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谈60年:进军海外服装市场面对文化冲击



品牌CEO做客新浪女性

(生意场讯) 导读:1949-2009,60年祖国的面貌沧桑巨变,60年女人的着装日新月异。从服装到化妆品,从购物到情感,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美丽见证着中国60年的变化。新浪女性特别邀请了北京白领时装公司首席执行官董震宇、依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挺,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请他们谈谈60年生活印记的变迁和感触。

  本期精彩观点:

  王茁:成功的品牌会说一句话,捣乱的捣不了乱了,扰乱市场的也没有了。这些企业和公司站不住了,大浪淘沙,开始逐步的退出市场,不在市场上扰了。行业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产业链的有时显现了,不管你是合并、购并,还是被海外品牌收购,这是我们整个行业素质和竞争力提升的最好时机,所以说这很可能是我们发展最好的5年。

  张挺:我自己觉得可能中国品牌要走出去,我还是这个观点,在营销上也许我们还要强于它。设计上我们目前不敢说,因为你要是品牌在中国销售的话,也许我会比你好一些。但是如果到国际上我们肯定是劣势,影响最大是文化方面的冲击。还是这儿理解,服装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以后肯定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董震宇:有三件事,第一是产品非常有独具个性,没有雷同的,第二要有增值的服务,喜出望外,可能我只是买一件衣服,购买完之后,我们给他着装的搭配。第三,我们在哪里做销售,除了百货公司,还有一些机场、网络等等都是我们现在细分出来的渠道,在这些里面齐头并进,比较好一些。

  以下是本期访谈的现场实录:

  品牌CEO谈建国60年服装行业的变化

  主持人王莹:亲爱的新浪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浪视频,我是主持人王莹。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服装行业也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请到两位嘉宾。首先是北京白领时装公司首席执行官董震宇。欢迎您。

  董震宇: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王莹:另外一位是依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挺,欢迎您张总。

  张挺: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首先问一下两位,服装行业最近几年变化特别大,发展特别快,两位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CEO谈60年:进军海外服装市场面对文化冲击

  董震宇:我们是做女装的,印象真的事情太多了。就我们而言,变革最大是中国消费者对审美的变化,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原来产品系列只有20个,从1994年创立之初,正好15年,这么大的变革,我们现在到了600多个系列。在15年间增加了30倍,面料品种从原来1种到现在的100多种,显示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需求。

  主持人王莹:的确是我们消费需要的很好的反映和折射。

  董震宇:对我们来讲印象最深刻的,而且是最剧烈的变革。

  主持人王莹:面料的变化、款式的多样性。

  董震宇:对。包括顾客消费的需求不断的变化。这个是非常快的。

  主持人王莹: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服装的价格,涨的很快,服装的成本大家总是觉得相对低,可是价格又那么高。

  董震宇:尤其是女装,因为很多奢侈品牌的进入,不断把价格拉升,作为国内的一线品牌,我们希望有个合理的定价,像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在定价策略上有调整,但是整个大的环境是这样,人工、面料的成本,进口关税都不管的成长,这15年的价格都不断的增长,上升幅度在10―15%左右。

  主持人王莹:张总介绍一下。

  张挺:我同意董总的观点。但是我自己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女士的着装品位在提升,这是第一个变化比较大的。

  第二个性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前谈到流行的时候,很多人或者是大家都穿一个款式,从众。或者是大家穿一样的面料,或者是一样的款式,变化一下。现在却是你要穿什么,我不愿意穿什么,个性需求越来越多。

  再有相关类的发展也是比较大的,比如说配饰类,各种各样的相关的产品,国内一线品牌的公司,比如说像白领、依文这样的企业,也在关注它的延展性,品牌的延展性,适合更多的变化和需求。

  主持人王莹:以服装为主,我们也有一些外延的东西。

  张挺:比如说饰品,也许有香水,有丝巾等等。

  女明星与服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主持人王莹:张总您的回答和很多网友站在一起,我们这60年服装行业变化最大的,大家越来越追求个性了。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从女明星入手,看她们的服装发生了什么变化?最早印象比较深的是哪个女明星,她们的身着打扮是什么样的?

  董震宇:比较早是陈方圆,发型是那样的。她买过我们一次衣服,正好是我接待的,选的产品是比较正式的。

  主持人王莹:你说白领适合40多岁到50岁。

  董震宇:她选的相对正式一些。35岁左右。

  主持人王莹:我们白领的品牌贵,定位高端一些。

  董震宇:我记得特别清楚,95年在赛特,我是店员,她跟王刚在一起,他们两是两口子,没想到变这么快。她选了这么一个正式的,前一段时间我看她一个访谈,穿的是连衣裙。她的身份也是明星,那时候选衣服好多人围着看,现在她虽然是退居二线,还是公众人物,她的着装变化非常大,原来是正式的西装,现在是圆领的连衣裙,有腰带,打底裤,还有鱼嘴鞋,变化蛮大的。

  主持人王莹:服装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包括我们整个周围人群的影响都是有关系的。董总也发生很大变化,15年前是店员,现在已经是CEO了。

  董震宇:耗这么长时间的也不多。

  张挺:我印象最深的女明星有一个电影叫《庐山恋》,那时候刚改革开放,我们觉得她换的衣服特别多,我的姐姐、阿姨都觉得这个好看,那个好看。

  主持人王莹:这个女演员好出位,换的衣服这么多。

  张挺:那时候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很多人关注这个电影,在我看来是关注她服装的变化,从来没有一个电影演员穿这么多服装。

  主持人王莹:那时候还是军装,深蓝色的统一的服装。

  张挺:我觉得印象非常深刻,有人统计一共穿了50多套衣服。

  男人也能主宰时尚的脉动

  主持人王莹:我们回顾影像资料的时候,我们的时代真的是完全变化了。从女明星的身上,女人整个的审美品位提高了,男人呢?对两位老总来说,男人的品位呢?张总您先说,因为您是男装品牌。

  张挺:我自己感觉,男人的变化没有女士这么快。

  主持人王莹:您认同吗?

  董震宇:我觉得也是。男的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守的。

  主持人王莹:是男装没有女装多?

  董震宇:不是。

  张挺:我们觉得还是因为男士相对比较保守和专一一些。对于服装品牌来讲。

  主持人王莹:有个限定词。

  张挺: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是这样的。女士是怀揣着梦想购物。

  主持人王莹:说明妇女真正的解放了。

  张挺:我觉得你这个说法有问题,实际上是一直在解放。

  董震宇:当然在时尚这方面,女性的变化非常快,对品牌的忠诚度而言,服装的忠诚度,喜新厌旧非常快。是对时尚产品,不是在感情方面,她总会说我没什么衣服,真的看衣柜里全都是衣服。

  张挺:我打断两位,主持人问的是男士,咱们再说回来。

  董震宇:男士真的没什么衣服。

  张挺:男士是这样,我们旗下有几个牌子,每次都是依文的增量非常大,说明正装、衬衫需求比较多,变化少。高端一点的品牌,这次经济危机,它的影响就大一些。

  主持人王莹: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整个服装行业来说冲击比较大?

  董震宇:高端有一些。

  张挺:高端的品牌受到的冲击会大。

  董震宇:有些是隐性的,看不出来。其实心里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品牌不打折的,现在开始打折了。

  张挺:也有很多显象的感觉,商家也是这样,需要我们品牌商相对做出一些让步,成交的金额需要跟市场结合。我们也在考虑,也在迎合。

  主持人王莹:我们是有十几年的大品牌,一般小品牌,它们如何应对,我们有没有考虑?

  张挺:我是这样想的。前面我们的行业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实际上从去年年底,今年年中关于品牌的抗击打能力。白领、依文等等国内的一线品牌,要比还没有树立品牌,抗击打能力要强很多。

  主持人王莹:肯定是这样的,我们相对成熟了。

  张挺:一个是成熟了。采购、销售的渠道非常的完善。可能在某些环节受到一定的损失。

  金融危机带给品牌的影响

  主持人王莹:我特别想知道,在整个服装行业发展的几十年当中,金融危机是对我们行业来说冲击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有什么?

  董震宇:不是。金融危机经历过一次,那时候可能太小,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时候你要去泰国是1:6,便宜成那样。那时候影响并不大。现在对服装行业,品牌公司影响也不大。对哪些影响大呢?销售渠道在国外的,搞外卖的,影响非常大。另外做上游企业,像面料这些出口的影响也非常大。

  主持人王莹:对于我们国内的品牌来说呢?

  张挺:我保留他的一部分想法。影响还是有的,有一些牌子处理的比较好。

  主持人王莹:举个例子?

  张挺:比如说依文、白领。我们处理的方法比较多,我们担心是消费者的信心,方式、方法并不是很重要。我们只是觉得白领、依文这样的品牌能力给消费者构筑一些信心。我可以跟你走很远,并不像国外的奢侈品牌,你出现问题了,我还是那样子,我只需要你对我崇拜,或者只需要换一些消费者喜欢我就可以了,不是这样。

  主持人王莹:无论是依文还是白领走过这十几年不是一蹴而就,很容易的。

  张挺:说句白话,我们两家非常注意客户、保养、滋养,维系,跟他一起也许会共度难关。

  董震宇:现在消费品的意识,打动顾客的原因有两个,不管怎么样,我就喜欢,买了。这个是绝对因素,一般像70、80年代的首先看产品,然后看价格,看品牌。稍微用购买力的看品牌。产品这边要有一些非常切合他目前消费心态的产品。定价策略非常关键,这样的话会刺激销售,跟去年同期相比,因为是奥运会。

  张挺:今年比去年同期涨。零售企业也是这样,今年北京市零售企业增长13%,必须的。这跟金融危机过去了没关系,去年基数比较低。这些年来影响非常大的是非典,商场里都怕传染病,没有人了。

  张挺:现在中国的高档品牌还是在相对的在主流的百货公司做。

  董震宇:专卖店少。主要的渠道都是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

  张挺:白领走在前面。

  董震宇:我们百货公司里面比较多。

  张挺:公众类的危机,包括卫生的,病状的,肯定是影响很大。

  董震宇:那打击是很大。有的时候你现金不多,或者说有的公司就盯不住。

  主持人王莹:这都是经受住考验的人坐在我们这里了。

  张挺:这也是我们目前跟新浪走的近的原因,我们对网上的措施和购买更加感兴趣。

  董震宇:以后网络购物也是绝对的趋势。

  主持人王莹:大家以后会选择网购这个。

  董震宇:现在网购都是一般的,但是国外也有奢侈品做的不错。

  品牌发展也会受一定国际因素影响

  主持人王莹:无论是品牌选择很多,还有服装的样式,您刚才没有提到90后,可能喜欢韩日风格的,包括我们自己民族的旗袍,不仅我们做的很好,日本做的很好,韩国做的更好,会不会有这些冲击,对服装品牌的发展?

  董震宇:有一些。现在最主要的,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是韩系和日系是非常大的。今年一过来,这个衣服有点像。他们是非常快速的消费品,他们是比较功利,现在韩日主要的服装品牌就女装而言,他们是做代理过来的,并不是自己做品牌,他们是赚钱。

  主持人王莹:他们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和工厂大批量的生产,降低成本。

  董震宇:但是消费者认没办法,你需要有优质的产品跟他们抗衡。还有一些一线品牌,像LV这样的品牌在国内疯狂的开店,而且中国人都有媚外的情节,我必须有这么一个产品。导致我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他给你一个店面,可以不要租金,他想要引进这个品牌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有些商场,来了以后不收钱,装修费还给他掏,我们本土的一线品牌都只能在二楼或者是三楼,竞争的起跑线不一样。韩国商场自己的品牌必须得放在那儿,日本都是那样。

  张挺:日本都是国内的牌子放在一楼,国外的都放在5楼。

  董震宇:我们不需要给特别的,都公平。尤其是南方,上海,他们就是这样,尤其是厉害一些,特别媚外,人家是大牌。再大牌一个月卖十几万,其实我们利润都是怎么来出的?都是我们像依文、白领,我卖100块钱,50块钱给商场,LV卖100块钱,5块钱给商场。

  张挺:男装没有女装的压力大。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国外的一线品牌在中国开的这些专卖店还有商场。当然还有奢侈品牌一些女装为主的,但是拓展男装,这部分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可能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想给顾客相对好的产品。你遇到等等像董总说的商场方面的压力,可能被迫做选择,虽然我们不会做,但是有的牌子会做,这是恶性循环,使国内的品牌受到很大的伤害。

  主持人王莹:我们是不是应该注重服装的品牌和设计感,现在大家都注重服装的设计?

  董震宇:有三件事,第一是产品非常有独具个性,没有雷同的,第二要有增值的服务,喜出望外,可能我只是买一件衣服,购买完之后,我们给他着装的搭配。第三,我们在哪里做销售,除了百货公司,还有一些机场、网络等等都是我们现在细分出来的渠道,在这些里面齐头并进,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王莹:张总也说了,男装竞争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激烈,而且男装成本,我觉得男装比女装要贵很多的,卖出一件是一件的价。

  张挺:我没说它竞争不激烈,我说的是这种竞争形式没有女装这么多。

  主持人王莹:我觉得销售形势应该很好。

  张挺:男装的成本压力是最大的,男士购买服装,首先要材质好。如果对牌子有追求的,我要一个好的牌子。我们在男装感觉做品牌的压力要更重一些。我刚才说了,男士很讲究品牌,有购买能力的人比较讲品牌,像依文等等能提供给我什么。基本上我们和白领现在很多情况是差不多的。比如说我们在洋服特别是男装,在洋服文化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产品质量和国外抗衡的同时,我们给顾客一般是增值服务。你在我这里穿着,我会给你很好的着装的建议,搭配的感觉的建议等等。还有免费的一些洗整方面,使你觉得很方便。并且穿你这个品牌比国外的品牌更尊贵一些。

  60年变迁男装发展改头换面

  主持人王莹:我们刚才谈了一些现状,这60年服装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发展是长足的。男装以前是很单一,现在男装也做的相对花了一些。

  张挺:你说的很对,其实是现在的趋势,叫做中性趋势已经是最大的流行。这几年之内都不会再抛开这个,女士很多的制服类。男士很多是紧身、收腰的,带有蕾丝的。

  董震宇:领子也开的非常低,大V领。

  主持人王莹:接受的人群呢?

  张挺:还是不错的,比较时尚的男士还是很看重这方面,是不是很潮。

  主持人王莹:我们服装的层次也不一样了。

  董震宇:对。

  张挺: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层次感。

  主持人王莹:市场拓宽了?

  张挺:拓宽是一个部分,大环境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有各自的个性,你不可能把你的产品给所有人。

  董震宇:还是跟品牌定位有关系。

  张挺:你把你自己定位的顾客,定位的场,定位的风格搞定就可以了。

  主持人王莹:还是有目标人群。

  张挺:如果你有另外的定位,可以再做一个牌子。

  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品牌的地位

  主持人王莹:依文或者是白领,有没有跟国外的品牌PK,或者是融入这个品牌之中?

  董震宇:我说的是两方面,第一是品牌合作,在设计方面,就像男装里面,罗蒙跟国外的品牌合作。另外一个我们是否可以收购一些国际的品牌,融合在一起。

  第一个我们在合作方面,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两个行业,第一是电子,互联网也算,第二是服装行业。为什么这么说?所有的面料采集和时尚的资讯我们基本上跟国际同步的。比如巴黎时装周、米兰、伦敦、纽约时尚资讯是同步的,面料采购基本上和国际一线品牌面料工厂是一样的。现在比较大的集散地就在意大利,米兰旁边春夏的面料非常多,是60、70年的历史。另外一个专门的羊绒、羊毛面料的。法国倒是生产品牌的地方,倒不是原材料的集散地,我们采购有 90%的产品从那儿过来。从原材料很国际化了。设计同质化很严重,我们在北京、香港、意大利都有设计师,我们融合在一起。

  第二个金融危机来了以后,很多国外老的品牌,很多倒闭了,或者是即将倒掉。很多时尚品牌去收购,很便宜,可以买到。我们还没有这个打算,中国市场是最大的。你看LV的财务报表,在亚洲的增长占全球零售总额三分之一,亚太区的增长主要在中国。所以说这都证明了CUESS去年开了13个店在中国。我们先要把本土的市场做好,做透,中国人口占世界这么多,你在这个市场是知名的品牌,说明你是国际的品牌,你在收购或者是别的方面经验会更好。另外你出去收购别的品牌,政府上不说了,肯定不会帮忙,只是看着你去做,然后收税。一个障碍是人力资源的障碍,你要去国外,张总应该有经验,他在法国选过店,人力资源、语言,你能掌控对方的方式,其实品牌的传播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强势经济的时候,为什么美国行,我总觉得他们厉害。现在很多国外的店面已经是配中国的店员了,LV在法国有6个中国店员。只要你有购买力就可以。他会顺着你的意思来,文化好传播。

  现在回过头来,中国的品牌走出去还需要有一个时间,就是要不断增强你自己的实力,把你的产品做好,销售做大,现金储备更多,资金市场运作够好可以走出去。

  主持人王莹:张总您在法国选过店,外国人怎么看国内的品牌?

  张挺:女装稍微有点不同,女士很多购物是带着梦想去买。有时候牌子不一定显得特别重要。

  主持人王莹:好看就行。

  张挺:对,很适合我就行。男装不一样,很需要有历史感,要讲出来故事,很厚重,我是传统的很有历史感的一个品牌。所以我们这几年,我们一直是在谈论收购,收购国外二线做的不错的品牌,意大利有几个,我们谈的也很好。一线牌子的一些,比如说香奈儿男装没怎么做,我们觉得是否有可能在亚太有永久的使用权,这些活动我们自己主创的几个品牌来添砖加瓦。

  主持人王莹:为我们自己发展壮大。

  张挺:对。但是我自己觉得,现在开店也好,中国的品牌走出去也好,还为时过早。

  主持人王莹:还需要一个过程?

  张挺:完全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来自我自己觉得几个方面:

  一个是营销等等的那些还算是好学。主要是文化的不同,撞击很厉害。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依文有的导购,我们的金牌店员有时候都做不了三个月。

  主持人王莹:咱们是要求高?

  张挺:我给他很好的待遇,很好的远景,你最后可以到区域经理这条路,但是也不愿意做。但是法国人经常有男装店里面是一个很老的绅士给你介绍这个衣服感觉,给你出一些建议。我只能说这个文化的差异很大,这里面牵扯到很多因素,有福利、职业感等等。

  我自己觉得可能中国品牌要走出去,我还是这个观点,在营销上也许我们还要强于它。设计上我们目前不敢说,因为你要是品牌在中国销售的话,也许我会比你好一些。但是如果到国际上我们肯定是劣势,影响最大是文化方面的冲击。还是这儿理解,服装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以后肯定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主持人王莹:不管怎么样,两位老总要加油,无论是白领还是依文,代表我们国内一线服装品牌,所以你们早一点冲出去,走出去,占领一定的位置,也是代表我们国产的服装品牌在国外的位置。今天感谢两位老总做客新浪视频,也希望我们国内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好。谢谢两位。

  主持人王莹:刚才我们和董总和张总就服装品牌这个话题展开了探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还请到了一位贵宾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服装协会的秘书长王茁。接下来的时间您要重点谈一下,服装行业在建国60年它的发展和变化?

  王茁:其实如果我们从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行业中一般是划成这么几个阶段,在80年代末期取消布票是标志性的事件,在取消布票之前,时尚感觉是蓝白灰,穿着是凭布供应,国家保障你每年有几尺布穿。布票的取消是标志性的事件,供给时代取消了,开始了新的阶段的开始。这个是什么样的阶段,就是我们的市场开始丰富,市场开始大面积供应,满足人民需求,人民从80年代将近30年,40年时间,购买力长期被压抑的集中释放阶段,在这个阶段是供不应求的阶段,我们很多品牌都是在这个阶段起来。

  张挺:那时候做什么都赚钱。

主持人王莹:刚才您没来的时候,两位老总说服装的面料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消费者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王茁:改变的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购买力全面爆发,市场全面爆发,做什么成功什么,今天看起来,卖垃圾都可以赚钱,人民长期买不到服装,释放出来,开着车在工厂生产一件买一件。挖到了第一桶金,说夸张一些,从20块钱起步能够挖到第一桶金就是服装行业。

  主持人王莹:这个年代更有挑战性?

  董震宇:我是店员。

  张挺:我是业务经理。

  主持人王莹:王总您那会是什么?

  王茁:我是媒体记者。

  主持人王莹:跟现在都不一样。

  王茁:在那个年代最大的表现是太好卖了,人民的购买力集中释放,消费极不成熟,第一批电视机出来,就有服装的广告,第一个广告是雷达表,是第一个电视广告,是时尚型的,那个时候很多人没有注意有广告,美国苹果牌牛仔裤,那时候是两个女孩子的臀部的特写,能看到牛仔裤那样的裤子还没有。那时候我们的消费者是极不成熟的,我们看苹果牌牛仔裤,80年代的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很可笑的现象,开始出现牛仔裤,喇叭口的,摊上卖的,9块到12块钱一条。每个裤子里面有一个小铜牌,这边是P,那边是G,很多人一读就是苹果。人们开始有品牌意识,开始有觉醒了,朦胧的感觉。

  于是就知道苹果牌牛仔裤是很好的,我们应该买苹果牌牛仔裤,究竟是什么?他理解的就是PINGGUO。

  回顾做品牌的发展过程

  主持人王莹:那时候给大家一个启发我们开始做品牌了?

  王茁:品牌的觉醒,朦胧感觉还有品牌这个回事。有相当一部分,原装的上海的品牌开始逐步的复苏。北京的华表,红都、雷蒙开始出来,一些传统性的品牌开始出现,那时候是品牌意识的觉醒最容易出来。一些老品牌开始影响大众销售是这个阶段开始的。

  80年代到90年代,90年代到新千年,95年到2000年,再往后第二个十年,我个人理解,这个十年是中国服装品牌蓬勃发展,飞速进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完成原始积累,打牢基础。中国品牌都有很奇怪的现象,十年现象,十年庆,一年之内有无数的品牌在搞十年庆。

  主持人王莹:您依文品牌呢?

  张挺:94年。

  王茁:这个从十你到十年庆当中,就是我们的品牌。从树立品牌,开始做,利用第一桶金挖来的资金,直到占领市场,我们做到国外20年、30年才能干完的事。

  主持人王莹:我们发展是飞速的。

  王茁:这十年中国服装从品牌概念,最关键的十年,这十年品牌从无到有。

  主持人王莹:这15年过来,我们请两位老总评价一下我们品牌发展的怎么样?

  王茁:他们二位老总最有发言权。

  董震宇:我们是94年创立到现在,这十年也非常快,我们从一个店,从一个人,从创业一个人,到现在700多人,从这十年像王总说的高速发展的时期。那时候是一个店,到现在44家店,每个店在200平米左右,都是在这十年发展起来的。2005年之前是非常高速的,05年之后又是比较平缓的时期了。像王总说的,这十年对我们而言,是品牌形成,中国零售业在这十年非常的完善,以前是单一的商场,现在购物中心非常多,机场都开上店了,跟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这十年是比较剧烈的。

  张挺:我跟两位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自己不但是这十年最初的创业品牌,做到一定的高度了,还又发展出来,适应这个市场个性需求的。现在不一定达到我们心中的那个高度,但是我觉得这十年对我们的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们品牌意识。不像以前我们集中在产品、集中在销售,集中在营销,其中朦胧当中,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这十年我们确定了这个目标,要集合起来是品牌要做的一些事情,跟我们这个行业协会的一些指导,还有世界的交流都很有关系。

  主持人王莹:我们今天这个交流真的很好。我们做品牌和领导切磋。其实想请王总谈一谈我们今后十年的发展。这十年是我们非常感兴趣

  王茁:我们三个人在圈里非常熟,我们在底下交流非常多,就相关问题探讨也非常多。新浪能有这么一个目光把我们三个人纠在一起,在圈里这么多人纠集在一起。

  80年代之前我们是困难时期,温饱时期,能够让你穿上衣服这个时期,从80年代我们叫做产品时代,只要有衣服就行了,不管是什么衣服就能,90年代到2005年这个十年我们叫品牌时代,开始发展,品牌意识觉醒,蓬勃发展,从无到有,到羽翼渐丰,牢牢占领市场,像现在经济危机,品牌还会在市场上伫立,不像一些国外的品牌,不行了要并购,我们有极强的生命力。

  下一个十年,从现在再往后数十年,我个人认为现在是调整时期,或者我们叫融合时期,05年以后到今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到了国际品牌的大面积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中国的服装市场是世界服装市场的一部分,就要求中国的服装业者在刚刚打好基础,在市场还没有做透的情况下就突然面临世界形势,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它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我们刚刚建好一部分,就得在全球的范围内看待自己的品牌了。不是说我在中国的范围内,我相信不管依文也好,白领也好,他们现在已经不会是在我在中国从业者当中有多少对手这样的概念,一定是在我世界范围内还有谁是我的目标,谁是我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王莹:眼界高了。

  王茁:就是这几年,你突然有一天走到商场,看到LOGO会意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你走在中国,会感觉和第五大道是一样的。

  主持人王莹:两位老总真的走在那个路上会比较的。

  董震宇:最好的店还在中国,装修最好最新的都是在这儿。

  王茁:全球所有的竞争者和从业者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市场。

  张挺:中国的很多消费者还在为国外的经济危机在买单,因为在中国,国外的奢侈品牌或者是大牌卖的最贵,中国的消费者在买单,所以在中国的竞争,还有王总介绍的投入是比较大的。营销手段还有产品线都是非常好。

  王茁:全球最大的旗舰店都开在中国来。如果是奢侈品品牌都开在家门口还能接受,全世界也就那些。还能够理解,但是最恐怖是什么?是大量国际二线三线品牌蜂拥而至,以前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现在把触角伸到二线三线城市,原来我们国内的品牌赖以生存的城市。不知道现在消费者感觉是什么样?这对我们从业者无疑是新阶段的开始。没等我们把市场基础打好,市场做透,中国的品牌是从二线三线包围城市,依文和白领有些差别,很多品牌都是从农村包围城市。

  张挺:直奔根据地去了。

  主持人王莹:我们怎么突围?

  王茁:先不说怎么突围,阿迪的全球旗舰店在中国。很多大品牌旗舰店都在中国。阿迪不是单纯的卖鞋,它已经步入时装界跟你竞争了。我们突然会发现,我们服装业在自身市场还没有做透,不管是白领还是依文如果在中国市场做透,现在的销售额最少要翻三番,才能说做透,他们还需要三年五年,还没等做透,突然间发现城外挤满了竞争者,有的是国外的,他们用成熟的在这里挤。中国的市场怎么办?原来我们说过五年十年,我们用国际目光考虑海外市场,我们现在在家门口就必须有国际眼光了。必须面临国际市场的考验了。中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一夜之间,最近一两年,两三年之内,突然感觉中国是国际市场一部分,这一点无可非议。

  张挺:服装肯定是充分竞争了。

  关于品牌保护

  王茁:很多国外的从业者,中国有补贴,对中国服装协会有微辞。我们说中国服装业是全世界最市场化的,最开放的,最完全竞争的行业。

  主持人王莹:我们有保护措施吗?

  张挺:没有。

  王茁:我讲个故事,一个西班牙知名品牌进入法国的时候,要求给他制造很多麻烦,但是最后它还是开的很好,很有市场。

  主持人王莹:还是没有保护,把大家断裂开来了。

  王茁:中国服装有中国自己优势。谈到怎么应战的问题。我个人感觉,中国服装有自己的优势。

  主持人王莹:先评价一下他们的代表的品牌?

  王茁:他们是中国的男装和女装代表性的品牌,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他们都曾经是,直到目前仍然是行业当中的表率和我们的榜样,我们有一个奖项叫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他们是第一年获奖者,直到后面还有好几年的奖,他们手里都有好多。像这样的品牌跟国外的对比优势在哪里?二位老总可能有更深的体会。

  我个人的感觉,第一我们对市场的了解是充分的,咱们村,咱们地形熟,人头熟是第一点,国外品牌干不过的。第二点我们的把握,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链,我们甚至现在已经把产业链延伸到世界范围内。我们的成本比他们低,不是劳动力优势了,现在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劳动力已经不具备资源优势了,具备资源优势是产业链。我们有一个概念,产业链组合产生效益,这恰恰是我们品牌具备的。中国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再往下我们有更为灵活的,更为准确的市场把握度和时尚把握度,我们有灵活的经营策略。在这几个方面其实不怕,但是核心我们必须有这种感觉和眼光。

  主持人王莹:两位老总听完您说的话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您把优势列给我们了。

  董震宇:从2005年快要到2010年,这5年是充分竞争的环境,大量的奢侈品牌,一线品牌,一线品牌附带的品牌,我觉得跟房地产有关,很多新的商业,尤其是奥运会在北京这个地方,非常多品牌进来。其实现在在北京就是国际竞争,北京建服装之都,北京这个城市是四季分明,比别的城市有优势,北纬35度线附近,巴黎、纽约、东京都在那儿,比较容易出服装品牌,国际上大的奢侈品牌,投巨资,像华贸一圈的国外知名品牌的广场,都是世界范围类比较大的店面。我们是完全竞争对我们是有好处。

  王茁:像国外做男装的比较著名的品牌,在国外也没有这么大的店。

  张挺:有个玩笑,大家因为穿这个才出现了经济危机。

  主持人王莹:跟几位的聊天,大家都是充满激情的,说明我们这个行业是非常有活力和激情的。

  王茁:其实就是因为充分竞争,我们有一个通俗的话,有挑战的时候,往往蕴育着机遇。我听过其他品牌的老总谈过这样一个观念,最近5年是中国服装业发展最好的5年,最佳的时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它有一种概念,越是挑战的时候越有机遇,这5年充分的市场竞争,第一我们行业内部在调整,原来的单纯的以低廉的价格,没有创意,没有创新,没有产品特色,没有经营模式特色,没有自我特长的品牌开始逐步受到冲击,开始被淘汰,前一段时间,经济危机了,服装业多少品牌倒闭,我说了一句话,这些品牌原来应该被淘汰,只不过经济危机来了,加快了他们淘汰的速度。他们没有经营模式的特色,用通俗的话,想在品牌的行业当中站住脚,必须有一点比别人强,你在你的领域里起码有一点,模式也好,产品也好,经营方式也好,价格也好,凡此种种必须有一种比别人强。没有一点比别人强的品牌,意味着被淘汰,为什么叫融合的时代,又叫调整的时代,本身我们行业的发展就应该调整,只不过金融危机来了,国外的品牌进来了,突然间把调整的区间变陡了。对中国服装业看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主持人王莹:当然是好事。

  王茁:成功的品牌会说一句话,捣乱的捣不了乱了,扰乱市场的也没有了。这些企业和公司站不住了,大浪淘沙,开始逐步的退出市场,不在市场上扰了。行业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产业链的优势显现了,不管你是合并、购并,还是被海外品牌收购,这是我们整个行业素质和竞争力提升的最好时机,所以说这很可能是我们发展最好的5年。

 主持人王莹:您到了确实给我们带来好的希望,刚才我们还在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一致认为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从您的角度来说也是机遇,对于我们依文也好,白领也好,可能是新的时代又来临了,大家又有了新的创业的机会在里面。

  今天非常感谢几位给我们讲了这么多服装行业,包括我们服装品牌的发展和变化,感谢各位的做客,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0700.html

更多阅读

朝战60年:中国出兵朝鲜决策始末

专题策划:北朝鲜武力统一决策始末 | 美国参战决策始末 | [图片专题]美军视角下的朝鲜战争|中国出兵朝鲜,毛泽东的个人意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决策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毛泽东的坚决出兵有个复杂的过程:初始时期,

中国美术60年:实现“救亡图存”

导读: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油画不如西方,确实,如果大家了解了中国油画百年不到的历史和西方600年的油画发展史,了解那些中国早期的油画家学画的艰辛和努力,就应该为他们骄傲,中国未来一定会出世界级的油画大师!救亡图存【解释】:救:拯救;亡:危亡;图:

休闲服装 2010年,中国休闲服装市场转折年

  前言:     Denizen:享誉世界的老牌牛仔厂商Levi’s在中国上海推出旗下全新牛仔品牌——Denizen。   中文翻译“单宁镇”。主要针对中国18至29岁年轻消费者量身打造,品牌面料和款式的成本跟Levi‘s的成本是不相上下,但定价则

北京特色小街:雅宝路出口服装市场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条小街上,看惯了中、英文的香港人可能感到奇怪,因为那里所有的路牌、招牌和广告上都配有俄文,街上的人也都多多少少会说一些俄语。住在附近的老北京说,这条名为雅宝路的小街在京城大有名气,专门向俄罗斯、东欧等地出口

声明:《CEO谈60年:进军海外服装市场面对文化冲击》为网友闲云池中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