,世界很高顶级的演出都在那边。刚来公司上班的时候,工资很少,我几乎每月工资都花完,全是买演出票。虽然现在中国进步很快,跟那边还是有差异,像话剧,这边没有那边那么多。我的性格,在这边的朋友会说你就是法国人,不是中国人,比如一些法国人的习惯,一年一定要度假,度假手机一定要关掉。很多中国人做事,人家都是24小时,我前任的宋女士,每天都是24小时开机,每天睡三四个小时,那样的铁女人我做不到。
记者:宋女士把您领进皮尔卡丹,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方方: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就是特慈祥,对所有的人,我们跟她工作时间很长,很不幸,她去世了,我跟现在的副首席代表张伟接她的工作。对我来说,宋女士有点像慈母,也是老师。她把我们领进来以后,她教带出来,虽然我们不是同代的人,但是她有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她把我们带到时装圈来的。
记者: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到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很多奢侈品牌,皮尔卡丹经历了一些什么?这么多年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的事?
方方:30年来,宋女士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她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很多难忘的故事,包括当时的第一场时装表演找不着模特,很多人觉得模特是很卑贱的职业,不愿意自己孩子走秀,觉得不应该让别人去看,那个时候都很丰富。这些故事,现在世界名牌里只有皮尔卡丹品牌才经历过,因为30年前,根本没有一个品牌能进来,皮尔卡丹就是唯一的品牌。
宋女士怎么去找模特,甚至去银行换钱,觉得小伙子个不错,就给挖过来,北京饭店服务员端盘子的,觉得个不错,就给挖过来。我刚回国第一年,就认识她,把我带到公司里。那个时候还也觉得挺奇怪的,宋女士真是有本事,一进办公室全是帅哥靓女,宋女士从哪儿找这么多人都集中在一起。
记者:皮尔卡丹品牌伴随中国时尚产业在成长,并且有一批宋女士这样的人,对中国时尚产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方方:起了很大的贡献。当时一片灰的时候,能够把时装文化带到中国,像宋女士把皮尔卡丹品牌创立了,创业是很难的,做了多少公关才能把皮尔卡丹品牌带进来,做服装表演,开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餐厅。她跟我们讲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记者:28年以前,在民族文化宫中国第一场时装秀就是中国皮尔卡丹做的,一直到去年敦煌的这场秀,皮尔卡丹先生为什么一直对中国有这么浓厚的情结呢?
方方:卡丹先生有特别浓厚的中国情结。他特别喜欢中国文化,他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不光是时装设计师,我老说卡丹先生是把艺术家、外交家和设计师、商人融于一身的,很多人把他叫现代的马可波罗,只是他是把西方文化带到中国,是相反的故事。他对中国的感情,是一块地毯开始的,30多年前中法还没有建交,中国有一个代表团,在天津有一个地毯工厂带着这些东西跑到法国做展览,有一个地毯是织出来长城地毯,卡丹先生看见特别喜欢,说要买,中国代表团说不能卖,这是展览用的。卡丹先生说我想买怎么办?代表团说你得去中国才能卖给你,他就是为了买这块地毯才踏上中国,来了之后,发现中国没有时尚,中国那个时候大街上连男女都看不出来。他一直很有远见,一下子觉得中国市场早晚有一天时装业会非常发达,他现在老说我30年前说什么?你们骂我疯子。你们现在削尖脑子往里挤。
记者:皮尔卡丹先生很早来到中国,不光是设计师,也是商人,经营才能也是很独到的,我知道皮尔卡丹是用品牌授权许可证拓展经营渠道的,这有它的好处,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硬伤,无法控制品牌形象,也是借这个机会,我们想请方方老师给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皮尔卡丹品牌是什么样,或者原本的品牌文化本身是什么样的?
方方:概括说,皮尔卡丹款式是体积,跟其他款式不一样,皮尔卡丹一般体积很大,轮廓感很强,特别喜欢几何图形,皮尔卡丹先生自己比较喜欢圆的,立体裁剪的几何图形运用比较多。而且皮尔卡丹款式非常时尚,很现代,他特别喜欢用这个词,很现代的感觉。多少年前他就开始设计,像太空服都很轰动,还没有手机的时候就设计手机,他是很超前的设计风格。
现在品牌授权是有一个弊病,在本地的代理商们,人家要把这个品牌做下去,希望有商业上的收益,而皮尔卡丹是很超前的品牌,一般情况下产品要在几年以后才能被人家接受,不是说当时设计出来的东西,马上能接受,可能要过几年才能接受。那现在卖什么东西?有的时候会卖比较商业化的产品,这些产品卡丹先生自己也在说,有很大的需求量,因为很多人都需要,自己不能穿着太空服在马路上走,他也是允许代理商这样做。自从我和张伟接手这两年来,一直想还原这个品牌真实性,让大家重新看一下皮尔卡丹品牌实际上是什么样的风格,这些年做了很多商业化款式以后,有很多代理商不再做皮尔卡丹的东西了,这是很大的问题。两年前开始整合皮尔卡丹整体形象,允许代理商自己做一部分比较商业化的款式之外,一定要做一部分很有皮尔卡丹特点的产品,这些要慢慢来,因为这些产品有的时候很年轻,而现在有很多代理商自己有一些固定的客户,他们的年纪稍微大一些,他们的需求还要继续满足。
我们现在在扩张年龄层,我自己个人希望能够把年龄层从17岁到77岁。如果看了我们最后这几次发布,你能发现款式都很年轻,颜色比较艳。明年秋冬的时装发布更年轻,有很多服装,像这次设计师设计的有一组是学生系列,就是高中生穿的衣服,很年轻,特别小,看样子很可爱。我们想让消费者理解体会皮尔卡丹在巴黎总店的风格,消费年龄层很大,当然也很贵。年轻的东西一定要有,可能卖得不是很多。法国跟中国现在情况不是特别一样,真正有钱的人要在40、50岁才能买得起这样牌子的衣服,二三十岁的人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在中国不是这样,因为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有这个能力来消费,我们要把这方面做得稍微大一些。我们尽量把年轻的,现代的产品再扩大。
现在统一形象,主要把整体产品分成四大类,是男正装,男休闲牛仔、女装和饰品。我们之前授权的方法还有一个弊病,分得很细,之间没有做联系,衬衫和做领带的之间没有联系,配不到一起去。现在在统一所有的风格,卡丹先生特别支持我们的想法,从两年前就给我们派了一个设计师,设计师就专门为中国市场,为整体30多家代理商设计这些东西。通过他的设计,衬衫和领带西装配在一起了,有这个风格,我们重新推出了新的包装款式,还有水洗标,所有的代理商统一。两年以后,我们的专卖店形象彻底地统一,这样给消费者比较明确的概念,这给消费者提供方便。
记者:这跟GUCCI公司不一样,他们是直接收回来,但我们是没有这种打算的,而是不断完善它,规范它,利用这个渠道。
方方:对,我们现在在利用现有的渠道把它完善起来,而且代理商做得非常好,像我们第一次发布,衣服已经有进步,但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每一季发布他们做得越来越好,我们挺有信心,也有希望以后能够这么继续下去。真是有很多款式,像你我都可以穿的,不是很老气。现在有很多款式很年轻。
记者:形象推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让大家对皮尔卡丹形象有所改观。
方方:对,需要一系列的手段,但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尤其是女装方面,女孩子买东西,不是盯着一个牌子去买,我喜欢的牌子去买这个牌子,或者我自己印象中皮尔卡丹没有我的衣服,就不去买他的东西,如果有新的东西我不是看牌子,如果皮尔卡丹这几套衣服很适合我,肯定去买。不会因为这个牌子,人家觉得怎么样,不去买这个东西。只要女孩子觉得衣服很漂亮,很适合自己,就去买。但是需要大家都知道皮尔卡丹有年轻的款式,现在很多人在问,你们上季时装衣服在哪可以买到,可见他们已经看见了这些衣服。
记者: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皮尔卡丹做了一场特别大型的时装秀,很多人记忆犹新,今年北京奥运会品牌方面有没有相应的活动或者动作?
方方:今年北京奥运会,卡丹先生特别重视,我们筹划了一年多,卡丹先生想把马可波罗故事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给中国的观众,现在已经跟国家大剧院、奥组委都谈好了,8月16号在中国的国家大剧院作为全世界的首演,这是卡丹先生巨额投资的一个剧,实际上是一台舞剧,是很现代的舞剧。
编导是原来法国歌剧院明星舞蹈演员,原来跳芭蕾舞,现在有自己的舞蹈团,来编整台马可波罗,而且要跳,等于是自编自导自演,我们用的灯光师、音响师都很有名。里面用了大量的投影,有很多故事,也用了动画,多媒体的投影,多媒体的动画。画动画的人就是吕克。贝松《亚瑟和迷你王国》的制作人。这台节目要给中国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中国还没有。这么大的多媒体舞剧,投资巨大,而且是皮尔卡丹投资的,他跟其他人的举动不一样,他觉得我要做一台舞剧献给中国的奥运会,正好这种文化的传播像马可波罗文化使者的传播,他也经历了从中国到威尼斯的旅程,也经历了多少次艰难困苦,就像奥运会的运动员似的,也需要艰辛,也需要这些勇气,才能把事情做成。所以他觉得这个剧在奥运会期间推出再好不过了。
记者:我们是不是马上会有时装发布,能不能说一下秀的准备情况?
方方:就像刚才说的请柬是一个大问题。下一季发布是4月1号在798,这个地点选择是下一季的主题“画廊”,我们觉得798是再合适不过了,包括摄影、雕塑、绘画。这期的设计风格首先像摄影是黑白系列,雕塑就是稍微加一点颜色,到绘画的时候就是泼墨,色彩缤纷,各种颜色,皮尔卡丹特别喜欢的红、黄,很艳的,明朗的色彩都会在时装表演里出现。这个表演我在音乐选择上稍微跟其他有点不同,这次很静,利用很静的爵士,还有古典音乐,包括最后婚纱的出现,都是很安静的演出,就像在画廊一样,不像在敦煌那次,卡丹先生来了特别高兴,那次很雄伟大气,其他几次在角楼,在明城墙那次,都用的是节奏感很强,其他两次是比较现代的音乐。这次也有现代音乐,但是主要是比较安静的,想让观众更注意那些服装,因为那些服装特别好看,服装完全不一样,音乐也不一样。
记者:为什么没有参加中国的时装周呢?
方方:我们每次在时装周之外,上次也是时装周完了或者在之前。时装周的时候很多媒体都是去报道各种品牌,一天可能有好几个时装表演,我们这种很大规模的时装表演,为了媒体考虑,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考虑,是希望在他们之外,单独的,要不然我们这么大的举动,就淹没了,有的好模特也没空,而且像我们这种演出是需要排练的,需要长时间的排练,不像时装周演出,有的时候试一下衣服走一下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