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PK台:半职业体有自己的生命力



实习记者/李峰亮

“我没那种命啊,轮也不会轮到我……”恰恰不似歌里所唱的,越来越多的事实发现,有奥运冠军是来自半职业体,有成功企业家是出身于半职业体,有走进名企的毕业生是来自半职业体……草根族眼里的半职业体究竟是怎样的形象?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草根嘉宾

正方代表:李宏帅(男,大三学生)、张霞(女,高校青年教师)、童超(男,自由职业者)

反方代表:赵家俊(男,兼职族代表)、王晓阳(男,银行职员)、费捷(女,大四学生)

半职业体是概念炒作吗?

半职业体的概念尚未被公众广泛知晓,在炒作无处不在的今天,突如其来提出一个“半职业体”的概念是否是在哗众取宠?

正方:应运而生

李宏帅:这是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没准能成为10年的流行词汇呢,这个确实在学校和职场还是蛮大的一个群体,一个中间状态,一个不断尝试的体现。

张霞:其实半职业体发展这么快,大家都知道这群人与众不同,但没有统一的称呼,现在不过是取个名字,名正言顺,这当然不是概念炒作。

反方:哗众取宠

赵家俊:半职业体一直都存在,大家也都知道,但现在你突然给造出这么一个概念,难道不是炒作吗?起码也是哗众取宠。

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吗?

能不能缓解就业压力,身在职场的人感觉最清楚,而且它与传统就业方式的区别还是有很多。

正方:药到病除,疗效显著

张霞: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因为工作比较灵活,又有收入,还能获得工作经验,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李宏帅:正是因为传统就业渠道拥堵,求职者才选择做半职业体。大家有事做,有收入,当然能够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反方:蚍蜉撼树,力不从心

王晓阳:半职业体能缓解就业压力不假,但绝非长久之计。从事半职业的人大多出于无奈,不是求职时屡屡碰壁,就是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都是一种暂时性的、权宜性的选择;

费捷:半职业与传统职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起码没有劳动保障和各种福利,因此半职业体不会成为就业的主流,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半职业体对求职者来说是好事吗?

对于半职业,有人从中受益,也有人仍旧是勉为其难地利用它维持生计而已。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半职业对大家究竟有多大的帮助呢?

正方:能就业,当然是好事

童超:现在找份好工作这么难,而半职业体对求职者来说,既能灵活安排时间和工作,又能获得收入和经验,还能锻炼交际和处世能力,何乐而不为?

李宏帅:对已经有正式工作的人来说,从事半职业既没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又能获得额外收益,更是好事。但是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反方:就业虽好,麻烦却多

王晓阳:我所接触到的半职业体既没有劳动和社会保障,也没有劳动保护,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都给求职者带来很大麻烦。

费捷:半职业体尚未被社会主流观念所接受,会让半职业体在社会舆论上难以被认可,比如在婚姻恋爱、社会地位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半职业体会受人歧视吗?

如果说职业会遭人歧视,那么就业方式也同样会遭人歧视。

正方:劳动光荣,谈何歧视?

童超:半职业体又不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工作赚钱、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有什么不可以?

李宏帅:现在就业这么难,能有事做、有收入就很不错了,大家不仅不会歧视你,反而还会羡慕你。

反方:恐遭歧视

费捷:半职业体毕竟没有正式稳定的职业,赚钱不假,但在社会地位上与有正式稳定职业的人难道没有差距吗?

大学生会接受半职业体吗?

在当今就业压力空前巨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没有可能选择成为半职业体?

正方:接受的人会越来越多                                 

童超:现在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都跟农民工抢饭碗了,做半职业体还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有收入,还能赚到工作经验,更能积累人脉资源,先将就着吧;

张霞:大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少,一旦发现半职业体还不错,既有收入又能获得工作经验,工作灵活且富于挑战性,估计将会有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其中。

反方:想说爱你不容易

赵家俊:如果成为半职业体,只怕父母有意见,培养你这么多年,你还找不到一份正式工作,怎么能说得过去?其实,做半职业体对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兼职并非都能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学生还不如把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费捷:成为半职业体,与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位不太相符。虽然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但还是高知分子,如果做半职业体,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或“学无所成”。

半职业体谈婚论嫁真的很难吗?

“准半职业体”对成为半职业体后的婚恋问题比较关心,生怕爱人会因为自己是半职业体而嫌弃。

正方:理解万岁

李宏帅:半职业体也是职业群体,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挣钱养家糊口,合情合理合法,另一半不会不理解你的;

童超:半职业体又不是为非作歹,只是一种职业方式,我们充满理想和激情,有上进心,为了生活才做半职业体,爱人怎么会不理解呢?

反方:难于上青天

赵家俊:半职业体恐怕在婚姻恋爱上比较被动,大多数妈妈还是想让自己aihuau.com女儿找到一个稳定的归宿,你职业都不稳定,人家怎么看?

费捷:半职业体一是工作不稳定,二是没有劳动保障,所以父母估计不同意。半职业体,想说爱你不容易!

半职业体还能火多久?

半职业会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吗?

正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张霞:半职业体虽然有不足之处,但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做半职业体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童超:半职业体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应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前景不错。

反方:昙花一现,难成大器

费捷:半职业体也就是在当下中国就业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才会火,万一过几年国家就业形势好了,大家找工作容易了,估计就不会这么火了。

赵家俊:追求稳定而体面的职业是社会主流,大家都在向往正式稳定的工作,选择半职业体不过是出于无奈。半职业体将来也只能做配角,绝不会喧宾夺主。

编辑点评:半职业,极其容易让人联想起“兼职”一词。实际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它就出现了,那时有一些到个体企业中做兼职技术工作的国营单位技术人员,还有勤工俭学的学生等,都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半职业体。提出这个概念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这类就业方式的一个很好的总-爱华网-结。半职业体因其灵活的工作方式和较低的就业门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在当今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空前严重的背景下,求职者特别是大学生选择成为半职业体,既能得到一定的工作经验,又能获得收益,何乐而不为?虽然半职业体存在种种不足之处,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人生尝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495.html

更多阅读

柳智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上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自五四以来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的理想。从小学起,教科书里就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可是想一想,我们活到今天,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呢?这些思想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变呢?我们在小学和

柳智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自五四以来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的理想。从小学起,教科书里就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可是想一想,我们活到今天,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呢?这些思想有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变呢?我们从小学和中

莫言:哪些人是有罪的

莫言:哪些人是有罪的本文为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

唐骏传授成功秘笈:创业要有自己的杀手锏

 他曾放弃在美国创办的公司,以普通程序员身份加入微软,不到十年就晋升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两年后跳槽到盛大公司担任总裁并推进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四年后以10亿元人民币的“转会费”加入新华都,成为人们眼中的“打工皇帝”。   新华

声明:《草根PK台:半职业体有自己的生命力》为网友倳孑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