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特约撰稿李嘉北京报道
办公室里的韩三平一身深蓝色中山装,脚上一双布鞋。他身后的书橱里,有一个画着毛泽东头像的工艺品。
1991年导演的《毛泽东的故事》是韩三平首部获得业界认可的影片。此片获得了第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9年,已经转到幕后18年的韩三平再次走到前台,执导建国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在这部星光闪耀的电影中,毛泽东也许是唯一的主角。
看起来,在新一年里韩三平也许会有更多机会塑造自己的偶像。在距离虎年春节正好三周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份与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相呼应的指导意见强调,认真落实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三分之二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考核奖励。
其他内容包括,继续执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加强电影行业宏观调控和促进国产电影发行放映。
它被认为是对韩三平以及中影集团的最大利好。
“我呼吁,中国电影人团结起来,2010年为中国电影保90亿、争100亿努力!”采访快结束时,韩三平加重语气这样强调。
“主旋律影片的商业改造”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办公室的一角,摆放着出版社不久前送来的一叠新书:《启示---建国大业解密与剖析》。
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国有企业中影集团每年要拍三至五部反映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影片,《建国大业》只是其中之一。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业内瞩目,更多因为它特殊的操作模式。中影集团内部总结为“主旋律影片的商业改造”。
主抓创作的中影集团副总经理史东明告诉本刊记者,在《建国大业》之前,主旋律影片的商业探索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
“最早的主旋律影片多是好人好事,拍出来以后老百姓都不喜欢看,主要靠红头文件来运作一些团体观影。”史东明说,这是2002年之前主旋律影片的普遍现象。全国每年有大约二三十部这样的影片,几乎没有能取得较好票房收入的,“拍出来,专家叫好,给拿个奖,就过去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十六大报告后,‘文化产业’这个词在一夜之间被广泛传播,之前国家一直都没有这个政策。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把主旋律影片当作纯粹的宣传工具,而是作为一个产品来对待。”史东明说。
中影集团第一部进行商业改造的主旋律影片是2004年的《张思德》。该片找了擅长拍商业片的导演尹力,又在包装宣传方面花了一大笔钱。
第一轮放映,票房1800万,这是此前主旋律影片从来没有过的成绩。
《张思德》最后公布票房有8000多万。因为是中影集团的第一次探索,还是有所保留。在营销方面还是走了定团体票、放映权低价卖断等一些老路。中影最后只拿到了1800万。
但中影集团领导很受鼓舞。第二年又推出了尹力的《云水谣》。这一次聘请了专门的营销宣传团队,最后票房3600万。
经过多次经验积累,2009年的《建国大业》以4.27亿票房创下了主旋律影片的神话。
至此,韩三平领导的中影集团成功树起了国产电影和国有电影企业两面大旗。这与近几年韩三平的两个情怀相接近:中国电影情怀和国企情怀。二者经过他在不同场合的演讲和媒体传播,成为对电影管理部门和电影圈很有感染力的口号。
今年8月,韩三平将再次出任总导演,开机拍摄迎接建党90周年的《建党大业》。与此同时,另外三部迎接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影片也在筹划中,它们被初步定名为《辛亥革命》、《秋瑾》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一枝独大
就在本刊记者采访韩三平前几天,一则“韩三平被双规”的说法在网上盛传。
“枪打出头鸟,董事长近几年在业界和政府都评价很高,这种旗帜性的人物肯定会遭到攻击。”史东明认为关于韩三平的这种谣传不足为奇。他还接到多家媒体打来的电话,咨询传言是否属实。
被业内尊称为“韩三爷”的韩三平,曾经对媒体说中影集团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一枝独大”。
2009年的中国电影票房总数63亿。按中影集团提供的数据,国产电影占整体票房57%计算,就有约36亿。其中由中影投资出品的电影占40%。
剩下的约27亿进口片票房,大部分收益也归中影集团。因为中影集团下辖的电影进出口公司负责影片引进。
“中影集团垄断国外电影发行是事实,是有很大的利润,票房分账中影集团甚至能拿到80%以上。但是,大家要辩证看这个问题,中影集团是国企,不是韩三平的个人公司,我们是拿着这些利润反过来支持国产电影。”韩三平这样回答外界的“垄断”质疑。
“中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政策之后,一年内连着发了十几个文件降低门槛,所有人都可以进来拍片子。我们哪还有垄断的手段?电影进出口公司挂靠在中影集团下面,是代替政府去审理全国的进口片。”史东明说,“主旋律影片是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这个会引起误会,我希望别人来垄断。王中军,张伟平,你们来做吧,我们巴不得。”
两个月前,《三枪拍案惊奇》制片人张伟平曾炮轰韩三平搞垄断。
1999年,在国内电影产业一片萧条之际,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八家正局级单位组成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行政级别上,中影集团董事长与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平级,但在业务上归电影局领导。
成立之初,童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韩三平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2001年,童刚调到国家广电总局任电影局局长,韩三平继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现在,中影集团下辖14家全资子公司,一个事业单位,即央视六套电影频道。另外还有3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和两个驻外机构。
本刊记者看到,韩三平的2009年中影集团年会总结报告长达20多页,内容从具体创作、制片到营销、发行以及院线扩建,涉及电影产业的整个链条。
国产电影不低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55%
对于《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韩三平说:“每一条都是我们很熟悉的,我们正在做的。国产电影必须保护,现在还没有达到三分之二的放映时间,美国好莱坞的冲击太厉害。”
他进一步说:“我们要坚决、毫不犹豫地做到国产电影不低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55%。”
“很多国家地区的电影业已经开始下滑,包括韩国和日本。台湾、香港地区下滑得更厉害,台湾只占23%,香港比台湾还差。如果这样,民族电影工业就没了,我们整个电影业都要警惕。”韩三平的语气很有些高瞻远瞩的气势。
此次国务院的政策,无疑又为韩三平和中影集团提供了一个改革机遇。
1953年出生的韩三平,1977年进入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从照明工干起。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第一次酝酿改革的时候,就有领导说过:“如果中国电影要改革的话,拿过来就可以用的只有一个人,就是韩三平。”
上世纪90年代《毛泽东的故事》获奖后,韩三平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那时北影厂发完工资后账面上只剩下几百块钱。韩三平试着做一些改革,把车间改造成一些拥有自主权的二级单位来管理,结果效果良好。在1999年,北影厂合并进中影集团后,韩三平被重用,担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他在北影厂就开始‘闹腾’了,到了集团以后闹得更凶,全国大量优秀人才都网罗过来。”史东明说,“中影集团成立后的十年间,经历了三四轮体制方面的改革,所有的机会我们都抓到了。”
“因为中影集团是全产业链的,全资国有企业。它具有强大优势,但是也有巨大的弊端。”谈到中影,韩三平强调全资国有性质的弊端,为进一步的改革埋下伏笔。
据了解,中影集团正积极筹备上市。2009年6月,他们已经完成了整体重组改制成立股份制集团的方案,该方案现在已经上报。
中影集团改制上市的另一面,是中国在电影领域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机构来对抗好莱坞这样的外来者。过去十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些任务必须由同样具有市场化优势的企业来完成。
“中影要引进合伙人,在确保中影绝对控股的情况下,引进外资、港台和民营资本。”韩三平向本刊记者透露,这些合作有些正在洽谈中,而有些已经签署了协议。
“股份制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融资行为,引进各种资本的同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韩三平说。
不过作为一家大型国企,正如韩三平所说,中影集团有着自己必须负担的责任:无论改制上市结果如何,他们都必须让《建国大业》和《建党大业》变得越来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