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游人看来,“江南第一家”不过是一座徽派老宅子。然而在郑氏后人眼里,它却是流芳百世的圣地。
乡土中国时代,“乌托邦”往往以乡土社会图景的呈现作为表现方式。“桃花源”一般的景象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浦江郑宅有源自明代的耕读世家,实践了数百年的中国农村“乌托邦”。在新中国60年历史里,“江南第一家”的传承与转型,耐人寻味。
叙事人:郑隆喜(梅花锁业集团董事长)、郑定汉(“江南第一家”第28代传承人之一、郑氏宗亲会副会长)
往昔〉〉〉〉〉
独特民风流传数百年
浦江县郑宅镇以姓得名、聚族而居,自北宋初年,发源于河南新郑的郑氏先人辗转来到浦江,定居于白麟溪畔,至今已有900多年。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江南第一家”的独特民风一直传承。“郑义门”始居祖第28世裔孙郑定汉是“江南第一家”义门郑氏宗亲会副会长,他将《郑氏规范》翻译成了白话文,出过小册子。
据郑定汉介绍,从郑氏五世祖郑文融的52条、到宋濂扩充的168条,内容繁多,要求严格。郑氏义门还曾根据儒家伦理哲学提出过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生活原则”,像“和为贵”、“善施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等,这些规范,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仍不过时。
从耕读世家到新中国成立后转身成了中国“挂锁”中心,郑宅古老村落虽在慢慢消逝,但现代经济并没有湮没这里的乡土文化。“江南第一家”郑氏后人的心,仍以九世同居的荣耀凝聚在一起。
在郑宅镇枣园村,家家户户的外墙都刷着白漆,涂着字画。内容正是精选了《郑氏规范》中“子孙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切不可先操忿人之心;若累相凌逼,进退不已者,当理直之……”这些先祖对如何做人、尊师、为官得到有益的诫语,仍在潜移默化中给后人以教益。
今朝〉〉〉〉〉
古镇走出“中国锁王”
郑隆喜今年63岁,言谈时总是侧身对着你,低垂双眼,笑容可掬。如果在城市的街上碰到他散步,恐怕谁也认不出这就是“中国锁王”掌舵人。当然,在浦江郑宅,他可是路人皆知的大名人,除了在梅花制锁集团公司任董事长,他还是郑氏宗亲会会长,而熟悉他的村民总是直呼其名:“隆喜!”他也总是亲切地点头应答。
牧童故事
郑隆喜1946年出生于郑宅镇上郑村,他在家排行老二。当时全县号召各生产大队投工投料建设通济桥水库。12岁的郑隆喜也跟着大人们到前吴乡库址放牛。
“我是整个建设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民工了。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那天下着大雪,我向连长请假回家,步行20多公里回家,绑的稻草早在途中散掉了,剩下的布鞋湿了又变成冰。回到家后又冷又饿,母亲给我用小陶罐煮米粥,我等不及了,下边火还在烤,我就吃上了,米还没变成稀饭呢,都被我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罐米汤。回家之后没多久,就大病一场。病好后去割草,又被毒蛇咬了腿……”
16岁时,郑隆喜向家里提出去学手工艺。正巧隔壁东庄村的老铁匠郑期品通过熟人来上郑村招徒,郑隆喜成了郑铁匠的大弟子。1970年,郑宅组建农具社,招收大批木匠、铁匠、篾匠和裁缝。郑隆喜进了打铁班组,凭着打铁基础,第二年他就成为打铁的好手。
梅花“绽放”
1972年,郑宅农具社8名青年骨干被委派到宁波锁厂学习制锁技艺,郑隆喜是其中一个。“虽然培训的三个月补贴很少,过得很清苦,但这一次开阔眼界、学习技术的机会让我受益终生。”
在宁波期间,郑隆喜托北京亲戚邮购了一本《机械工人切削手册》,从完全靠目测手试、师父的言传身教,到学会使用精工、绘画图纸,并规范了度量和流程。在这家国营单位,郑隆喜几乎废寝忘食地偷师学艺,上手很快。回到郑宅,他和伙伴们组建了钥匙车间,竟然可以建造制锁模具和车床等机器了。
1992年,46岁的郑隆喜停薪留职,借钱办起了制锁作坊。当时市场上的挂锁只有30毫米一种规格,郑隆喜凭着技术员的老底子,开发生产了18毫米规格的挂锁,“做大亦做小”的小小创新让郑隆喜尝到了甜头,一年下来他凭借义乌的直销市场很轻松就赚到了20多万元。
“我很早开始就有商标意识,我的锁厂第一批小挂锁面世时,正是梅花绽放的季节,我就把锁厂命名为梅花锁厂,还设计注册了‘梅花’商标,此后还向国外积极申报‘梅花’的商标国际注册。”郑隆喜不无得意地说。
从1999年“梅花”挂锁成为金华名牌产品到2001年的浙江省著名商标;2002年,又从中国日用五金协会捧回了“中国挂锁中心”的金字招牌;2008年8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十大锁王”称号———梅花锁业集团这一路走来,一路绽放光彩。
不过,担任浙江省挂锁行业协会会长的郑隆喜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告诉记者,“目前,浦江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挂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年产挂锁量达10亿把,年产值达2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60%,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我们要把‘中国挂锁中心’做强做持久。”
“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坐落于浦江县城东十余公里的郑宅镇“江南第一家”,和许多明清建筑保留完好的古镇、古村相比,并无卓尔不群之处。为何这里是全国AAAA级景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答案其实很简单。“江南第一家”不仅仅有明清建筑的古朴民居,“郑义门”的家学渊源、人文传承才是其精神内核。一部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至今闪耀光华:当年,这个农耕世家8岁以上男女皆入家塾,成年男子则从事稼穑、畜牧、园艺、运输以及管理等等,妇女机杼纺织,60岁以上不用劳作,由全族赡养;当年,郑宅有173人做官,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没出一个贪官……
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首度提出了“乡土”概念,并用“礼治秩序”来概括现代中国社会的乡土渊源。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江南第一家”倡导的“和为贵”、“善施与”家风,都是值得传承、发扬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南第一家”从曾经的耕读世家,成功转型为现代“挂锁中心”,几世聚居的形态虽已不再,但“郑义门”之精神,依旧通过郑隆喜、郑定汉们代代相传。“江南第一家”的传承与转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点:家和万事兴,国泰千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