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丁志忠:极限营销的胜利



  安踏老总丁志忠是李宁多年的跟跑者,但从2010年起,他决定超越。

  2009年6月23日,中国奥委会对外宣布:安踏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这意味着中国选手踏上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11项重大赛事时,他们多年的李宁装将换上安踏。

  这是丁志忠又一个营销赌局。

  始于营销

  丁志忠不是晋江鞋业的开创者,但绝对算得上晋江鞋业自主品牌的导师级人物。

  与前辈们接OEM订单、埋头生产不同,丁志忠的第一步就是从营销开始的,而且一步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北京。

  1987年,还未满17岁的丁志忠带着用一万块钱换来的600双晋江鞋来到北京,随后就一头扎进各大商场,不厌其烦地向各种各样的人介绍他鞋子的各种优点,希望有人能够慧眼识珠。

  靠着他最原始的两个营销秘诀——腿勤和嘴甜,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成功地将鞋子推销一空,更关键的是借此打通了北京各大销售通道,很多商场从此都摆上了晋江鞋。

  对于一般人来说,从北京回到福州,恐怕应该是丁志忠的二次进货,然后长此以往,但丁志忠不是小富即安之人。他不仅开始谋划自己造鞋,还谋划着一个所有晋江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创造自主品牌。

  赌于营销

  做别人不敢想的事,不仅要有别人想不到的谋略,还要有别人拦不住的勇气。

  丁志忠的孔令辉营销就是最好的例子。

  直到今天,人们还记得孔令辉一面正经的那句“我选择,我喜欢”。今天,这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案例,但在当年,这是一个丁志忠与股东们的经典争论。

  当丁志忠提议选择孔令辉做安踏形象代言人,并在央视投放广告时,公司上下一片哗然。要知道,当时安踏集团一年只有600多万元利润,而该计划预算就达到500多万元,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安踏丁志忠:极限营销的胜利

  丁志忠无法说服股东,只得立下军令状:达不到预期效果,年终分红分文不取。

  事实不需赘述,广告播出两个月,安踏品牌响彻大江南北,公司销售额翻了几番,而且一举打破了晋江鞋业的传统代工路线。

  超越营销

  安踏从此恋上了营销,而且营销策略不断创新,从赞助CBA到冠名运动会,每一项举措都让丁志忠向国内体育品牌的大哥大李宁靠近一步。

  但要超越李宁谈何容易。

  丁志忠虽然在营销成功之后,像李宁一样,选择了渠道跟进,开出了自己的专卖店,但在总体经营策略上,创新之处并不多。

  为了超越李宁,挑战耐克,丁志忠又捡起当年打败晋江同行的老路:营销赌博。

  丁志忠的思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第一次营销赌博,让他在全国一举成名,这一次,则有可能在全球一举成名。

  但两者的概率恐怕相差不小。

  丁志忠年表:

  1970年,丁志忠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一个普通的海滨小镇陈埭。

  1986年,不满17岁的丁志忠挑出600双他认为最好卖的鞋奔赴北京。

  1994年,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成立,丁志忠与其父兄一同创立安踏品牌。

  1999年,安踏集团与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签署代言人合约,以“我选择,我喜欢”作为广告口号。

  2001年,第一家安踏专卖店在北京开设,开始大规模全国性品牌推广计划。

  2002年,安踏开始服装销售并与NBA球员巴特尔签署代言人合约。

  2003年,安踏开始配件销售。

  2005年,提出“Keep Moving”的品牌理念。

  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9年,安踏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0345.html

更多阅读

安踏丁世忠:走自己的路

丁世忠在福建安踏总部的工厂旁开了家很大的门店。公司的人说,这家门店是全国销售最好的门店之一。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门店相比,这家原本是为了做展示的门店因为品种的齐全,反而更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丁世忠经营民族品牌自成一个

安踏总裁丁志忠:一个彻底的拿来主义者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个靠海的小镇上,丁志忠起初被一个朴素的致富欲望所驱动,成为一个初中未毕业的鞋业作坊主。但当他比别人以更快的速度转变为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并率先发掘国内市场之后,便迅速从当地三千多家鞋企中脱颖而出,走向了小镇

安踏丁志忠:我向总理许了两个愿

 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能创造出比高科技企业更高的利润和价值,这就是以安踏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温总理的最深印象。5月9日,温总理前往安踏公司调研,昨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志忠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安踏丁志忠:17岁开始的创富传奇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个靠海的小镇上,丁志忠起初被一个朴素的致富欲望所驱动,成为一个初中未毕业的鞋业作坊主。但当他比别人以更快的速度转变为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并率先发掘国内市场之后,便迅速从当地三千多家鞋企中脱颖而出,走向了小镇

声明:《安踏丁志忠:极限营销的胜利》为网友饥荒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