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界,李书福太有名了,无论在什么场合,他总能语惊四座。记得2000年他第一次参加业内高层论坛,正好我作主持人。说起全球汽车格局变幻,他放言:通用、福特,还有丰田,都会垮——当时这三家正是世界汽车的三大;有人抨击吉利最初的车型是“模仿秀”,他反击:100年来,轿车都是“两个沙发,四个轮子”,谁开发过5个轮子的轿车,所以全球都是模仿秀。
1、一笔钱作了三件事
这几天,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新出租车,与伦敦街头的老爷出租车TX4如出一辙,是为奥运会紧急购置的指定服务车。因为伦敦老爷出租车宽大,设计人性化,上下方便,是无障汽车。
据说奥组委和首汽公司专程赴英国的生产商锰铜公司订购,才被告知该车型已经由吉利在上海生产。不过这次不是“模仿秀”,而是血统纯正的锰铜公司车型TX4。
前几天见到李书福,谈起国产伦敦出租车。他说,这其实是个极好的并购案例,很可惜,在中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李书福说,我当初的动机是什么呢?想在国际市场大展手脚,得先小试身手,否则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吉利先是2005年在香港上市;拿了股市筹来的钱,收购了英国锰铜公司3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我们再通过伦敦的投资公司,促成锰铜公司跟上海华普合资,成立英伦帝华公司,在中国生产伦敦出租车,把这个钱又从伦敦拿回上海来了。一笔钱,做了三件事。
我跟锰铜一块儿赚钱,不费什么劲。再经过合资,在华普生产,零部件在国内做,全部国产化。产品在亚洲市场我们来卖,亚洲以外的市场英国锰铜卖。这是中国人首次控制外国汽车公司,很成功,而且赚钱。当时我们和锰铜坐下来谈的时候,锰铜股价只有1.9英镑,后来我们跟他锁定2.5英镑,买下来以后,涨到9英镑。在英国一时成长为最好的一只股。
另据媒体报道,日前伦敦市长DavidLewis在上海亲自试驾了吉利的TX4,他对这款成为伦敦标志的车型在中国的推进极为赞赏:“在英国,TX4一年只生产3000多辆,上海生产线的年产量达到4万辆,这令我非常惊讶和佩服。”
2、垃圾里面拣黄金
世纪之交,2.9万元的吉利美日问世,在中国轿车史上,曾是精彩的一笔:吉利像一条鲶鱼,搅活了中国汽车业闭门造车的一潭死水,冲击了高关税保护下的轿车天价,引发了中国车价的重新洗牌。
李书福的故事,按“本本儿”的常理说,叫“没谱”,但这正是他的成功所在,魅力所在。
当人们还没有淡忘吉利专造“便宜车”、“低档车”的印象时,10年来,吉利的造车故事高潮迭起。尽管一个民营汽车企业的技术追求,未必比一个引进车型的高端配置更能引起媒体的关注。
汽车公司要生存、有持续发展,没有变速箱就少了一条腿。自动变速箱,简称AT。跨国公司对这一技术把持得特别紧,只有德国大众在中国建了一个自动变速箱厂。国家原来有意要研发本土自动变速箱,批准上汽和天汽分别搞,国家立项的国债项目。投资八个多亿,组织好上百个专家,搞了两三年。2002年前后,钱花光了,项目没搞成。大家觉得这件事情难度太大,即使搞出来也没有竞争力,还不如进口。所以就停了。
李书福回忆说,当年我就是从垃圾里面回收黄金白银起家的,觉得失败之中也有黄金。八个亿学费都付了,不去利用,放弃掉太可惜。我就找到自动变速箱攻关团队中的专家,天津齿轮箱厂的总工程师徐柄宽。我问他,自动变速箱能不能继续搞成?他说,可能性是有的,最多50%。我说在吉利干,要花多少钱,他说1500万到2000万。我想,两年搞成出来,完全可以承担。这样我就请他到吉利建立变速箱公司。检测设备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高精度的探头、探测仪器,就进口。精密机床和加工中心从德国、日本引进。
2005年,三速自动变速箱就出来了,装在自由舰上,也出口了。但是不理想,还不能算做成了。到今天已经是四速,还是液压的;电子的要到年底投产。吉利的变速箱一档速比高,又省油,成本只有日本同类产品的一半。为自主品牌争了气。
人活一万岁不可能,自动变速箱世界上别人干成了,说明不是干不成。为什么我们就一定干不成呢?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李书福说。
3、自有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吉利是最早受邀参加法兰克福和底特律车展的自主品牌。李书福说,不去参展,世界上谁知道吉利?但是我参展最大的追求,是让全球同行看到,中国轿车不是传说中的“模仿秀”,是有尊严,有灵魂,有中国文化这样一个汽车公司和它的产品。吉利敢于第一个到法兰克福去展览,没有任何可??要看,如果有任何知识产权问题,都会被发现。自有技术才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吉利推出主打A级车“远景”,在远景的广告语里提到,远景的发动机是“世界先进,中国领先”。作广告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说不行,这样的评价是要手续的。省一级不行,要有国家一级的鉴定,后来吉利请科技部的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出面,找的都是全国一流的专家。
李书福说:鉴定结果,升功率是57.2千瓦。这是硬碰硬的。发改委新发布的升功率标准,超过50就是先进了。本田一款最先进的发动机,升功率58千瓦,世界公认目前水平最高;吉利57.2,排世界第二;宝马的M42是56;其他的丰田、三菱、沃尔沃这些都在我们下面。这都是技术数据说话,经得起推敲。结果,在2007年春节,吉利远景“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堂堂正正地播出了。
有些自主品牌发动机,开发的时候搞全球采购,成本非常高,一个水泵就1000多元,吉利都是自己的东西,核心都是自己掌握的。不但是产权,完全是产业化了,发动机成本6000元。所以才有竞争力。
4、一个美丽的追求
从2007年起,李书福为吉利提出新目标:要作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要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这是一个美丽的追求。
尽管今年北京车展,吉利展出了23款新车,从即将成为主打的小型车“熊猫”;到吉利新技术集大成者,代号“小劳斯莱斯”的概念车;李书福更关心的似乎不是产品,而是“突破”。
现在要靠绝活了,李书福说。对于世界汽车先进技术水平,我们现在要总体跟随;但是要有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安全、环保、节能。在这些重点上面不能突破,就不能后来居上。
比如说,吉利今年推出BMBS,就是发生爆胎时的安全保障技术。靠“脚痛医头”的另类思路,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它不在轮胎防爆上打主意,而是通过一套计算机系统,在爆胎瞬间增加对应轮胎的摩擦力,即使时速200公里时爆胎,汽车也不会失去平衡。BMBS测试如果不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里播出实况,一般人简直难以置信。
比如说,吉利有史以来研发投入最大的“电子等平衡”技术,把现有油电混合动力的能量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堪称超级混合动力。李书福说,我们现在已经造了一个1.8升的“电子等平衡”发动机样机,明年就可以装车。开上这款新车去北京,无论路怎么陡,汽油的消耗都是3升左右。而且排放可以达到欧6标准。
这些“绝活”能否变成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李书福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是一个创业者,有几分无畏,甚至几分浪漫。他的每一个“突破”都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据我多年观察,成功率不低。
评点中国汽车业,不要小看李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