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者”邵亦波:游走在创投与创业之间



35岁的邵亦波在2008年又添加了一个新身份:经纬创投中国联席管理合伙人。

  自从2003年以22亿美元价格将易趣卖给eBay之后,在外界看来,邵亦波的主要工作变成了“带孩子”。

  其实,从2006年开始邵亦波又开始“闲不住了”。截至今年年初,他不仅参与四家公司的创业,并且帮助经纬创投建立了经纬中国团队。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几年邵亦波同时游走在创业和创投之间。

  参与四家公司创业

  从易趣隐退之后,邵亦波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是2006年底与前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创立宝宝树(Babytree)。

  两人在美国见面时,讨论了各种创业的想法,取舍之下,两人决定建立一个年轻父母交流育儿经验的社区网站。

  早教市场这几年颇受资本追捧。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数字,中国大陆0至3岁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婴幼儿数量为1090万人。这个大市场的诱惑,使得“红孩子”、“0-6妈妈说”等网站受到了风险基金的青睐。

  宝宝树CEO王怀南算过这样一串数字:根据调查,一般城市儿童每月消费额多在500元至千元之间。如果按30%用于教育消费计算,每月最低消费额有150元。如此算来,国内早教市场规模可达100多亿元。

  宝宝树也想从中分到一杯羹。宝宝树从2007年3月8日上线之后,由于邵亦波和王怀南的个人品牌效应吸引了多方注意。在初期发展中,宝宝树一直致力于用户体验、活跃社区、提高网站知名度,而对外界有关其盈利模式的疑问则一直避而不答。

  近日王怀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2008年至2009年,宝宝树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发展:线上社区广告、线下线上社区结合、父母育儿商品和服务需求。

  和许多社区网站一样,线上和线下结合是必要的一环。1月底,宝宝树快乐成长中心建立是其走线下的第一步。邵亦波和王怀南在此前调查中发现中国早教已经有一定基础,但调查中国诸多早教品牌之后,发现整个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同一个品牌之下不同城市的教育中心质量也不同。邵亦波希望宝宝树能像“如家连锁”那样,不过提供的是早教领域的标准化服务。

  在宝宝树的第一个早教中心,这个团队开始实践自身设计的教育体系和课程,培养核心团队,建立和完善连锁店的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然后向全国扩张。另一方面,宝宝树将拓展线上课程,甚至移动课程平台的运用。

  在宝宝树,邵亦波既是创始人,也是投资人。两人分工明确。王怀南作为CEO,负责日常管理,邵亦波扮演参谋长的角色,负责公司的股权架构、财务、法务,以及与外界投资者的融资谈判。在2007年,邵亦波在宝宝树还未上线时,为宝宝树从经纬创投争取到了数百万美元投资。

  宝宝树的二期融资将在三月初公布,同样来自经纬创投。王怀南告诉记者,此次融资规模在中国同类网站中将树起新的标杆,资金将主要用于网站和早教中心等的日常营运和业务拓展。

  宝宝树的高调让邵亦波的这一次创业颇为显眼。

  其实,早在2006年中,邵亦波与马克·罗特(Mark Lotter )、肖耿民一起低调创立了一家医药公司。

  罗特曾担任在华最大的跨国处方药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商务副总裁。而肖耿民,2000年曾在易趣担任过执行总裁,尽管这段经历并不堪称成功,半年不到便离开易趣。肖耿民曾是施贵宝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2001年与老上司前施贵宝中国区总裁Paul c.Contomichalos共同成立专注皮肤科药品的百润医药,相当成功。

  离开易趣后,肖耿民和邵亦波仍然保持不错的关系。通过肖耿民的介绍,邵亦波结识罗特。

  “我们在几个主要治疗领域看到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如肿瘤、糖尿病、呼吸、泌尿、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世界领先的医药企业,尤其是生物技术公司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罗特说。

  这些尚未进入中国的药品需要一个专注的渠道。在阿斯利康,罗特曾经设想可以在中国建立一家独特的国际医药企业,利用中国的特殊市场机会来发展与销售创新药品。

  于是,三人共同创立了诺凡麦,为已有国外药品提供在中国市场的注册、生产、分销及销售服务,对处于后开发阶段的药品提供临床开发、药品注册、进口及商业化服务。

  罗特透露,在两轮投资前,有“几位投资家已经表示投资的兴趣”。前默克公司亚太地区市场主管、凯鹏华盈合伙人李怡平(James Li)作为个人投资者就是其中之一,参与了诺凡麦早期投资。

  在诺凡麦,邵亦波担任董事长角色,一方面负责融资事宜,一方面参与重大的战略决策和人才聘请。去年达沃斯论坛上,邵亦波巧遇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William Brody之后,力邀其担任诺凡麦独立董事。

  在短短两年期间,诺凡麦发展了一支300人的销售队伍,并且在2007年下半年以及2008年初获得共计近2000万美元两笔投资。

  正当众人猜测邵亦波是否又开始另一波创业时,邵亦波在2007年初宣布加入经纬创投,担任合伙人。在加入的这一年,经纬投资又投资百度前高管创立的爱帮网。

  但与此同时,邵亦波还没有过足创业瘾,目前他正在参与两家企业的创业。据透露,其中一家很可能是佛山的一家瓷砖制造企业,产品主销国内,今年利润达到2000万美元。

  陪练角色

  虽然邵亦波还在乐此不疲地创业,但他并不担任CEO,不参与日常工作的管理。大部分时候,注重家庭的邵亦波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陪练”。

  罗特在担任阿斯利康高管之时,三年内将公司从最初的600名员工和8000万美元的销售规模发展到员工人数达到2000人,销售额高达2.8亿美元。

  “但是,管理一个大公司与创业又是另外一件事。许多做事情的方法不一样。我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提供建议,告诉他我以前犯过的错误。”邵亦波说。

  比如,在诺凡麦,包括其他公司,邵亦波发现了“请人走难”。在大公司和庞大的机构内,通常都有一定的冗余人员。但在预算有限、注重高灵活度和高效率的小公司,由于招人相对困难,以及创业者出于人情因素,往往一时不能下定决心辞退员工,造成较高的管理成本,以及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邵亦波的基本观点看起来让创业者更头疼:创业者囿于人情难以决断时,他则强调请人走要快,招人也要快;创始人预算有限,希望找能力一般的人过渡时,他却认为目标要定得高,一定不要招勉强的人,寻找“两年以后还能称职的人”;创业者希望通过猎头慢慢寻找中高端人才,而邵亦波强烈反对这种拖延的态度,“招人最值得花钱,不能省钱”。

  回顾在易趣的经历,邵亦波这方面的成绩可能也是不及格。“在易趣时,请人走从来没有太早过,都是太晚。招人没有太早过,也都是太晚。”这段经历让邵亦波现在能更为冷静地帮助CEO做决定。

  曾有一名CEO在邵亦波面前提起某员工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邵亦波就会发出一连串的问题:你觉得他不行已经有多久了?如果这个人今天就走,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如果没有影响,为什么还不请他走?这个人要做什么事情才能留下来?根据CEO的回答,邵亦波提出具体意见,帮助CEO更快地决定此人的去留。

  2007年,邵亦波接触的一家上海网络公司中,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创始人无法做出决定,于是也没有动力请新人进入。在和邵亦波沟通之后,这位创始人请走了四位中的三位高管,并且在一个月之内引进了两名新人。完成之后,这位创始人对邵亦波说自己“做了一个最好的决定”。

  在创业公司的招人过程中,邵亦波一直认为有发展潜力比经验更为重要,小公司在发展中有各种转换方向的可能性,需要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及时跟进新业务。于是,测试人的潜力成了邵亦波应聘中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在为诺凡麦面试一个换掉三份工作的应聘者时,他会仔细询问换每一份工作背后的具体愿意是什么,下一个工作为其增添了什么价值。邵亦波从中观察的是面试人是否对自己的未来有计划,是否有学习新技能的热情。聪明程度,也是邵亦波颇为在意的方面,在设计问题时,他的问题中往往包含另外一个潜问题,看对方能是否体会到潜问题且一并回答。

  如此注重细节的招聘工作之外,邵亦波还扮演内部创始人协调的角色。他曾经成功帮助其中两家公司解决股权纠纷。采访中,记者问及他所看到中国创业者最普遍的问题时,邵亦波把股权之争摆在首位。

  在初创阶段,创始人之间往往由于面子问题,同时也缺乏经验,没有将股份预先商定分配清楚,记录在案。之后企业发展一定阶段,创始人之间意见分歧,投资人进入,牵涉到股权划分时,事情突然变得复杂,摩擦骤起。

  在过去的两年中,邵亦波接触过四家遭遇严重危机的早期公司,其中三家的问题出在股权上,另外一家最后因此完全导致失败。

  邵亦波建议创始人之间尽早订好股权的分配,并且制定一个股份行权计划(Vesting Schedule),设定双方在未来数年中如何逐步获得一定股份。这样,一方面对整个创业团队有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创始人在行权计划未满前离开公司,则无法获得剩余部分股权。

  即使是如此,创始人也怕自己未来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只获得部分股权,因此并不主动选择这种预先设定安全方案。但邵亦波一定会坚持,在创始人之间同甘共苦时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一个创始人离开时再来讨论这样的问题,只会把公司陷入更大的危机。

  站在投资的两边

  有成功的创业经历,以及投资公司的履历并不意味着邵亦波自己做融资时能够轻松半分。

  诺凡麦获得第一笔来自于Atlas风险投资500万美元的资金时颇为幸运。

  2006年,罗特在欧洲的一次会上介绍中国医药市场发展,吸引了英国这家风险投资商的注意,于是来上海和诺凡麦谈投资合作,顺利地谈妥投资。

  从2007年中旬开始,不断有投资机构表示了投资的意愿。罗特告诉记者,虽然诺凡麦第一轮融资所得足够使用到2010年,但诺凡麦决定开始第二轮的融资计划,目的在于引进增添价值的投资方,以及提供药品研发及重组的资金。

 “陪练者”邵亦波:游走在创投与创业之间

  但第二次融资时,诺凡麦经历了不小的波折。

  在第二轮融资初期,有多家VC曾经要进入。与投资对象历经了三个月谈判,最后在12月中旬,邵亦波和罗特准备融资文件时,两个投资方突然表现有一些犹豫,提出分期付款给诺凡麦的要求。

  “这可能是他们要撤退的信号!”直接的结果是,其他VC很可能对诺凡麦产生疑问而退避三舍,第二轮融资时间可能会推迟一年。

  “他们说的理由并不是他们自己想的理由。”公司定价以及VC对于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速度放缓都可能是VC表示退缩的原因。但邵亦波的猜测只能是猜测。

  邵亦波表示信心的方法颇为微妙。

  他找到了其中一个VC,表示自己个人有意愿投资,如果他们愿意少投,这无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他愿意出资百万进入公司。接着,邵亦波又与另外一家VC说了同样一番话,对方回应可以“让你一点位置”。

  不久之后,对方第一个电子邮件回复投资金额将一期全数到位。第二个VC知晓之后,也表示全数一期到位,并且不让分厘。诺凡麦将这笔资金用于扩大目前的商业运营之外,还将研发一至两款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药。

  可以说,在增加VC身份之后,邵亦波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心理都有相当理解。

  在投资时,邵亦波也一直在反思如何改变VC的特性。

  在某些时候,VC善跟风,但不善于说No,对创业者来说未必是好事。他们会拖延给出拒绝答复的时间,但同时会对创业者表现出阅读公司新资料的浓厚兴趣。他们既不想直接“伤害”创业家,也不给予明确答复。

  邵亦波并不喜欢这种“吊着”的方式。

  他表示,在自己做投资时,将在数日之内给出一个清楚的回复,对个别公司,提出一些意见,如果能做到,不排除投资的可能性。这样,即使对方在一个项目上失败了,掉头做新项目的时候,也往往会回头再找这样的投资人。

  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简介:

  姓名:邵亦波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73年9月

  学历:工商管理硕士

  毕业院校:美国哈佛大学

  供职机构:易趣网

  职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873.html

更多阅读

邵亦波:成功是爱情的副产品发于《理财》

  邵亦波:上海人,国内最大的拍卖网站——易趣网的创始人,CEO。年少时曾因拿了近20个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而被称为“神童”,并直升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创立了易趣网,获得极大成功,短短几年便身价过亿。他年轻英俊事业顺利,婚姻也极为

邵亦波:游走在创投与创业之间

 35岁的邵亦波在2008年又添加了一个新身份:经纬创投中国联席管理合伙人。   自从2003年以22亿美元价格将易趣卖给eBay之后,在外界看来,邵亦波的主要工作变成了“带孩子”。  其实,从2006年开始邵亦波又开始“闲不住了”。截至今

经纬创投合伙人邵亦波:创业是很孤独的事

2003年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易趣以2.2亿美元出售给eBay后,邵亦波终于又开始了新一次的创业计划——安居客。近日,邵亦波高调宣布自己向安居客进行了第二轮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邵亦波现在不仅是经纬创投的合伙人,也是他投资的新项

新湖集团黄伟:游走在股市和楼市之间

如今的新湖集团,正在忙着准备将集团办公大楼从杭州体育场路和中河路路口搬迁到浙江世贸中心。2007年,对新湖来说又将是全新的一年。黄伟在一步步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地产王国之外,又开始了内部资源整合之路,并携手湘财证券介入了最为火爆

易趣董事长邵亦波:只有创业最有激情(

【编者按】不断的学习也是我创业的乐趣之一,创业并不是为了超越以前的自己和以前的事业。  “不断的学习也是我创业的乐趣之一。”邵亦波表示,创业并不是为了超越以前的自己和以前的事业。那样太累了

声明:《“陪练者”邵亦波:游走在创投与创业之间》为网友少年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