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铸辉煌:三株药业集团总裁吴炳新



●1938年,出生于广东。

  ●1954年,当上村初级社会计。

  ●1958年,分配到包头矿务局当工人。

  ●1987年,重病后承包了一家小糕点厂和一个小商场。

  ●1989年,南下安徽淮南创办“大陆拓销公司”。

  ●1994年,在济南成立三株公司。

  ●1997年,实现年销售收入70亿元,被《财富》杂志评为当年中国富豪。

  ●2000年11月,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50富豪第13位。其个人财产为2.1亿美元。

  童年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成功者都因为童年不幸福,故而发奋学习,力求上进,最后获得成功。吴炳新正是如此。

  生活中的苦境不是让我们在苦难中消沉,而是让我们在苦境中磨炼,在苦境中思索,在苦境中奋起。因此,当苦境降临在我们身上时,我们无须怨天尤人,只须把苦境视为一段过程,并去征服它。这样,苦境便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份财富。

  吴炳新便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1938年6月,吴炳新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贫寒家庭。5岁时父亲撒手人寰,6岁时母亲魂归普陀。兄弟姐妹8人,竟有6人先后夭折,只剩下他和大哥。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与母亲生离死别那一刻,重病卧床的母亲,气若游丝,面对守候于炕前的长子长媳想叮嘱什么却又语难成声,看着6岁的小炳新,母亲吃力地举手臂,抖抖地指着挂在墙壁上盛干粮的饭筐。哥嫂猜到了母亲的心思,她老人家见饭筐挂处太高,怕小炳新饿的时候够不着,……哥嫂取下了饭筐,母亲似乎是了却了最后一桩心事,慢慢地合上了双眼。这博大的母爱,在吴炳新的记忆屏幕上留下了永难消逝的印象。吴炳新8岁时就下地干活,拾草、挖土,牵着牛帮哥哥犁地。不久,大哥随军支前,生活的重负便过早地落在炳新那稚嫩的双肩上。寒冬腊月,他穿着露出脚趾的鞋到井边打水,冻僵的手臂拉不动沉重的绳索,泪水一滴滴落到地上,结成了冰……

  面对残酷的人生,吴炳新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下地捡粪、除草、灭虫、挖地、挑水等体力活一年干到头,从不空闲。直到11岁时,大哥决定,再穷也要让炳新上学读书,苦难的生活使炳新朦胧地懂得,穷人的孩子要有出头之日,自古以来就是要靠读书。这样才能自己养活自己,才能有立足之地。吴炳新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拼命地学习,争分争秒地往前赶课程。没有书,就用手抄;没有纸,用石板代替;没有笔,用石块划。夏天的晚上,别人乘凉神侃的时候,他趴在油灯下苦读;冬天双手冻得通红僵硬,他照旧写字做算术。放学后,他跟大哥去干农活也随身带上一本书,休息时,不是大声朗读课文就是用树枝写写划划。这样,悟性很高的吴炳新仅用4年时间就学完了6年的高小课程。这时,贫穷中断了他的学校生活。不能在学校学习,吴炳新就开始借书读,只要谁家有书,他就去借,别人不肯借,他就硬赖在别人家里看。这样,吴炳新读了四书五经,读了《千家诗》、《百家姓》、《增广贤文》,读了唐诗宋词,知道了屈原、岳飞、司马迁、文天祥、杜甫、李白、辛弃疾等历史名人的事迹。这些年幼时的读书经历,使吴炳新悟到:人要干大事,成大气侯,必须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为此,他把在苦难中磨炼、苦难中奋起的孔子、文王、孙膑、左丘明等人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

  谈到儿童时期的苦难经历,吴炳新很坦然地说:“像我这样岁数的人谁没有吃过苦。苦,并不是别无选择的东西,但有时你无法摆脱,关键是要学会在苦中磨炼,在苦中思索,在苦中奋起,这苦难就成了人生的助推器。”

  学习对于成功者来说,非常重要。吴炳新之所以后来能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步入辉煌,关键就在于他早年的勤奋学习。

  每个人的道路不同,有的人是在于中学习的,也获得了成功,而对于吴炳新来说,由于年龄已大,起步晚,就必须更早地作好准备,等机遇出现时,才可能及时抓住。

  1954年,拿国普遍成立了初级社,16岁的吴炳新自告奋勇当了村初级社会计。由于他的运算能力过人,加之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乡亲们就给他取了两个绰号“铁算子”和“铜嘴子”,后来他又成了11个高级社的总会计。1958年,吴炳新被乡亲们推选去支援包钢建设,包头矿务局把他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由于他忠实可靠,工作出色,不久就担任了主管会计,后来又被提升为销售科长。面对这些吴炳新并不满足,他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与老同志比,与知识分子比,与矿上一切有文化的人比,差距很大,尽管自己努力工作,可总是赶不上人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弱点是知识不够,理论功底不坚实。为此,他发誓要补上这一课。当时,矿上组织职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吴炳新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先从学习哲学开始充实提高自己。

  学哲学,并不是轻易能弄懂的。很多人把哲学看成是一门晦涩、乏味、枯燥的学问。吴炳新下足了决心,要学好这门学问。他先从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始学习,在受到启发的同时,不少困惑也来了。吴炳新决心一切从头学起,他借来了一大堆书,开始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艰难地攻读黑格尔的《小逻辑》,马克思的《费尔巴哈论纲》,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由于条件限制,吴炳新对其中一些理论并没有完全弄懂,但他却收获了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他说:哲学能使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找到最有利的条件,能使人在最困惑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时候,进行正确的选择,从而找到准确的人生坐标。吴炳新至今回忆起当年学哲学的情景,仍激动地说:“我这一生得益最大的就是哲学思想。尤其是在我的下半生中,我的一切作为,包括我写的论文,做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困难的克服,对未来的开拓、风险的化解无不与哲学有关。”他夜夜攻读,心无旁骛,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广泛涉猎,青春的机梭在知识的经纬里往复,灿若云锦的智慧在他面前奇异地闪烁。尽管他换过多个工作岗位,但他始终不忘潜心自学。他成了一个学习狂,什么都学,没有目的没有边际。要不是改革开放年代到来,他会这么一直学下去。

  当吴炳新在学习的汪洋大海中载沉载浮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吴炳新凭着自己的学识经历,强烈地意识到,党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对于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怎样才能在这历史机遇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呢?吴炳新在日记中写道:“改革肯定会给社会带来生机,带来机遇。人们会在改革中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现在与其说改革要给每一个人定位,不如说每一个人在改革中要重新给自我定位。”如何给自己定位呢?吴炳新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省、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中要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有大的作为,非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经济理论不可。在吴炳新的知识结构中,经济理论比较薄弱,尤其是商品经济理论更为薄弱。于是他又一次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以求能大展宏图。

  吴炳新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在包头搜集他能搜集到的一切经济学著作。他白天工作,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这样,他系统地学习了欧洲的工业史,尤其是对资本以及由资本所带来的一切社会变迁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研究。然后他又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从英国的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始,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吴炳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最不能忘记的是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日子,一天晚上,他和一位教师,现在是三株公司下属的研究所所长王龙卿讨论积累趋势的时候,情激之处,两个人开始大声地辩论起来,老伴还误认为吴炳新和王龙卿在吵架,马上赶来劝阻他们。一直讨论到下半夜,两个人饥肠辘辘,吴炳新才找来一碟花生米和半瓶散装老白干。三杯酒下肚后,两人又进入激烈的讨论状态。

  吴炳新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而且还写下了数十万字的经济学论文。这些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虽然是十多年之后才得以面世,但它仍在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文化界、金融界、新闻界、政界、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为此,中央党校、济南市社会科学院邀请了部分专家和学者召开了《吴炳新文集》研讨会。20多位专家教授先后写下的评论《吴炳新文集》的文章竟达40多万字。《吴炳新文集》所显示出的经济学思想,无疑奠定了三株公司的理论基础。怪不得,读过《吴炳新文集》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吴炳新首先是经济学家,然后才是企业家。

  吴炳新曾多次遭遇死亡,但学问渊博的他,对待死亡的态度,不但是一个英雄而且是一个哲人。英雄哲人,使他获得了对残废的超越。

  吴炳新的传奇之处,除了成功地成为亿万富翁之外,最令人注意的是他生命的奇迹。这正应了民间说法: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吴炳新有10次面对死亡的经历,9次是工作时遭遇上的,第十次是肝癌。死神一次又一次追赶他,企图将他拖到另一个世界去,但他都幸运地挣脱了。遭受过血与火的考验,面对着生与死的诀择,吴炳新总能以超人的胸怀与毅力,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在矿区他曾9次遇到灾难,每一次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吴炳新在包头矿务局第四矿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时,有一次,带领工人正在井下采煤,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他抬头一看,只见窑顶出现巨大裂缝,横架在窑顶上的合抱粗的木头,发出即将被压断的“咔喳”声音。吴炳斩立即指挥工人们有秩序地撤退。就在快撤完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身后还有一名有脚疾的工人正一瘸一拐艰难地在外跑。眼看就要塌方了,吴炳新还是转过身去拉住这个工人往外跑,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吴炳新和那个工人同时被巨石砸在地上,幸好两块巨石交叉中支起一个空间,他们两人才得以保全了生命。此时井底一片漆黑,那名工人害怕得浑身发抖,手脚不能动。

  吴炳新想到,井上的人在短对内不可能将自己救出,如果自己不采取措施,很可能被憋死,或者被仍在继续塌方的石块砸死。于是他叫那位工人要镇定,听自己指挥。然后开始辨别方向,二人合力,朝着洞口的方向,慢慢地搬动石块,一寸一寸地艰难地向外移动。井上的人都以为吴炳新必死无疑,但仍积极地组织抢救队进行抢救。井下,吴炳新用双手挖了整整一夜,十个指甲全都磨掉了。只能说是幸运,第二天,他们两人都获救了。上来后,邓位工人因为受伤,连惊带吓,一下摔倒在地。吴炳新却顾不上伤痛,顾不上滴血的十指,马上帮助救援队纠正挖掘的方位,迅速救出其他班组还压在井下的工人。像这样的经历,吴炳新在井下经历了6次,井上经经过3次。谈到这9次生死之间时,吴炳新总是笑着说:“上帝不收我,是因为还有大业要我去承担,天意难违,只好从命。”如今,吴炳新回想起这段经历时,表情刚毅地说:“是男予汉,就意味着要披荆斩棘,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外部压力,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死神一直不停地追赶着吴炳新,反复纠缠着他,最终都被他摆脱。但死神仍没放过他,最后使出“杀手铜”——

  1985年的一个夏日,吴炳新忽然觉得肝区不适,便到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为肿瘤。他又赶到北京一家医院,透视、拍照、化验,诊断是:Ca!

  众所周知,在癌症患者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肝癌。有许多肝癌患者,一旦被查出病来,离死亡期限大致是3至5个月。这个事实对吴炳新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悲哀和绝望一下就笼罩了他。同事们再也不来找他聊天了,妻子当面强装笑脸,背地里暗自掉泪,儿子们欢笑不起来,一家人陷入了忧愁的氛围。看到这种情形,吴炳新笑着安慰妻子:“不要担心,一时半刻我死不了,我欠你的情还没有还清呢。”吴炳新决心要战胜癌症。1985年,1986年,他两度进北京治疗,以极其乐观的心境开始广泛搜集大量的民间验方,遍访名医,并买来大量抗癌书籍和中西医理论书籍,潜心研究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他一边把自己当患者,一边又把自己当医生,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各种试验。吴炳新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几乎用遍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子。

  他决意借鉴民方、土方,拿自己的身体作试验,再造生命工程。他给自己开了一个又一个药方,一次又一次加大剂量。有一次,服药后浑身痉挛,颤抖不止,人也休克了。

  毒性在发作,主与死在搏斗。然而第三天,吴炳新的气色越来越好,身骨越来越硬朗。十多年过去后,吴炳新仍然红光满面,健康地生活着。

  吴炳新的肿瘤消失了,重新恢复了健康。事后,吴炳新回忆说:“我战胜癌症全凭一种乐观的心境支持,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下去。在这种心境的支持下,我才摸索着进行各种治疗。”吴炳新不仅战胜了癌症,而且摸索出治疗的一些基本理论,这为他后来研制三株口服液打下了基础。泰山不辞土壤,故以成其大。为大业者,必从小事做起。吴炳新从卖豆芽菜起步,向他事业的峰巅攀登。

  要创医药这个行业得有一大笔资金才行。当时,吴炳新家里的全部积蓄不足200元。为了摸索经验进行资本积累,他觉得必须先做点小生意,积累一些资本。这时,他忽然想起,在养病期间,他就发现豆芽很好吃,而且生豆芽也是非常容易的。于是,他便与老伴宋协臣商量,开了一个夫妻豆芽店,每天早起晚睡,小生意做得颇为红火。

  很快,他们手中便有了10万元的积累。

  吴炳新白天去街上卖豆芽菜,晚上研读中医中药理论。但这样,积累资本太慢。吴炳新决心另想办法。恰好,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亏损企业可以实行个人承包的政策。吴炳新感觉机遇来了,他不顾众人的劝阻,当机立断承包了一个亏损的小糕点厂,个人承包企业,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电路不通,他就是电工,下水道不通,他就是管道修理工。什么困难都须自己承担,吴炳新真是在玩命了。有一次,糕点厂的锅炉坏了,为了节约经费,吴炳新自己穿上浇水的衣服,头上扎上湿毛巾,钻到滚烫的炉膛里,不顾高温的烧烤和一氧化碳气体的熏呛,硬是自己把炉子修好。当别人把他从炉子里拖出来时,他全身乌黑,变成了一个黑人。创业的艰苦无法细说,吴炳新在他创业信念的支持下,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声累。不多时,工厂红火,开始盈利了,工人们领到了奖金。而这时的吴炳新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吴炳新了,经过一次生命的轮回,他已经算是“百万富翁”了。他承包的小商场生意也很好。第一个100万在50多岁时终于到来,他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晚年理想了。

  吴炳新的第一个100万来得不轻松,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是劳其筋骨累出来的。

  这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他所从事的还只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事情,这种事的特征便要求人们必须一步,一步地行动,一步一个脚印,一分一分地积累,不能指望奇迹,只能指望自己的每一天干多少收多少。

  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赚钱方式虽然缓慢,但仍然需要它的存在。任何想成大器,成大功的人,都必须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干,脚踏实地,不空想不空谈,以自己的勤奋为自己创造条件。

  专注是一种素质,吴炳新的这种素质是从11岁时读“人之初”开始建立的。是专注使他战胜死神,同样也是专注使他迎来了财神。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吴炳新有100万,按说如果要以此养老,安度晚年,也是足够的了。

  但他不是这种平庸之辈。

  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才刚刚焕发出新的活力,就像重返青春一样。他的羽毛才刚刚长出,他需要一块开阔的天地去施展。

  他要走出去打天下。

  要完成他梦想的医药大业,他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更大的机会在召唤他。

  1989年,安徽省建立了淮南漯河开发区,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得知这一消息后,吴炳新父子一起来到淮南,注册了“淮南大陆拓销有限公司”。拓销公司成立之初,吴炳新就对公司的定位很高。他希望立足推广高科技产品,要为民造福。大陆拓销有限公司注册之后,正值生物制品“天安851”问世。吴炳新根据自己的微生态学知识,意识到这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制品。于是,吴炳新父子成了“天安851”的代理商。第二年,上海交大研制出“昂立1号”口服液,但产品销售不畅,成批积压,工厂处于倒闭的边缘。吴炳新得知以后,说凡是有益的生物制品,大陆拓销有限公司都要帮助其销售。尽管“昂立1号”当时没有市场,要推销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吴炳新还是主动与上海交大联系,承担了“昂立1号”宣传、推广和推销的任务。借助“淮南大陆拓销有限公司”,吴炳新父子通过替“天安851”、“昂立一号”做代理商,获得了一定的营销经验及创业资本,同时对中国市场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然而,吴炳新意识到,没有自己的产品难以把事业做大,无法编织一套自己的销售网络,从货物供应到货款结算都受制于人。吴炳新的体会是每次与生产商有利益之争自己都要遭受重创,吴炳新认识到,要有自己的大事业,非自己开发产品不可。

  吴炳新便萌生了把微生态学、营养学、中医药学“嫁接”起来,培育一种“共生菌种”的生物制剂的设想。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

  吴炳新亲自出任生物研究所所长,他研究的课题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道链球菌’的共生原理。他要通过一种生物菌剂来清除人体中的有害成分,增进有益成分,从而在新的层次上达到生命的新的能量级。由此,有了“三株口服液”的研制。

  吴炳新结合自己战胜癌症所得出的经验,会同几位科学家一起发明了“嫁接理论”,大胆设想:能否生产出使3个菌种共同生存在一起的液体?现代科学发现,人体肠道内有几百种有益菌,它们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组合,保证各种细胞的营养供应。吴炳新想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道链球菌这3种最主要的有益菌种共同生活在一种液体中。为了这一设想,吴炳新投资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无菌实验室,同时还长期租用一个国家级的高级实验室。这样,三株口服液的研制开始了。

  由于双歧杆菌是一种很难同其他菌种在同一环境中生存的厌氧菌种,吴炳新他们设计了几十种方案,上百次的试验均没成功。这时,有人沉不住气了,认为要使这3种菌生存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为研究所的所长,吴炳新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他说:“我们要准备失败999次,只为那一次的成功。我们现在是倒计数,失败一次,离成功就近一步。”吴炳新的话使大家稍为安心。一段时间过后,研究仍没取得突破性进展,吴炳新的朋友和同事开始痛心投入的400万元经费,而没有出一点成果。吴炳新再一次鼓舞大伙说:“货币的最大价值是能推动人类的健康。甭说几百万,就是几千万元,又何妨!开弓没有回头箭。强者不悔!”吴炳新的话语像一支强大的兴奋剂,激励了大伙的信心。

  研制攻关谈何容易!要在国内外首创多种菌种联合发酵的口服液,如同铸山煮海。面对心力交瘁的专家,吴炳新异常冷静。他劝慰大家:要研制成一个造福人类的产品,哪能不付出代价。损失再大我不心痛,切莫让失败挫掉锐气!他每天参与攻关14小时。面对一次次失败,吴炳新日有所想,夜有所思。一夜,他梦到了蓝蓝天空白云飘飘的内蒙古草原,牛、马、羊追逐嫱戏,共吻一片碧草……渐渐地,那牛羊幻化成乳酸杆菌和肠道链球菌,而那马儿却变成双歧杆菌……醒来,吴炳新大彻大悟,马牛羊既然能够在一片草地上同生,那么三株菌为何不能在同一液体中共存呢?吴炳新一点拨,专家们经过重新设计工艺和反反复复的试验,三菌共生于同一液态的这一难关终被攻克!“三株口服液”研制成功了。

  这种由豆芽做培养基、融合了许多生物菌群的液体经过卫生、理化、毒理、致癌畸变的种种实验,证明有百利无一弊,完全符合卫生标准,一举通过了国家的医药卫生鉴定。

  到1994年,当一切准备好时,他在济南创建了三株公司,真正开始了他的医药大追求。

  三株实验室诞生后,吴炳新购进一套现代化设备,租赁并改造了一家完全符合三株生产条件的制药厂,可是积蓄告罄,生产难以运转。将妻子私房钱倾箧掏出,仍是杯水车薪。“异乡人”,“个体户”产品又尚不为人所知,贷款无门。万般无奈之中,吴炳新跑到安徽省军区第三干休所去演讲募资。他讲三株的机理、三株的作用、三株的前程,也讲目前的窘境,他更讲自己的经历,讲50岁后为何要进行三株的研制……

  人们为他的真诚感动了,小小干休所,竟为他筹集了46万元,解了燃眉之急。仅8个月,他的销售收入达1.25亿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们更把三株的知名度带到了天南地北,千家万户……

  三株公司成立当年,其拳头产品三株口服液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25亿元,1995年销售收入达到23.5亿元,1996年销售收入达到80.6亿元。日本一家大公司经过严密的化验最后得出结论:三株公司生产的赋新康各项理化指标的毒理试验,均达到日本规定的卫生理化标准,其抗癌和治癌功能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同类产品。为此,日本公司专门派人到三株公司。主动提出担任三株公司在日本的总代理总经销。至此,吴炳新成功了。

  对这段创业史,吴炳新回忆道:“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自己搭自己的舞台,扎扎实实搞科研,有自己的产品。因为前一段时间,始终是拓销别人的产品,主动权在别人千里,后来我们开发出三株以后,企业就能稳定地向前发展。”真正的成功者就是这样,不断进取,不给自己预先设置虚幻的樊篱,面前永远有新目标、新高峰出现,每一个目标都意味着一个薪的高度。

  为使三株创造生命的更大价值、裂变出巨大的能量,吴炳新马不停蹄。不久,抗癌新药三株赋新康问世,被称为国内首创、世界一流。紧接着,吴氏治疗仪、生态美系列化妆品、龙脉系列饮料……600余种造福人类的高科技产品从三株王国脱颖而出。在“为振兴民族工业而拼搏”的光荣与梦想的感召下,使得3万名三株儿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目前,公司已推出三株口服液、三株赋新康、吴氏治疗仪、生态美系列化妆品,以及保藤康、心脑素等。公司领先高科技创新,向中药、营养西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工程诸多领域迈进,“大医药、大保健”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吴炳新花大力气建立了三株的科研机构:在山东济南设有一个生物研究所,该所拥有150多名科研人员和世界上一流的科研设备。同时,在济南创建了三株生物工程学院。在北京、佳木斯、大连和美国的亚特兰大成立了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研究所。吴炳新之所以在科研上大投资,因为他深知,产品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生长、壮大、衰亡的过程,因此他的策略是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留一代。现在他手中已有十多个后备产品,可随时抛向市场。

  三株公司发展壮大后,公司下属有600多个子公司,2000多个办事处,15万多职工,如何对这么庞大的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吴炳新多次思考,并多次向专家请教,最终结合公司实际,按照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总部建立了职权明确、管理严格的九大体系,即三株公司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资本体系、人事体系、财物体系、法纪体系、信息体系和公关体系。这九大体系相互关联、有机统一,使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和办事处,在业务上严格按照总部的统一部署来执行。分公司、办事处和总部,和兄弟公司之间具有紧密的业务联系。它们不需要自己找产品、跑原料、签合同、搞运输,也不需要自己去融资。它们的具体的任务就是拓展周边市场,除了销售公司产品和执行有关业务命令外,没有任何屈于自己的业务。这样,公司总部通过现代化手段在全国除西藏、台湾省外建立了先进的网络结构。运用电脑对行政、商务、财务和法律等方面进行沟通和管理。这样一来,信息的反馈速度十分惊人,有时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儿千万的项目和生意会在几小时乃室几分钟内就拍板定案。三株公司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其产品是这样出售的:工厂生产产品后,通过庞大的储运系统分运到全国的八大库区,库区再根据配购中心的指令,在48小时内将货发送到各子公司,子公司再以从不赊销的方式销售给消费者和批发商。这样从产品出厂到资金回笼,平均只需要30天时间,比世界跨国公司的平均45天少了15天。三株公司就是以这样惊人效率高速运转着,它的增长呈现出几何级数的飞跃。人生的旅程中,不可能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在经历失败的泥潭后,人就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找出误区,从而在失败的大火中像凤凰那样涅槃重生。

  吴炳新的三株公司由营销而走上了辉煌,然而乐极悲生,前后相继的几场官司和管理不善,几乎击垮了吴炳新和三株。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1996年上半年,湖南常德三株营销有限公司在常德市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发布广告,散发一些宣传小报,三株在电视广告称三株口服液“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常德市患老年性尿频的退休职工77岁的陈伯顺于1996年6月3日购买10瓶三株口服液回家服用。服到第4瓶时,陈伯顺身上起了红斑,待服到第5、6瓶时,陈伯顺已全身红肿,当服第8瓶时,全身溃烂。湖南省汉涛县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陈伯顺于1996年9月3日死亡。随后,陈伯顺的家属诉讼到法院,要求三株公司赔偿。此事在1996年并没有闹大。但在日后为三株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三株的1996年是相当辉煌的,实现销售收入共80亿人民币,于是吴炳新为1997年设计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销售收入保200亿,争260亿,向300亿冲刺。然而,1997年开年不利,吴炳新又有官司缠身。在1至2月间,秦皇岛三株营销公司因“虚假广告”遭到起诉,抚宁县法院判决三株败诉。1997年4月11日,秦皇岛三株营销公司在《秦皇岛日报》上登出致歉广告。很多关注三株的媒体对此作了报导、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

  1997年7月,又蹦出一个“韩成刚质疑三株口服液”事件。韩成刚是山西榆次市一名科技人员,他曾被一些媒介誉为“破灭矿泉壶神话的人”,中央电视台曾两次对他进行专题报道,曾经名噪一时。1997年7月23日,韩成刚在《山西日报》上撰文,对XX口服液提出质疑,韩成刚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对XX口服液中活菌含量提出怀疑,暗指该产品可能是伪劣产品;第二,怀疑该口服液可能含有“耐药因子”,一旦服用者生病,抗生素可能无法使用。韩成刚虽然在文章没有点明具体品牌,但三株的消费者一看就知道韩成刚是针对三株的。

  1997年8月,三株集团山西联络处向新闻单位散发公开信,批驳韩成刚的“质疑”。此事引起新闻界关注并予以报道。1997年10月13日,韩成刚以三株集团侵害其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事态进一步扩大。此事经过法院审理,最后以三株集团胜诉而告终,但事件本身“在消费着中引起恐慌”,使不少消费者对三株望而却步。

  两场官司使吴炳新元气大伤,后果是很不利的,三株销售没有实现吴炳新预期的增长,反而有所下降。1997年,三株集团销售收入仅为70亿,比1996年下降了10个亿。但对吴炳新来说,更为不利的事情还在后面,1998年开春又一颗地雷爆炸了。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调查,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3月31日对陈伯顺案作出宣判:陈伯顺喝三株口服液导致死亡,由三株公司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此判断一出,新闻媒体一片哗然,20余家报纸电视台作出报导《八瓶三株喝死一条老汉》。

  三株公司副总裁张蔷认为,常德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她说,三株口服液不是一种高蛋白食品,陈伯顺的家属称其父因喝三株口服液,引起异性蛋白过敏残废,但没有尸体检验报告为此提供依据,无法证明死者死于异性蛋白过敏,更无法证明宛亡与服用三株有关。不仅如此,三株口服液产品说明上亦写明“异性蛋白过敏者慎用”字样。三株口服液从上市至现在,已售出4亿瓶,如果喝“三株”真能死人,将不知会害死多少人,这样的企业怎么会存在4年之久呢?三株集团的有关人士还提供了这样的信息,陈伯顺已年高77岁,而且身患多种疾病,诸如冠心病,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1996年大年初一凌晨陈伯顺就被送进医院住院,5月26日又是病危,心力衰竭、心室肿大。陈伯顺6月3日开始服三株,9月3日死亡,按照一般医学道理,如因服保健品或药物而过敏死亡,绝不会这么长时间。也许这种说法是有说服力的,但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把三株口服液和一些不祥的信号联系在一起了,这对吴炳新来说是致命的。

  更为不幸的是,一审判决后,常德中院在三株公司提出上诉的情况下,将一审判决结果主动寄往中央及地方一些新闻媒体,并向部分媒体提供《八瓶三株要了一条人命》的署名文章。随后,京、沪、粤、苏、鄂、湘、皖、赣等1O多个省市的数十家报纸均在显著位置对此进行报道或转载。一些地方电视台亦对常德中院进行了采访。但令人生疑的是,在向各大新闻单位散发的稿件上盖有法院的公章,而且新闻稿的一位作者就是该案的审判员之一,此事就有些奇怪。

  后来吴炳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人民法院如此积极地要求新闻单位报道一件仅经过初审、且被告己提出上诉的案件,并主动提供新闻稿,使人产生很多联想。而且,在法院的判决书中包含了一些商业竞争者所用的攻击语句,也不合一般法院判决书的要求。吴炳新还说,法庭仅休庭15分钟,法官就当堂直读长达6000字的判决书,显然是未审先判。

  但无论吴炳新怎样有理,这场官司给三株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1998年春节前三株一个月有几个亿回款,但从四月下旬开始,销售急剧下滑,直至月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1998年4—7月的4个月间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面停产,6000多名工人放假回家。吴炳新说。当时三株口服液库存积压达2400多万瓶,如果按一瓶30多元的市场价计算,等于占压着7亿元资金。

  从1996年到1998年三场官司下来,吴炳新感到疲惫不堪。三株集团副总裁张蔷曾经向新闻界透露了一个重大内幕:在新闻界广泛报道《八瓶三株喝死一条老汉》之时,实际上,这一事件险些要了吴炳新的命。吴炳新大病一场,20多天站不起来,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

  然而,吴炳新这次和以前一样,又摆脱了死神的纠缠,他病愈后,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和改造。并逐渐有了成效。

  到1998年尽管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额从年初的几个亿下滑到1000万,但“赋新康新药”和“生态美化妆品”正逐渐挑起大梁。在三株口服液销量大减的情况下,这是惟一让吴炳新感到宽慰的事情。“赋新康新药”和“生态美化妆品”已被市场接受,生态美化妆品1997年的销售已达20亿元。吴炳新的“向后切入科研”的战略开花结果,吴炳新也越来越感觉到,三株假如没有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三株“二次创业”就没有起飞的翅膀。

  在长这一年的“刮骨疗毒”中,三株实行全面收缩,吴炳新将300多个子公司砍掉200多个,2210个办事处减掉70%,13500个工作站精简45%,15万员工裁减到3万正式员工。在组织结构调整中,撤换一批不称职的经理人员。

  人们常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三株来说,“二次创业”的启动资金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据说吴炳新手下的科研人员还有新的产品,这都说明吴炳新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有人这样评论,三株遭受重创仍有回天之力,并且有可能化险为夷,说明吴炳新的确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但三株能否东山再起,还难以预料。

  在吴炳新远离媒体中心之后的很长时间,《人民日报》在2000年4月24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三株15万职工实现下岗“软着陆”》的文章。文章说,1998年,一场官司使“三株”遭受重创,年销售额由80亿跌至几亿元,近15万员工不得不面对企业大幅裁员的现实。而裁员顺利与否,关乎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株集团采取多种措施集中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上岗、竞争上岗的办法,是“三株”下岗分流工作的最大特点。无论是9万多名从事促销工作的临时工,还是5万多名与“三株”签订了长期聘用合同的正式工,都对企业有很深的感情,曾为企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此,“三株”实行了竞争上岗、保岗,按促销效益发放工资的办法。所属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市场营销人员逐渐接受了工资和奖金与销量挂钩,不发固定工资的做法。随着产品市场销量的下降,大量员工因工资低自动离开,使多数人以竞争淘汰的办法自然分流了,尽管一些员工不情愿,但大家对优胜劣汰的做法都认为是公正和可以接受的。

  对下岗职工,“三株”并不是简单地一推了之,而是千方百计为他们再就业创造充分条件。下岗和转岗前,“三株”组织了市场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等培训班,使他们能以更高的素质走上新的岗位。尽管企业困难,“三株”仍坚持给下岗待业的正式工每月240元的生活补助。下岗员工购买“三株”的住房,享受与在岗员工相似的优惠政策。三株集团向下岗职工做出了承诺:等公司好转后,优先回聘他们,工龄连续计算,并签订相关协议。2000年以来,“三株”已通过各地网络招聘离开企业的优秀员工重回公司。总部现有人员中有10%为返聘人员。

  《人民日报》的文章最后说,目前,经历了短暂阵痛,“三株”正重新步入稳健的发展时期。1999年,“三株”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上缴税金近一亿元。2000年又有新突破。由此可见,在吴炳新的带领下,“三株”的第二次创业正在走向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9334.html

更多阅读

转:谈思维方法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吴炳新

编者按:近期,媒体盛传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吴炳新忙着二次创业,准备驾驶“三株”这艘巨轮重新起航。三株用3年时间把一个保健品从零做到了80亿元,在随后一两年的时间里,销售额又从80亿元跌落到了一两亿元,到底是什么让它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

吴建文 陷医药外包灰色交易 原上药集团总裁吴建文被双规

  沈玮   8月2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原上药集团总裁吴建文因经济问题已被双规。   “是7月中旬的事情,集团已经在小范围内做了通报。官方口径是涉嫌经济问题正在协助调查。”3日,上药集团内部权威人士对记者证实。他不愿披露更

对话吴炳新:三株从来没有失败

 谈现在   只要条件具备三株就准备上市   记者(以下简称“记”):三株的现状如何,它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吴炳新(以下简称“吴”):现在三株有五大产业: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良性发展。我们没有一

对话吴炳新:我花三十年写了一本书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10月7日下午,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预约后,记者终于在位于济南二环东路的吴炳新办公室,和其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访谈。   2008年6月21日,济南最为豪华的山东大厦并未显出与平日的异样,很少有人知晓,一场上百人的聚

三株口服液 吴炳新图谋三株复兴

 济南报道   67岁的吴炳新又忙碌起来了。   “吴总最近经常出差,到各地的市场一线去实地调研。”6月底的一天,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毕主任对记者如是说。   吴炳新忙碌的是二次创业,他准备驾驶“三株”这艘巨轮重新起航。

声明:《大器晚成铸辉煌:三株药业集团总裁吴炳新》为网友青衫栀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