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企业坐落于常州武进高新科技开发区,是中国纺织行业中少有的大型民营企业。现有员工2000余人,拥有包括9名境外管理人员的高级管理人才58人,原棉纺织、织造工艺及服装设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5人,外贸精英152人。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设有十余个办事处,且在美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集团下辖东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东华纺织品有限公司、常州东华服饰有限公司、常州市东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常州市同昌纺织品有限公司。东华外贸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这一成就的主人叫——顼同保,东华企业的董事长。
自1991年东华集团的第一家企业——东华纺织品有限公司诞生,经过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东华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成长为中华大地上顶天立地的巨人。如果说最初的东华只有一颗志向高远的心,那么,历经十年磨练,它不但长出了手,长出了脚,还长出了翅膀。东华董事长顼同保的讲述揭示了这个现代“大染坊”的奥秘,是一条无形的产业链贯穿其中,凭借它的力量,东华不断向高峰攀爬,缔造了这个现代民营企业的神话。这条无形的链我们叫它价值链。当然,这条价值链决非“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林荫道,而是悬在半空的一根钢丝,你必须身怀绝技,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你就会重重地摔下来。顼同保一路走来,平平稳稳,惹得台下喝彩声不断。第一桶砂??在谈到自己事业的起点时,顼同保毫不隐讳地说:别人淘的第一桶是金,他淘的第一桶是砂。当年,一文不名的顼同保借了几十块钱做了第一笔纱巾生意,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服装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正是看好这样的发展契机,他揣着卖纱巾赚来的不多的钞票挤进了服装业的大门。??上海——中国的大工业城市,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地域崇拜,上海牌的服装销量很好,顼同保坐火车从石家庄来到上海的南京路,到商场里找一些因过时而降价处理的格子布女装,然后带到篙城这样的乡下去销售,没钱交摊位费,他就走街串巷,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他期盼着从逆境中崛起。从“小贩”到“大王”??常州南桥,一家40多人的服装厂,面临倒闭,刚刚换了厂长。顼同保在这里下了他第一笔服装定单。开始了简单而原始的操作模式:先从商场挑选一些好的服装样式,再到商场找类似的布料,发到常州的加工厂,进行加工制造。最后将成品服装带到各个乡镇的庙会,集市上销售。在逐渐摸索的道路上,顼同保在资本积累的同时,他对服装行业中稍纵即逝的商机的敏感度在逐渐升级,他知道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节省成本,而节省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将服装的上一环节——布料的生产承揽下来。顼同保对当时的市场进行了调研,服装业的蓬勃发展已经造成市场上坯布的短缺,所谓商机无价,过时不候,他立即注册了东华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坯布。坯布就是未经染色的白布。不久,这个决定就使顼同保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坯布大王”。此后,公司产品又开始向漂白、染色等半成品上延伸。生意越做越大,有了量的飞跃,经营模式也从零售转为批发。??织布就要用棉纱,那么如果自己做棉纱的话,不但可以满足本厂织布的需求,还可以销售给其他的织布厂,从中赢得利润,何乐而不为?于是,东华丝织厂应运而生。至此,我们看到在东华企业,价值链的脉络已延伸到棉纱这一环节。起初是买来棉纱做销售,后来发展为自己成立采购中心,收购棉花再加工成棉纱,与此同时,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1998年,顼同保又成了当地的“棉纱大王”。顼同保望闻问切,似乎摸准了这个市场跳动的脉搏,总能当机立断地下一帖好方子,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完善的东华。走出国门??1994年,棉花价格上涨,到1995年,价格翻了一倍多。丝织厂的利润空间已经缩水。顼同保毅然将经营重心转到服装的对外贸易上。1996年,他开始申请进出口权,一年以后,东华成了中国第一家能自营生产出口的民营企业,东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进延陵对外贸易有限公司,1999年被东华收购,顼同保针对国有企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严格的改造整合。第一、提高生活待遇,就是让职工的腰包鼓起来;第二、统一思想。在国营单位个人的发展是靠关系,在东华,发展靠的就是能力和水平。只要有实力,绝对机会均等;第三、改善办公条件。顼同保买下1000多平米的办公场所,并进行了装修。换了新的工作环境,大家又有了工作热情。这家曾因经营不善而面临破产倒闭的企业终于卸下了阻碍其发展的体制上的桎梏,被注入新的文化,新的血液,一夜之间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并创下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