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出扭亏!柳传志:联想就是我的命



  柳传志再次出山了,联想扭亏为盈了!

  联想的半年报,公司上半年盈利3707.3万美元。比去年二季度盈利增长了126%,并扭转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局面。

  65岁,本已是颐养天年的岁数。柳传志,这位中国最大PC厂商的缔造者之一,中国IT行业的教父昨日毅然重新出山,接替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接班人杨元庆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

  迫使柳传志“倒茬接班”的直接原因是联想集团11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而且亏损金额高达9700万美元。

  柳传志复出缘由

  一份改变联想命运的财报[联想巨亏]

  联想财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亏损9000多万美元,这是联想11个季度来首次亏损。2009年2月5日,联想集团宣布创始人柳传志重新复出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以挽救联想目前面对的困境,杨元庆则取代阿梅里奥担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

  联想的2008年第三财季的财报。尽管联想早已发出将大规模亏损的预警,但是9700万美元的亏损额还是令业界吃了一惊。之前大部分投资人都预计联想亏损幅面在6000万美元左右。

  为了挽回投资人信心,联想迅速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调整,创始人兼董事柳传志将重新担任董事局主席,现任主席杨元庆将转任CEO,原CEO威廉·阿梅里奥将在担任公司顾问至今年9月后离职。

  随着老帅柳传志的出山、杨元庆重新执掌联想具体事务的操作,这意味着联想重回“柳杨配”黄金搭档的年代。

  “非执行”董事长的作用:稳定军心

 复出扭亏!柳传志:联想就是我的命

  “联想就是我的命,重新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在这个非常时期重新掌舵联想,被柳传志称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事情。不过令人玩味的是:柳传志所担任的联想董事长一职还必须在前面加上“非执行”三个字。

  柳传志强调:“我是一个非执行董事长,非执行董事长跟执行董事长不同,非执行董事长是不用全天候在联想集团里边工作。我的工作主要是支持杨元庆和COO他们能够更全力地关注业务方面,更好地去执行。”

  由此可见,老帅柳传志的作用更多地是“稳定军心”,而非“冲锋陷阵”。联想的这种人事安排也给了杨元庆弥补之前联想策略失误挽回投资人信心的机会和空间。

  “柳杨配”的新挑战:PC业面临严重衰退

  “在我和杨元庆共同的心目中,联想一定要办成一家伟大的国际公司。”

  实际上目前的PC市场和当年“柳杨配”横扫天下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PC行业正面临自从其诞生以来最大的衰退,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以指数型增长的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来临,不少机构大幅调低对于PC行业的预测。根据国际知名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09年PC销量增速将由13.7%下调至3.8%,而销售额则由原来的增长4.5%,改为下降5.3%。更令人担心的是,中国的增长幅度从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倍变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仅仅一年之前联想季度盈利还高达1.72亿美元,而如今亏损9700万美元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过无论是柳传志还是杨元庆都知道,如果需要避过未来PC行业的衰退风暴,中国本土市场是不能失手的。柳传志表示:“联想的经济基础、业务基础就是中国的业务。要守住中国业务。”

  今年的一年我们看到了柳传志魄力和杨元庆实力

  柳传志的撒手和接手

  1994年到2003年是中国电脑行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是柳传志和杨元庆共治联想的时代。柳传志为帅,杨元庆为将,让联想成为中国PC行业的第一品牌。这是中国IT行业罕见的黄金搭档。

  2002年,联想的利润已经达到当时的高点。但是在柳传志最成功的时候,他选择了撒手,急流勇退,让自己的接班人杨元庆放手一搏。这才有了之后对IBMPC“蛇吞象”的经典一幕。这也让联想一跃成为包括IT行业在内的整个中国商界追求人事交接的典范。

  而在今天,柳传志在联想最困难时刻选择重新接手联想。有人说,柳传志出来是救联想股票,而非救联想的。也许一个非执行董事长的位置确实难以对联想的发展起到实质作用,但是柳传志的重新出山就是给投资人一个定心丸。网路上对于是否看好柳氏联想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肯定,这就说明柳传志的作用已经起效。

  6年前“撒手”需要的是大气,柳传志做到了。6年后的“接手”需要的是勇气,柳传志也做到了。柳传志说:“联想就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这就是联想的柳传志。

  “救火员”柳传志的“救火”过程

  在一次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柳传志曾这样为自己坚定信心,“这事儿肯定能做成,做不成我就不会下来,我从来没有在失败的时候退下来过。如果我85岁,那这事儿麻烦了,我今年65岁,即使两年不成功,三年也能成功。”

  很多人都能感受得到,柳传志绝对不是赌气更象“赌命”——是仔细权衡了个人荣誉等与拯救联想的轻重之后的壮举,让笔者也备受感动,这一点可能有许多人难以做到,也因此,让市场有了更多的美好期待。

  可是,良好的意愿与残酷的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虽然我们也很想看到柳传志和联想能顺利地度过这一暂时的难关,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思考。

  阻碍救市的几大绊脚石

  众人瞩目的救市行动能否成功,将再一次考验柳传志和联想集团,乾波慧达品牌营销顾问机构分析认为,如能有效跨越以下三大“绊脚石”,柳传志的复出也将会成为联想的又一次成功传奇,不然就会沦为廉颇的现代版故事。

  1、人的问题。首先是柳传志自己的问题,虽然他口头上说不担心自己65岁高龄及精力一事,但依然给人有点“霸忙”(长沙话,即硬来之意)的感觉,他的身体能否在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等之间良好运转值得怀疑。

  虽然各相关公司都有领军人,但在3-5年内每个公司都会遇到不少重大问题,这些良将能完全对此类事情做得了主?难道不会去骚扰他?诚如他自己说,会把60%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联想集团这一边,但笔者以为这一点更悬,因为以前年轻的梅约里奥和杨元庆100%投入时都未能使联想绕过这次危机的重创,未经国际市场战火一线经验洗礼和已经年老的柳传志,只需60%的经历就能把新环境下的联想拉出亏损的泥潭,这多少有点“神”。近年来中国军团在海外并购之后纷纷铩羽,也说明中国品牌的海外并购之路并不怎么成功,也说明能很好驾御国外市场的俊才尚处于成长阶段,且综观柳传志的整个职业历程,其经历基本都是发生于国内市场,虽然当杨元庆们在海外冲锋陷阵时他也在“垂帘听政”,但耳濡目染与近身肉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危机和亏损或者是不会这么严重。

  其次,“杨柳配”真的会是一剂调补联想的良药吗?这尚存许多疑虑。笔者以为,杨元庆走出“惊恐”和信心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杨元庆一直是老柳和联想董事会眼中的“好孩子”,这次考试未及格以及快速从集团主席的位置上下课等,让他多少有点郁闷和灰心吧,他重整旗鼓继续跟着柳大帅干,以及未来两人在市场和管理观念上的一些差异也必将不断暴露出来,笔者认为,现在的“杨柳配”已经很难达到以前的那种境界了,因为市场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同时,老柳将面临另外一个挑战和难题,如果这次救市失败,老柳是“自杀以谢天下”,还是要杨元庆顶罪来保全自己,亦或是各打50大板?!笔者当然相信他们两人的人格魅力,但真到了那一天时,其结局如何尚难以预料。

  对此,他们二人也可能已各自私下里思考过这一问题。希望这里的担心是纯粹的多心。

  再者,由杨元庆、COORoryRead、陈绍鹏、刘军和FranO′Sullivan等人组成的多国式“8人班委会”,与柳传志在配合上能否达到无缝对接,也仍存有一丝怀疑。因为不同的背景和观念等,以及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时,八位班干部是否会一丝不差地执行柳传志的指令也给我们留下一些想象空间。另外从联想遇到的企业文化问题上来稍微佐证下。大家都知道,联想体内已存有由中国联想、IBM和戴尔文化组成的“真气”,由于至今还未找到化解这些多元文化“真气”的“易筋经”,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管理问题,也是造成今天困局的一大原因。也因而会造成八位班干部在市场及经营观念等的一些差异,这是自然的,也将会耗费联想更长一点的时间,如果要老柳欲与他们实现完美配合,除非老柳能掌握“易筋经”本领,但短期内肯定做不到,不然文化问题也早会淡出我们的视野了。与此同时,联想董事会的国际化背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柳传志在下面团队和董事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难度。

  2、内部的问题。攘外必先安内,虽是古训,但并不太适合目前的联想和柳传志,因为时间和市场不等人,顶着巨大压力的柳传志现在最好的策略是一边安内一边攘外。其内部整合问题,自收购IBMPC事业部以来就一直成为桌面上的大问题。在保留IBM人和引进戴尔部分高手后,其文化整合的难度也不断加大,虽经多年治理但成效依然很小,由文化导致的冲突事件经常可见之于有关报道。这必将花费柳传志很多时间,而且也如前所述而影响到他的管控效果,此时此境下他能否扭转这一文化“乾坤”,将决定他是否能成功救市或要以多长的时间实现他对董事会的承诺等。当然,柳在对待内外问题上,有可能会采取高压手段以绝对的权威来促使团队按他的意志去执行,以保证先尽快摘掉亏损这顶“ST”帽子后,再去回过头重点来处理内部问题,而尽快给市场和董事会以信心,和重新折服手下那帮高管“小子们”,因为在危机和“羞辱”的业绩面前,尽快使他们振作起来才是救市的当务之急,对柳的新政来说。

  3、市场的问题。柳传志在对内解释造成目前联想困难的原因是,将外部危机的影响作为一大重点,同时也将其市场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而作为其论据之一,乾波慧达以为,这种解释有点牵强,只要看下惠普的业绩联想可能会脸红一下吧。当然,联想在国际化的征程中,市场战略等的失误是初涉国际化的中国品牌必交的学费,但其一直比较摇摆的品牌战略如将IBM的THINKPAD从高端调整到中低端等,在市场上带来的品牌战略清晰化和国际化等问题,亦成为柳传志必须直面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一朝被蛇咬后而大规模从发达国家市场撤退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是蛇咬后的自然应激反应,也可能造成新的战略问题,在未来这个问题将更加明显。因为,以前,豪情冲天的联想在收购IBM之后,一直想把联想塑造成高端品牌,但也一直在国外“混”得比较艰难,这次三大全球市场的失守,联想在反省的时候似乎又将步入新的迷途。比如照联想现在的想法,逐步从大部分国外发达市场外撤至古巴等发展中市场,用那个一直没有怎么成长起来的联想品牌在降价也降格后在此类市场上销售,对走出危机的阴影会有一些帮助,但由于先前市场攻势的减弱,3-5年后如欲再卷土重来或是提升形象,其难度可能会比当初还难,因为先前就一直未打入该类市场的主流阵营而且又因危机而降格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9401.html

更多阅读

柳传志:联想仍在创业

  当摄影师要求柳传志在酒店阳台上摆姿势拍照时,这位66岁的联想(Lenovo)创始人兼董事长变得不耐烦起来。一位助手大步上前,将他被夜风吹乱的头发捋顺时,他绷直了身板。回到屋内,他把摄影师轰走,一把扯掉红色领带,坐到了餐桌旁。  18

柳传志:联想的中国式创新故事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过去的这些年间,联想走过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借鉴。它的成功或挫败,都被视为是这个时代中国企业所能参照或回避的路径之一。   有人说,这是一个中国式创新故事。作为过来人,柳传志认为,联想没有制

柳传志:联想的投资理念是“事为先人为重”

联想控股旗下五家子公司都基本整合完毕,格局初定之后,联想控股本部已开始进军私人投资领域。   近日,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不同,联想控股将专注于战略投资,并长期持有所投公司股份,目的是打造像联想

声明:《复出扭亏!柳传志:联想就是我的命》为网友纯粹的范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