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网吴又:写诗让我学会做生意


 读客网吴又:写诗让我学会做生意

 2009年8月15日,上海。晚上八点多钟,当主办方宣布“北京读客图书公司获得金奖”时,很多人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他们的反应不难理解:一家成立才三年的图书公司,凭借一部小说的营销案例,竟然过五关斩六将,力克阿里巴巴、创维电视、荣威汽车、汉庭酒店、星河湾地产、招商银行、香港海港城等强势竞争对手,最终夺得“中国杰出营销奖”总决赛金奖。 “获奖是对读客的一种鼓励,我们要做的事情才刚开始。”3个月后,读客的创始人吴又在寓所接受了《怀尧访谈录》的独家专访。他现在很少在媒体前露面,平均每天睡6个小时,“主要是工作太忙了。你想聊什么?”他盘腿坐在沙发上。 1979年11月30日,吴又生于湖北荆州——就是传说中“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所在地。他小时候是个“闷葫芦”,不爱答理人,不过上学后成绩很好,几乎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到了初中,因受到港台流行文化影响,他“堕落”起来,成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混迹在大街上:戴墨镜,玩扑克,打台球,穿牛仔裤,叼着烟,招摇过市。成绩也从进校时的全校第一到后来的倒数“前三名”,英语常常只考三五分,物理考七八分,“整个人都废了”。 “那时候不懂事,打起架来像是电影里的黑社会一样。记得有一次打台球,就为了抢一个台球桌,十多人发生混战,台球杆都打断了。”吴又扭过头来,用手指指自己的后脑勺——那里有一道醒目的白线,宛如隶书的“一”字——“这就是那时候留下的伤疤。”他说。 转眼已到初三,在距离期中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已经对儿子倍感失望的吴父忍无可忍,跟他长谈,问他还打算混多久。这次交流的结果是父子约定,如果期中考试吴又能进入全班前十名,就继续上学,反之就不要念了。“我说这三个月我会用尽全力去学,我老爸不相信我,他说你要先签字,要在纸上写:吴又三个月之后,要考到第几名……” 此后三个月,让吴又至今难忘。他吃住在学校,拒绝一切干扰,和一切狐朋狗友断然联系。每天五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半睡觉,有时一天睡四个小时。数学掉课太严重,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会,就一次次看书,反复做题,各个击破,历届考题,全做一遍。课间十分钟都在教室背诵考点知识点。三个月后,期中考试如期而至。 “成绩单寄到家里的时候,我们正在吃饭,大家沉着脸不说话,一直等到吃完饭才看成绩单。”——当成绩单打开的时候,吴又的父母大吃一惊:三个月的时间,吴又从班上倒数第二名,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而且“总分比第二名高出38分。除了英语是第三名,其他全部是第一名。”好戏还在后头,吴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发足狂奔,屡次创造全校记录,其中一项就是连续21次数学考试全部是满分,几乎成了“考试机器”。 “应试考试,核心就是死记硬背,很低级。”初中毕业,吴又因成绩优异被当地最好的高中的所谓“超常班”录取,然而,很快他又恢复了原形。 “夜场看录像,听摇滚,踢足球,鄙视校报上的才子,开始写诗。”那时诗人汪国真如日中天,读顾城的人寥寥无几,吴又有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突然翻到了一本很破很旧的书,上面全都是“第三代”诗人的诗歌,这让他激动不已,“因为我自己写的诗歌,也是对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进行描述。” 高中毕业,吴又到武汉上大学,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主要由运动、泡妞和旷课构成。每逢考试,临时突击总能勉强过关。大学毕业时,家人希望他能去国企工作,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上班族,吴又自作主张,他想走自己的路。“当时同学们都在为前程发愁,我让一个同学代我买一张到上海的火车票,他以为我要到上海去工作。”后来那个同学告诉他,到上海的火车票已经售完,吴又当即回答:“那就买一张到北京的票吧。” 就这样吴又到了北京。不久,他找了一份高薪的IT工作,并很快在北京纠集了一堆文学新青年,其中包括《散装麻雀》的作者张羞,诗人乌青、竖。大家在一起喝酒聊诗,住在北京一个叫“九棵树”的地方,过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有钱同花,有饭同吃,有酒同喝。租的房子平时总有十几个人住在里面,差不多是当时的北京诗歌青年的圣地。”吴又说,“那个时候朋友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我,因为就我是有工作的。” 耐人寻味的是,年轻的吴又们尽管喜欢写诗,但极少投稿。“写诗的投稿,只有《诗刊》这类刊物。在这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诗,那时候都觉得挺没劲的。”在北京度过了两年“乌托邦式的诗歌生活”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吴又离开北京,移居石家庄,又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退休式生活”:在石家庄的两年,他什么也不干,绝大多数时候睡到太阳满窗才起床,然后买菜做中午饭,傍晚时分就去散步。“那两年我过的就是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家里人对我很绝望,觉得我22岁就开始这么过日子了,不对。但我觉得我没什么不对。”靠之前的少许积蓄,吴又两年啥也没干。“我很少缺钱,但是很多时候不想去挣钱,总是觉得只要有口袋里面的那一点钱够生活就行。” 2004年,吴又重返北京,在成都“非非”诗人杨黎的介绍下,进入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工作。这家先后以《中国可以说不》《历史的拐点》《卡尔·威特的教育》等畅销书掀起市场风波的图书公司,其负责人张小波,上个世纪80年代即以诗歌闻名。吴又坦言,同为诗人的张小波对自己进入出版行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05年,吴又离开共和联动,到广州创业。一边创业,他一边深深震惊于出版行业的落后,“没有品牌、没有营销、没有思想、没有希望”,他觉得大部分做出版的人都已经落后于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就在广州,又因为诗歌,当时26岁的吴又遇到了31岁的华楠,后者不仅写诗,而且有丰富独到的营销经验,曾全程营销了三精蓝瓶、田七牙膏、晨光笔、黄金搭档等众多国内著名快消品品牌,并在上海拥有一家在营销界名气甚大的咨询公司。吴又和华楠两人相见恨晚,见面不到一周,吴又就从广州再度杀回北京,与华楠共同创立了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读客成立三年时间里,他们成功推出《流血的仕途》《藏地密码》《黑道风云20年》《我们台湾这些年》等畅销书。其中《藏地密码》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攀上各大书店畅销榜,成为年度最火爆的系列畅销小说,该书作者何马也藉此登上2008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 “读客在过去两年所出版的单行本图书,单册平均销量超过20万册,而行业平均水准是6000册。”对外界来说,这一直是个谜:为什么读客总是能让那些从来没有出过书、毫无名气的作者,一夜之间爆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读客成为新畅销书作家的“孵化器”? 吴又斜着身体,向《怀尧访谈录》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主要是因为读客的创始人都写诗,写诗让我学会做生意,有利于我们认清世界的本质。读客对每本书的理解,都与我对诗歌的理解一脉相承。” “写诗让我和词语之间保持了一种纯粹的关系,让我对‘词语’极度敏感。我知道什么词语能够影响消费者,甚至我知道对于商业而言,‘词语’都是有标价的,‘西藏’的标价,比‘荆州’要高,‘美国’的标价,比‘巴基斯坦’高。做任何生意,都要先选对词语,词语值钱,生意才值钱。”吴又如是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9468.html

更多阅读

英语播客网大全 英语播客englishpod

EFL / ESL Podcasts 英语播客网大全关键词: EFL ESL podcast 播客,英语听力,English listening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来源于网络的英语广播节目(有个好听的名称叫播客Podcast)越来越多,也就为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和英语学

博尔赫斯:写诗的方法有两种

?  提示:点击上方''星星诗刊''↑关注本刊诗与诗潮(节选)博尔赫斯01.沃尔特·佩特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境界。很明显,这种说法的原因就是因为在音乐中,形式(form)与内容(substance)是无法断然一分为二的(我这么说当然也是因为

写诗的方法 最有意境的十首现代诗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

吴波:60元创业起家造就百万财富

  1997年8月,一个高中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又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川妹子,含泪离开四川广安农村,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途,没有人能预知他的未来,包括他自己。  一晃几年过去了,这个叫吴波文弱的小女子,却出人意料地在南京赢得数百万财富,让许

声明:《读客网吴又:写诗让我学会做生意》为网友离开是我选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