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像很多高科技企业只凭哪一种概念。我们是这个领域营运能力最强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公司。”
很多人为施正荣的2006年捏了一把汗,这将是证明尚德崛起是不是肥皂泡的关键一年。
直到7月份,外界仍在讲述施正荣昨天的故事:从科学家到商业巨子的财富传奇;不到5年时间打造的纽交所IPO神话;一个行业走向爆发的导火线……与外界的喧闹相比,手握重金的施正荣却按兵不动。
7月底,他突然海外发力,尚德与全球十大硅片供应商之一,美国MEMC公司签订长期硅片供货合同。双方约定,MEMC将在未来10年内向尚德提供价值50亿-60亿美元的太阳能级硅片,而尚德则向MEMC提供资金资助,用于扩大产能,以保证其对尚德的稳定供应能力。
8月2日,尚德又宣布以现金和股票交易方式分两步收购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之一日本MSK公司。施正荣表示:“日本是外国厂商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这一收购可以让我们增加在这个重要市场的份额。”
就在9天后,尚德成立美国子公司。直接动因是美国加州通过了一项“百万太阳能屋顶法案”,这将带来3000兆瓦的太阳能需求商机,此正契合MSK占据优势的建筑集成光伏领域。
11月15日,尚德公开其第二大料源供应合约,与1家在中国大陆设厂的美国半导体公司签订总值4.75亿-5.8亿美元的硅晶圆料源合约,而且可望于2007年第一季度供货。
与此同时,施正荣并没有放慢在国内的步伐。2006年他又多了很多头衔,比如纽交所“国际顾问”——他是纽交所全球仅有的30位顾问中惟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他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环保富豪”。但是,最奇怪的头衔是几乎听不懂河南话的他在10月20日受聘为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商会会长。
这自然与洛阳在尚德布局中的地位有关,按照施正荣的规划,到2008年第三期工程完成后,洛阳尚德将形成销售收入达40亿—45亿元的规模。洛阳还是硅原料的重要产地,洛阳中硅是国内惟一一家依靠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高纯度多晶硅的公司,其大部分材料都提供给洛阳尚德。
施正荣成为他所到的每个城市的座上宾,即使在美国南加州,尚德的名字也成为一种新的中国符号。而在无锡,尽管街头“创新先锋”的半身像已撤下,但来自政府的重视却没有减弱。在施的行踪中,无锡市政府与江苏省政府官员的身影时有闪现,类似“尚德经验要主流化”的说法多次出现在官方文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