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此时,历年积累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终于集中爆发:公司亏损达1.2亿元。作为浦东最年轻的“老开发”之一,作为这家老公司的年轻总经理史贤俊当时年仅35岁的CEO,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决心迎难而上,让上市已经12年的外高桥重振昔日风采。
史贤俊开出了外高桥东山再起的方子:“走出画地为牢,实施两轮驱动。”丰富的阅历使他显得比同龄人更成熟、自信而严谨。 史贤俊是甘肃陇西农家子弟出身,从西部走向东部,从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大公司的CEO,作为一名年轻的企业家,他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为人之道——比财富更宝贵的东西 史贤俊的父母是甘肃农村朴实的农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豪言壮语的教诲,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含辛茹苦。 史贤俊的奶奶早年丧父,一人抚养六个儿女成人,性格坚韧,对自己的媳妇特别严厉,几个媳妇都被她一个个训过来,挨骂更是家常便饭。 在史贤俊的记忆中,母亲常受到奶奶莫名其妙的责难。尽管如此,家里有好吃的母亲总不忘给奶奶留着。记得有次家里蒸馍馍,按农村的习俗,第一锅馍馍得先敬灶神。余下的馍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馍馍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史贤俊的6个兄弟姐妹肚子饿得咕咕叫,都眼巴巴地盯着馍馍,使劲咽口水。但母亲并不为之动容,只说:“先给奶奶端过去。”史贤俊端起馍馍,想到奶奶平时的“飞扬跋扈”,就颇有情绪:“为什么一定要我们端给她?”母亲却正色道: “她骂是她的权利,我们孝敬她是义务,是应该的。” 母亲没有念过书,但她知道尊老爱幼是为人之本。这位勤劳的妇女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任劳任怨。生活的点点滴滴像涓涓细流般无声无息地流淌,史贤俊却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有一年夏天,邻村的青年偷了史家果园里的杏子。看到昔日硕果累累的杏树如今所剩无几,父亲心痛不已:“这棵杏树原来是准备给子女换学费的呀!”在农村里,遇到这种事,换了别人都会找那人把杏子要回来,或者找上门去骂甚至打架。但父亲很快就心平气和了:“算了,他们家里比我家更穷。”他还教导子女:“偷是不对的,但那人偷是因为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所以我们应该原谅他,但记住千万别学他的样。”父亲理性的分析,宽容的心态教会了史贤俊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由于父亲常常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去怪罪他人,因此他在村里有很好的人缘。父母的随和使史家的6个孩子从未和别人吵过嘴、红过脸。 父亲下面有好几个弟弟,长兄如父,父亲对自己的兄弟特别照顾,包揽了他们娶媳妇、找工作等所有事情。轮到小弟家里造房屋,父亲毫不犹豫地把自家的林子砍了做木材,还把家里那块地形平整、交通方便的田地送给了弟弟, 自己却留了块凹凸不平的。 史贤俊从父亲身上明白这样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而非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他日后走向人生成功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尽管他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在生活和世界的边缘。但这种家庭出身的孩子,是健康的。他们聪敏、灵气、善良、温情,不走极端。史贤俊的父母没有给他提供足够的金钱,却给了他金钱买不来的财富,那就是教给了他“为人之本”。 史贤俊的聪明和热情很快使他在校园里“崭露头角”。平时老师讲完课,很多同学处于懵懂状态时,史贤俊早已心领神会,他开始频繁地上黑板做题目演示,帮助其他同学辅导功课了。在同学眼里,他更像半个老师。各种物理化学实验都是他协助老师来完成的,同学遇到的难题在他的帮助下总能迎刃而解,其他班上前来求教的同学也不在少数。由于担任学生干部,他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他学到了同龄学生得不到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从小学到中学,史贤俊的每一门成绩永远都是全校第一。他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中学里也一直是学生中威信最高的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由老师担任),同学们都叫他“半校长”。 在那个男女同桌还划“三八线”的年代,史贤俊的脑海里从未有过“男女同学要划界限”的条条框框。凭着他的真诚与热情,所有男女同学都与他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们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东西给他,还把崭新的练习簿送给他,每个周末大家都争着约他一起去打球。 拮据的生活使父母不会也不可能给他创造很好的学习环境,但他们倾其所能,把个人的理想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坚持不让贫困阻挡求学之路,他们坚信“读书是能改变人命运的”。 十几年后,史家的6个子女陆陆续续考出了农门,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最低的也是中专。事实证明父母的坚持是正确的。当然谁都知道,如今风光无限的背后是一番艰辛的挣扎。 平日里,全家人处处都省吃俭用。家里的鸡蛋谁也不敢随便吃。一只鸡、一头猪都像宝贝似地呵护在家里,等它们“茁壮成长”起来就卖掉,果园里的杏子、杏仁还有父亲上山采的山药全去卖了。尽管如此,七八十元的学费还得东挪西凑,向亲戚借,跟村里借,问信用社借。 虽然学习条件比较艰苦,但史贤俊的思想却并不贫穷。少年时代的他思维活跃,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想象。一张报纸、一本连环画甚至村广播站里听来的一首新歌,都令他雀跃。他孜孜不倦地投入了知识的海洋,充分地挖掘身边仅有的条件资源,内心充盈着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愿望。 天道酬勤。史贤俊每年捧回的一沓沓奖状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1982年,史贤俊念初三。他将十二大的报告背得烂熟于心。当所有的记忆渐渐褪色时,有一句话却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八十年代是中国经济打基础的十年,到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将要腾飞。”就因为这一句,史贤俊立志一定要考财经类的大学。高三填志愿时,他的志愿清一色都是财经方面的。 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低,也为求保险,学校领导叮嘱学生别报考含有“天南海北”字样的大学,然而史贤俊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报的全是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长江边上的名校。回忆年少时的凌云壮志,他这样解释:“外部因素无法控制,但我能控制自己,只要自己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点自信我一直有的。”这里的天空变脸了:自卑?自信?
1986年夏天,史贤俊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开学前夕,他踏上从甘肃开往上海的列车。这是他第一次坐火车,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然而,一下火车他就傻眼了。灯红酒绿的绚丽,车水马龙的喧嚣,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扑面而来,他有些不知所措。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都是超现实的。站在城市的繁嚣中,他怎么也理不出头绪,紊乱的感觉挥之不去。良久,他才想起得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接应他的学长要第二天早上才到。那夜,在新光旅社,想到出发前父母的千叮万嘱,想到在上海的举目无亲,他一夜没敢合眼,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在胸口捂了一个晚上。 前来接应的学长们灿烂笑容和温暖目光很快让史贤俊有了归属感。然而,这个繁华都市与遥远的家乡形成的强烈反差,依旧撞击着他的心扉。 在家乡,人们去县城都得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根本没有公交车。而上海的交通却是四通八达,想去外滩、南京路、鲁迅公园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上海的同学们会埋怨车堵,而史贤俊觉得很幸福,即便是堵车,坐在车上看看外面的风景,也是很惬意的! 让史贤俊发愁的是自己每月的28斤粮票根本就不够吃(一般40斤才能吃饱),为了节约钞票,他每次多吃米饭,少吃菜,即使这样,依旧食不果腹。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城里同学吃饭永远都是那么细嚼慢咽,菜的品种也总有两三个,而2两的饭还吃不完。每当看到他们倒掉剩饭时,总有一种揪心的痛! 大学生活中的记忆经常是窘迫的。一双鞋子满是洞眼,苦于没钱买新的,一直坚持穿着。直到大二下半学期,那双鞋彻底宣告“退休”,史贤俊看着破鞋发愁,渐渐地他的眼光就落到了宿舍角落里那双布满灰尘的鞋子上,他已经对它“觊觎良久”了。好久没人去穿它,但那是室友的鞋啊。他犹豫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跟那个同学商量能不能借来穿穿。没想到同学很爽快地说:“你穿吧,我不要了。”史贤俊欣喜若狂,宝贝似地擦了一遍又一遍。如今,翻开大学毕业相册,仍能看到当年穿的那双鞋。 物质条件、消费观念的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史贤俊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感到自卑。平时,城里同学可以花二三毛钱去看电影、买花生米,但史贤俊从来不敢“轻举妄动”,满脑子都是“如果把钱花了,明天吃饭怎么办”?他们说的、玩的他都没听说过,一切都相形见绌,物质条件也限制了同学之间平等交往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形下,农村同学很容易走两条路:一是发奋读书,二是向家里要钱,渐渐把家人逼上梁山。史贤俊选择了前者,他没有过多沉溺于巨大反差的失落中,而是不断调整自己,在自卑和自信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捉襟见肘的事情时有发生,穷困的生活没有压倒他,反而使他更热烈地迎向困难。每天到宿舍楼下卖酸奶、面包、点心;做家教勤工俭学;每学期拿奖学金;向学校申请贷款,所有这些支撑起了史贤俊的大学生活。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话一点也没错。人生重要的机会有时就那么一两个,但你抓住了就成功了。而机会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开学初的一个傍晚,史贤俊去办公室找班主任,原本准备去反映自己吃不饱的事情。然而,敲开门的一刹那,他才发现老师召集了班上的几位同学在开会。“真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们在开会,我走了。” 他礼貌地解释。没想到老师叫住了他:“你过来,我们正在商量如何成立班委的事,一起进来讨论吧。”会上,班主任提出要搞一场联欢会,问大家有什么建议。所有的人都沉默时,史贤俊站了起来:“我来谈几点。”他结合中学时策划联欢会时的经验,侃侃而谈。他说得在情在理,其他同学都纷纷点头称是。“很好,很好!”班主任对眼前这位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大加赞赏。 后来,史贤俊负责策划的这一场联欢会举办得有声有色,这更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老师也对他青睐有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平时,宿舍打扫卫生他抢着干,教室里擦黑板他擦得最勤快。他的笔记也常常在全班传阅。“我的笔记在当时做得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认真最干净的。”史贤俊这样说。农村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本性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聪明和热情有目共睹,很快,他被班委推荐为团支部书记(他在班里投票数也总是最高的),没想到这个书记他一当就是4年,直到现在大学同学一见他就叫“书记”。 同时,史贤俊的悟性和能干也在大学校园的舞台上得到了施展的空间。他发现大学校园更像是个小社会。如果说中学完全是以学习为主,那么大学更多的是社会交往。各班、各系、各年级,仿佛就是一张蜘蛛网,好像和什么人都没有关系,又仿佛和谁都有关系,人与人之间都是交叉的。人的多面性、多样性在这里充分展现。史贤俊在学校里参与了很多社会工作,并很快在大学校园里找到了感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学会了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愈加自信,意气奋发。大二时,他就已经是第一批学生党员,还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同时担任了“学生党校教务长”、“学生会学习研究部部长”、“校英语爱好者协会会长”,他还邀请了留学回来的校长助理汤云为(后担任财大校长)担任英语爱好者协会名誉会长。史贤俊组织的班委活动也常常能得到学校团委的支持,每次25元的赞助使得班级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看日出、赏柑橘、游豫园、搞野炊……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走得快
1990年,大学毕业时,史贤俊将自己的同学送了一批又一批,那时的政策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要回原籍工作。而只有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史贤俊可以自主选择去哪里,最终他选择了上海。在投入到浦东开发开放的浪潮中后,他一下子觉得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青年人的激情和雄心恣意飞扬,任何艰难险阻都可以蔑视。通宵达旦的加班加点,吃住都在单位,睡也在单位的沙发上,这一切仿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接触不同的人,写不同的报告,每天有做不完的事,累并收获着。“向书本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要成长得比别人快,就要善于学习,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这样才学得快,走得快。”史贤俊如是说。正因为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他总是能在和外商谈判、客户谈判时,略胜一筹。 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他,从市政府浦东开发办投资项目处的一位科员,到浦东新区经贸局投资项目处的主任科员,再到浦东新区经贸局开发区管理处副处长,到今天担任了外高桥股份公司CEO(首席执行官)。这一路史贤俊走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当然,成功的背后除了家人的鼎力支持外,还需要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远见。他在2002年2月任外高桥股份公司总经理时,正值外股份组建十周年。尽管走过了十年历程的外高桥股份拥有非常辉煌的阶段,曾是浦东“概念股”的领头羊和 “浦东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和国际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同时也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困难期,特别是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收益一度陷入了停滞阶段,一些投资项目发展受阻,存在大量的存量资产,收益不高,更为严重的是,原有的发展思路狭窄,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明。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从股民的利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讲,难以满足各方的需求。面对巨大压力,史贤俊深感责任重大。这一年中他并没有烧“三把火”,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做调研和战略调整工作,出台了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史贤俊还把2002年定为调查研究年,提出了“二次创业,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再铸辉煌”的要求,集中力量认真分析公司实情,借助“外脑”调整发展思路。先后邀请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参与,进行多方论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三年规划的逐步实施,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公司不但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历史性转变,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形象鲜明、管理运作规范、以房地产和国际物流为主营业务,与浦东开发开放和外高桥保税区的功能拓展紧密结合的大型上市公司。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是史贤俊的人生格言。工作14年来,从未敢放松过自己,很多时候,客户都为他运筹帷幄的智慧所折服,也为他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老练感到不可思议。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如今的史贤俊经历风雨,终见彩虹,在浦东这块热土上勾勒出了自己最绚烂的七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