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与牛粪亲密接触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到农村创业去

  2006年春天,安徽科技学院下属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华奇带着学生去凤阳县城东的蘑菇大棚参观,大棚里繁星一般的白色蘑菇深深吸引了学生们。苗娟和她的室友周盘龙也在其中。她们俩当时就想,要是能在学校院子里种一些蘑菇,既可以学习种植技术,也可以有一些收入。回到学校,她们和学习市场营销的同学王中华聊起种蘑菇的想法,他也十分感兴趣。

  几天后,几个大学生联系上了城东蘑菇大棚的负责人张超。张超原是凤阳县组织部的干部,下派到城东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他用自己下派时带的4万元项目资金建起了蘑菇大棚。听到学生们愿意种植蘑菇,张超很高兴,但认为种在校园里成本太高,而且校园人多不利于蘑菇生长。

  一天,学生们接到张超的电话,问他们愿不愿意到小岗村去干。原来,张超和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说起这事,正在思考小岗村如何发展的沈浩当即表态,只要大学生来,小岗将提供最大的支持。

  4月底,小岗村的优惠政策出来了:种植双孢蘑菇可获得每个大棚一万元的无息贷款和6500元补贴。但是因为小岗村生产发展基金必须用于本村发展,只有本村村民才能享受,因此条件只有一个——大学生们要把户口迁到小岗村来。

  堂堂大学生要做农民?苗娟他们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

  苗娟家在比较富裕的淮北市农村,为了能落户小岗村创业,她先斩后奏,直到贷款和土地到位、棚子都搭了一半才告诉家里。最后父母决定过来帮女儿。来自安庆开发区的王中华,他的城市户口是父母贷款买的,如今又要转到农村,父母不能接受。但王中华认准了养蘑菇,死缠软磨,父母最终默许了他的想法。

  与牛粪亲密接触

  小岗村的交通并不方便。从蚌埠下火车,乘车40余分钟到以花鼓闻名的滁州市凤阳县;从凤阳县城到小溪河镇小岗村,还要半小时的车程才能看见“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大牌子,再经过半小时颠簸的小路,才能看到费孝通题写的“凤阳小岗村”。

  转眼到了6月中旬,苗娟他们开始购买种植蘑菇的材料,因为购买时间晚材料都涨价了,连稻草也从一斤8分涨到两角四分,每个大棚成本都增加了五六千元。

  第一次干农活的情景苗娟至今还记得——从大卡车上卸下3000多根毛竹。建一个大棚需要700多根毛竹,买毛竹已经花了一大笔钱,为了节省成本,大学生们决定自己卸。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苗娟一个人爬到大卡车上,将十几米长的毛竹扔下车,才扔了十来根,手上就起了三个水泡。

  更让两个女孩子难受的是牛粪。蘑菇要长在稻草和牛粪上,牛粪并不好找。周盘龙通过老师在学校农学院的奶牛厂找到一车牛粪,厂里看她是学生说不收钱,但要自己拉走。兴奋的周盘龙就到校门口马路上去拦卡车,但是卡车司机根本不以为这个小姑娘是雇主,都绕她而行,最后她只拦到了一辆拖拉机,司机要价150元才肯运到小岗村。

  买原料才是最初的一步,接下来是建大棚。时间到了7月,大学生们住进了小岗村。大棚的初步框架是张超请人帮助建的,而完善大棚及里面的菌床,还需要至少六道工序,从铺塑料薄膜到用铁丝固定菌床,都需要大学生们自己动手。

  与建棚同时进行的是建堆,即培育蘑菇生长的土壤。这是一个繁琐的工作,要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牛粪,打大量的水,让干稻草和干牛粪吃透滴水,这样一直铺1.6米高。

  苗娟说,盛夏时节,他们要站在铺好的堆上一层层往上垒,整个人被牛粪的味道包围着,还要用手把牛粪一块块打散。吃饭睡觉,牛粪味都围绕着苗娟,前几天她吃不下、睡不着。

  在小岗村新上马的35个大棚中,除了大学生的9个大棚,其他都是村民经营的,“新农民”和“老农民”同场竞技。看见村民的大棚已经赶在了前面,苗娟说自己不能落后。

  “建堆后还需要一层一层地翻过来,分别隔7天、6天、5天各翻一次,那时整天和牛粪打交道,后来都习惯了。”苗娟说。

  夏天太晒,苗娟和她的同学们为了赶进度,每天早晨5点天还蒙蒙亮时就出发。一开始,爱漂亮的苗娟总是描好眉毛、抹好防晒霜才出门,后来就顾不上这么多了。

  雷雨过后水沟里盛满了水。给大棚加热需要大量的水,苗娟提着20斤重的水泵,准备抽沟里的水。一脚下去钻心地痛,原来一根铁丝深深地扎入脚。苗娟跌坐在烂泥埂上,拔出铁丝时,血开始汩汩地流。伤处感染了,足足一个多月才好,而疤痕永远地烙在了脚背上。

  一个月过去了,苗娟他们开始把发酵好了的牛粪和稻草运进大棚,开始加热、散热、补土、大通风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终于可以播种了,10月底,菌床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白色菇头。

  别叫老板,叫我小娟

  11月11日,当苗娟走在小岗村友谊大道上,不时有村民问苗娟是否需要采蘑菇的人手,苗娟总是笑盈盈地说,要哇。村民帮苗娟采蘑菇,一斤能挣一角钱。

 3个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与牛粪亲密接触

  “和村民相处要讲技巧,特别是小岗村。”苗娟笑着说。搭棚那会儿劳动强度大,又连续受伤,学生们就请了附近的村民帮忙,一天工钱30元。一开始,大学生们由于讲话不注意和村民起了矛盾,有时一道工序就换了两批工人,不仅影响了进度,还多支出了工钱。

  “我们慢慢学着和他们相处,一开始他们都叫我们老板,觉得特别扭,现在我让他们叫我小娟,很亲切。”不过,苗娟说,在一道工序结束后,自己拿着一摞钞票给村民付工钱,这时倒还真有些老板的感觉。

  小岗村多年来一直没有大学生,今年才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文艺类专业,村民总觉得大学生有点高不可攀。看着三个大学生到村里来落户,当起农民,干起农活,他们一开始觉得“肯定不怎么样”,后来接触后有些改变。但大多数村民对大学生种蘑菇前景不看好。

  相对于村民的谨慎,三个大学生则显得信心十足。苗娟算了一笔账,她的三个大棚总投入6万余元,收入为7万余元,这里还包括自己和家人的工资,因此第一年只是收回成本,而只有扩建才能真正赚钱。她觉得,只要能争取到贷款就可以发展100个大棚,而只要有300个大棚就可以建一个蘑菇深加工厂。

  周盘龙则想从菌种上下工夫。一个大棚买菌种就要近千元,学习微生物专业的她认为这笔开销完全可以省下来。她说,母种是从福建买回来进行扩接的,一支试管母种可以培育2700多瓶菌种,而培育技术在学校都学过,自己完全可以操作。

  11月4日,小岗村双孢菇协会正式成立,王中华当选理事长。11月10日,11个成员开会商量注册双孢菇合作社的事宜,最后决定各出3000元。他说,以后合作社将统一负责种植蘑菇的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工作,争取能够扩棚,建深加工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9778.html

更多阅读

适合在农村创业 适合在农村创业的项目偏向于什么类型?

今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农村创业的热潮,专家学者称之为“创业元年”,农村创业天地宽,只要你看准农业、农村这块巨大市场,就能挖到属于你的一桶金。     一、政策扶持优势:今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

小老板开店创业必读 听3位老板讲创业的故事答疑创业难题

长沙牛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静芳、长沙万众和社区服务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跃佳、长沙水晶坊珠宝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勇(从右到左)正和现场青年朋友交流互动,解答青年在创业之路上的疑虑和困惑。昨日下午,长沙青年创业典型报

大学生网络创业项目 适合大学生在校创业的项目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在校创业有什么好的项目?从以往情况看,大学生创业走的多是IT、高科技的路子,现在看来,这些行业留给毕业生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大学生创业时可适当“降低”身份,寻求其他发展空间,比如,在缺乏高素质人才的

江苏省睢宁县 讲述台州人在江苏睢宁县创业的故事

 圯桥进履的故事千载传扬,季札挂剑的故事更是天下扬名。纯朴的睢宁人甚至在季札的挂剑处修筑了“季子挂剑台”,以纪念他的诚信。上周,本报为您讲述了这两个典故的来历,今天,本报特邀嘉宾台州商人阮云芳将为您讲述在睢宁创业的故事。  

声明:《3个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与牛粪亲密接触》为网友暴力倾向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