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窗外阳光一片明媚,王文京随全国工商联来到了重庆,调研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初见王文京是在市工商联会议室内,在我市一群民营企业家的“包围”下,王文京微笑地听着各位“老板”的意见,认真地记录着。
眼前的王文京个子并不太高,胖胖的,在一堆“老板”中并不是那么显眼。但他却掌握着中国最大的财务软件公司、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厂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5岁考上江西财大的“神童”
在记者向市工商联表明想采访王文京后,王文京爽快地答应了采访要求。“你好,你有什么问题吗?”坐在会议室内的王文京主动起立,谦和地握了记者的手,并一脸轻松地问记者……
今年45岁的王文京出生在江西上饶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考恢复后,15岁的王文京考上江西财经大学,被当地人称为“神童”。“别人都说你是神童。”记者还未说完,一直很淡定的王文京却一反常态,挥着手谦逊地说:“哪里,只是那个时候读书读得早而已。”
上世纪80年代初,王文京成为乡里唯一一个,大学毕业后分到国务院直属机关工作的人。
兢兢业业工作几年后,1985年王文京参与国管局组织的“行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聪明的王文京敏锐地感觉到:财务软件肯定要商品化,这个市场会很大很大。巧的是,那一年北京科技试验区成立,鼓励专业人员到中关村创办科技企业。刚过完24岁生日的王文京递上了辞职报告。
父亲不理解王文京的辞职行为,王文京就带着父亲到中关村去看。“看了之后,我父亲对这个方面,原来的一些顾虑,也打消了蛮多。”得到了父亲的理解,王文京扔掉了铁饭碗,借了5万元,到中关村下海。
刚到中关村的王文京立即在黄庄租了一间9平方米的房子,挂出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的招牌。白天跑客户,晚上编程序,干到次日凌晨零点过,在沙发上铺床被子就睡觉。第一次卖出一套7000元的软件,让王文京高兴了好一阵。“当时没觉得有什么,骑着自行车到处转,觉得很有意思。”
每4.8分钟诞生一家企业,每3.6天就有一家企业跻身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行列。正是在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内,王文京和他的用友,成为中关村传奇的缔造者之一。王文京说,他曾经做过一个10年发展规划,希望到1998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人民币,但现实是1997年用友的营业额就已经超过了1个亿。
两次对微软说“不”
在王文京的带领下,用友发展迅猛,2001年5月,用友软件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随之而来的是,用友也成为国际软件巨头想要“拉拢”的对象。2005年业内传出,微软有意整体收购用友,业界传言当时的出价是10亿美元。但这并没有打动王文京的心。随后2007年初,微软公司CEO鲍尔默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抵达北京,再次示意有意对用友进行战略性投资,但最终仍然遭到王文京的委婉拒绝。
收购的意向没有达成,战略性投资的谈判也破裂。尽管用友在资本层面两次对微软说“NO”,但微软却仍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一方似乎是穷追不舍,另一方似乎是欲拒还迎。
直到2008年2月27日,王文京和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的手紧握在一起,宣布用友成为微软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和亚洲唯一一家全球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
谈民企“破解”劳动合同法
活用政府给予的各项政策“对冲”
作为全国工商联的副主席,也是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让许多民营企业有些微词的情况,王文京显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劳动合同法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只能去应对。”王文京坦言,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自己的企业也感到比以前更大的压力。
现阶段,民营企业不仅需要面对金融危机,还要面临劳动合同法带来成本各方面的增长,面临“双重夹击”的民营企业,王文京用了“对冲基金”来“破解”难题。
“企业成本虽然上去了,但国家各项政策用好了一样可以抵消上升的成本。我听说浙江有企业专门成立部门,来研究政府给予的各项政策。”一涨一跌,如同对冲基金模式,金融危机下企业要会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
支招渝企应对金融危机:
向中高端产品转型
对去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王文京坦言,的确对用友软件的销售造成了影响。
作为制造业最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对于正在遭遇金融危机的制造业,王文京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重庆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城市,面对金融危机要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加速转型升级,向中高端产品转型。以前是采购、生产、销售环节最重要,但应对金融危机时,更应该注意研发、人力资源等,努力控制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