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你的工资从职业精神中来
1工作态度决定你的收入
一个村里出来打工的3个人,同时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小李每天按部就班地和着灰沙,回到工棚,倒头便睡;小王每天干完手里的活儿,一有空就去看师傅们砌砖,慢慢地也拿起了瓦刀,当上了二手师傅;小张注视着每一道工序,经常在干活之余,到各个工序打听、了解各种工序的情况,了解管理的方法、材料的价格。
3年后,小李还是在建筑工地和灰拉沙,一脸疲惫;小王当上了工地师傅,而且成了包工头;小张坐着汽车,在各个工地忙碌,他成了建筑开发商。同样一个村子出来的,同样在一个工地打工的3个人的命运却差距巨大。这不是谁的条件好,也不是谁比谁聪明多少,关键是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一样。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这两者之间之所以会有天壤之别,其关键在于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上的差异。我们每个人工作的目的和成果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前提。决定一个人工资收入的最重要因素,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本身,还有生活与工作的态度。 端正工作态度 前国足主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就是竞争力,在单位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更在竞争态度。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固然需要他的能力超越众人,但更需要他的态度比别人更积极。不能说具有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那些被解雇或者始终得不到提升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的态度不够端正。在风云变化的职场上,思维活跃、能力超强的新人或者经验丰富的业内资深人士不断地涌进我们所在的单位或行业,我们每天都在与几百万人竞争,如果懒散地对待工作,那么只会导致我们自身竞争力减弱,最终被市场淘汰。 看看我们的周围,会发现我们中间的很多同事都是这样: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去工作,对于自己身上的潜力无动于衷,遇到事情总是敷衍塞责,宁愿待在原地也不肯花点儿心思向上攀登。他们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浑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不知道这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 这种负面消极的工作态度会让我们的心情越来越糟糕、工作越来越被动、收入越来越微薄,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是健康。我们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而且还会将消极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周围更多的人。 端正工作态度,要求我们合理定位,把心沉下来,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论工作水平高低,都要以爱岗敬业为前提,干一行,爱一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才能安于工作,有所作为。但在现代职场中,还有许多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他们通常是采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去应付工作,结果成了公司中最失败、最没有成就的人。小陈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著名公司,他以为公司将会把他安排在管理岗位上,却没想到被安排到车间做维修工。维修工作很脏、很累、很不体面,干了几天,小李就开始抱怨:“让我干这种工作,真是大材小用!”“维修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 每天,小陈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做这样一份低下的工作简直就像下了地狱,因此,他在工作中总是磨磨蹭蹭,能偷懒时就偷懒,能耍滑的就耍滑,随随便便地应付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与小陈一同进厂的两名员工中,一位成了车间主管,一位成了公司的部门经理,唯有小陈,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的修理工。 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他的工作肯定是做不好的,也难怪老板看不见他了。在职场上,这样的人不被炒掉,已算是走运的了,还有哪个老板愿意来提升他呢? 一位伟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你的态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已决定你是否能成功了。要改变现状、克服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态度,没有正确的态度,一切都无从谈起。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败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到韩国考察,在一家面粉加工厂里他听到了这样一个数字:这家工厂每天加工小麦1 500吨,只需要66个工人。而在国内,同样规模的面粉厂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刘永行自己的日处理能力250吨的工厂,其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标准,却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仅有韩国工厂的1/6。 后来,刘永行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这家企业曾经在内蒙古投资办过工厂,当时的日生产能力是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而且当时的设备比现在的韩国工厂的设备要先进。同样的投资人,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工厂的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中国人对待工作的态度。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比如说某个人觉得自己的岗位比较空闲,就会做一些其他事情。而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员工,还存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就够了的想法。 为什么生产效率会有10倍之差?刘永行由此还想到,这不是简单相加的问题。不是说一个韩国人的效率是一个中国人的12倍,10个韩国人的效率就相当于12个中国人的效率;而应该是乘积关系。10个韩国人的工作效率,就等于12的10次方倍中国人的效率。刘永行认为,韩国人比中国人收入高好几倍,值! 态度是无形的,却比什么都重要。企业的态度决定企业的成败,员工的态度决定员工个人生涯的成败。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轨迹。有人成为单位的骨干,受到领导的器重;有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被人知晓;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凡此种种,除了少数有某些天赋的人之外,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呢?是态度,是认认真真的工作态度,是求精、求专、求博、用心去工作的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它决定了一个人对待工作是尽力尽心,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就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更为理想。尤其在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职位上,大多数人都可以胜任,那么能为自己的工作表现增加砝码的因素也就只有态度了。这时,态度就是你区别于其他人,使自己变得重要的一种能力。不管你所工作的机构有多庞大,也不管它有多复杂,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每个人在这个机构中都能有作所为。卓越的工作表现,需要积极的工作态度。你的工资从哪里来?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它决定了一个人对待工作是尽力尽心,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就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更为理想。〖〗〖〗阅读思考: 1谈谈你对“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 2米勒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3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败,谈谈自己对工作态度的认识。2善于捕捉对自己工作有用的信息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
3只不同的动物被一个人关进了3个不同的笼子里。人对动物说:“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动物的一个愿望,请说吧。” 浪漫的熊猫说:“我要一只美丽的雌熊猫。” 贪吃的猴子说:“我要很多很多的核桃。” 勤奋的鸽子说:“给我一大叠信纸和一支笔吧。” 3年以后,人决定放它们出来。 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猴子,它抱着一大堆核桃,大喊道:“给我砸开!给我砸开!”原来干硬的核桃壳使它无法享受到美味。接着出来的是熊猫,只见它怀里抱着一只小熊猫,雌熊猫拉着一只小熊猫,还有一只小熊猫跟在身后。 最后出来的是鸽子,它紧紧握住人的手说:“这3年来我每天都与外界联系,获得了我需要的信息,由于我有效地运用了信息,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4倍。”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把握信息,善于运用信息,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 生存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信息时代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取决于他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工作,很多都是需要信息来辅助的,没有信息就很难完成工作。比如,在订立计划或说服上司的时候,你需要有市场现实状况、市场趋势分析、公司内部的需求等多种信息来源,才能够使你了解全盘情况,作深入的探讨。而这些都必须靠不断地获取信息来实现。 在现代职场上,能否准确地把握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否有效地运用信息,是决定一名员工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学会捕捉有用的信息 在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两个基本角色,即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信息就像人们讲“吃过了吗?吃过了”的寒暄话一样自然而平常。但在这自然而平常之中,却有着许多的道理和学问,关键是看你能否捕捉和善用。在职场中总有些人不去自动自发地搜集信息,而只是坐在那里等着信息传达到他们手上,持这种守株待兔的态度,当然不可能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 要学会捕捉有用的信息,就应该注意收集、发现和开发信息。(1)留心观察,挖掘到自己要寻找的信息。信息就跟空气一样,无处不有又无处不在。在实际中,不是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发现信息的眼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利用自己敏感的神经,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哪怕是一点一滴的事,哪怕是一次交谈,只要留心观察,都有可能挖掘到自己要寻找的信息。在圣诞节前夕,美国曼尔登公司的一位业务员从芝加哥去旧金山进行市场调查。在火车上,一位身穿圣诞礼服的女郎格外惹人注目,同车的少女甚至中年妇女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那件礼服,有的妇女还特地走过去打听这件礼服是从哪里买到的。 这位业务员看在眼里,灵机一动,觉得有一笔生意可做了。当时已是12月18日,离圣诞节仅有一周时间,圣诞礼服在这段时间一定是热门货,于是他非常礼貌地向那位女郎提出拍照片作留念的请求,那位女郎欣然应允。拍完照片后,那位业务员便中途下车,向公司发出传真电报,要求公司务必在12月23日前向市场推出1万套这种服装。 12月22日下午2点,1万套“圣诞节金装女郎”礼服同时出现在曼尔登公司的几个铺面,立即引起妇女们的兴趣,她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到12月25日下午4点,1万套“金装女郎礼服”除留下2套作为公司保存的样品,1套送给火车上那位女郎外,全部销售一空,公司纯赚100万美元。 敏捷的人决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利用的信息。哪怕这个信息只是一个影子,他也会牢牢地抓住不放。“金装女郎礼服”成功的经验说明,善于观察日常生活,捕捉市场信息,就能把握好赚钱的机会。(2)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度。成功的人,对任何事都抱有好奇心,在搜集信息时,能对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这样就能捕捉到对自己相当有用的信息。在1875年的一天,美国一家肉类加工公司的执行经理默夫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翻阅当天的各种报纸,突然,一条不足百字的短消息吸引了他——墨西哥最近发现了可能是瘟疫的病例。 精明的默夫认为,这是一条对自己公司非常有用的信息。他想,墨西哥如果真的发生了瘟疫,那么一定会从边境蔓延到美国的加州或德州来,而这两州正是美国肉类供应基地,一旦发生瘟疫,整个美国的肉类供应将会货源紧缺,势必引起肉价飞涨。 想到这一切后,默夫当即决定派人立马奔赴墨西哥实地调查和了解有关情况。几天后,他的考察组从墨西哥发回电报,证实了疫情蔓延得广而快,已经无法控制了。 默夫根据这个情况,立即给董事会写了一封紧急建议,并着手制订了一份计划:立即集中和筹措大量资金收购加州及德州的肉牛和生猪,并迅速运到远离这两州的东部地区。 董事长同意了默夫的建议,并按照他的计划开始行动。两星期后,瘟疫便从墨西哥蔓延到美国西部,美国政府紧急命令,严禁从墨西哥进购一切食用品,当然也包括肉类品。 于是,美国国内市场肉类品奇缺,肉价暴涨。默夫所在的公司抓住机会,及时将事先囤积在东部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结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公司净赚了900万美元(当时的900万美元比现在的1亿美元还多),一条信息换来了巨大的财富。而默夫也因为及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被公司奖励了50万美元。(3)主动向别人探询信息。信息是通过交流得来的。主动探询、主动交流,就能够不费多少精力得到珍贵的信息。日本一家公司计划研制一种供应美国市场的重型机车。于是公司派出一批设计师到美国调查搜集信息,他们与司机交朋友,一起开车、聊天、喝酒,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等情况,掌握了他们种种特殊的消费需求信息,并了解此类车的环境信息。然后,公司根据搜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设计研究,终于生产出一种完全符合美国人“口味”的重型机车,机车被投放到美国市场后,成为供不应求的产品。(4)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你必须知道从谁那里,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信息,对于得到的信息要找谁证实。你要善用信息渠道,与同行业中有经验的前辈交流、参加社团活动、利用媒体都可以扩展自己的信息网络。 凡是同学、朋友、同事以及他们认识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信息来源。只要你平时注意与他们交往,能把这些人融入到你的信息网络中去,就能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信息资产。 要想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就不能把范畴局限于本公司内部,其他团体也会举办各种讲习会或研讨会,你最好争取参加。吸收一些自己欠缺的信息,这些信息说不定对你很有帮助。或许你还会认识一些同行,从而扩大自己的信息网络。因为在公司里与同事交往久了,收获可能有限,如果能和外面的同行结识,这不但可以接触到和自己工作完全不同的事物,更能扩展自己的信息量,充实自己。有效运用信息 不论是什么信息,也不管它有多大的价值,如果你不能被消化吸收,不能被加以有效运用,那永远只能算是一堆废物,对于你的成功将毫无帮助。 管理学家柯维指出:“如果我们不注重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增强获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我们就会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这样一来,信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财富,而是灾难。” 所以,要使信息发挥效力,你就得充分地整合信息,正确地分析模糊的信息,然后加以有效运用,订立计划,切实行动,这样才不会出现“吃撑了胀气”或者“吃坏了拉肚子”的情况。W君是香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有一天,他从公司业务员那里获悉了一条引人注目而又模糊不清的信息:有一批二手汽车等待出售。公司业务员立即对这一信息跟踪追击,顺藤摸瓜。几天之后,W君收到这一信息的新报告:“在南美智利,一家铜矿最近倒闭。矿主现有‘道奇’、‘奔驰’等各种品牌大吨位载重车、翻斗车共计1 500辆,全部是新车,为了偿还债务,矿主决定将这批车折价拍卖。”1 500辆折价拍卖的名牌新车是一笔富有诱惑力的财产,谁的速度快、力量强,谁就能得到它。 W君立即决定发动一场闪电战,大胆赋予执行这一任务的业务员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临时处置权力,即把拍卖成交的大权交给赴现场验货的采购小组。W君对采购小组的唯一指示是:“只要质量好、价钱便宜,你们就说了算!”经过一番紧张的议价磋商,谈判协议顺利达成:1 500辆7吨以上、30吨以下的载重汽车,由智利铜矿主以原价38%的低价全部卖给W君公司。仅此一项,W君的公司就赚取2 500万美元。 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是否清晰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则是及时抓住信息的人。在商业活动中,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直接被使用,要想体现信息的真正的价值,往往依靠信息持有者不懈地挖掘和追踪。在世界上,成功的人都在注意猎取各种信息和准确应用这些信息。李嘉诚通过看报掌握信息的手段更高明,他手下的信息情报部门有许多文化水平高、经营学问深的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是每天把香港的几十份报纸和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国的几十份主要报纸看完,然后,将每份报纸的重要情报浓缩,再进行分类,对于新奇的消息和有潜力的信息做出评价,最后集中送到李嘉诚办公室来。李嘉诚每天首先看阅的就是这些报刊摘选。当他对哪方面情况感兴趣时,即让有关选摘人员把原篇报道送来细看,或与他们共同研究这些信息。通过这种方法,使他在业务经营中决策准确,财源广进。 职场成功的关键,就是你是否能够比别人先知道一些别人还不知道的信息,然后,做出一些别人还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你能知道、能做到,那么你就可以为老板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就能更容易引起老板的重视。 美国前总统卡特说:“对于我们,信息就像阳光和氧气,它点燃创造智慧的火花,它照亮了通向未来的道路。” 在现代职场上,一个人不善于利用信息,光靠拍脑袋、拍胸脯、干了再说,是不行的。没有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各类有用的信息,并准确判断、正确分析,有效地利用取得的信息。这样,我们才能成为驾驭信息的高手,才能让信息成为自己成功的法宝。你的工资从哪里来?生存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信息时代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取决于他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信息能力。因为现在的工作,很多都是需要信息来辅助的,没有信息就很难完成工作。〖〗〖〗阅读思考: 1信息就是金钱,你会捕捉和善用信息吗?请逐一举例说明。|!---page split---|
2你有自己的网络信息吗?你是如何捕捉有用的信息的?你通过有效运用信息为公司创造了哪些财富?3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一个成功的推销员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经验:“你要想比别人优秀,就必须坚持每天比别人多访问5个客户。”“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这几乎是事业成功者高于平庸者的秘诀。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重要的规律——“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当于1/16镑,但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结果大不一样。 有时候,成功只是因为你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那么简单。同是做一项工作,你稍微比别人多用了点心,多出了点力,多费心搜集了几个市场数据,或者认真多思考了一会儿,从而得到了一个新的创意,或者多加了点班搞出了内容翔实的计划书……天长日久,上司和老板知道了、看到了,他们会欣赏你、肯定你,有机会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提拔你。 每天多做一点点,初衷也许并非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多做一点点与少做一点点之间的差距 多做一点点,少做一点点,日积月累,不同的选择会显示出巨大的不同结果。 在小学数学中,101和099之间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以1作为人生处事的及格标准,那么这两者的差距便是巨大的。 假如用1作为标准,也就是说,你的工作达到了1,就是合格的。每天的工作都达到1,你永远都是合格的,不管多少个1连乘,结果永远都是1。 有一组算式: 101×101=10201 101×101×101=1030301 101×101×101×101=104060401 101×101×101×101×…= 如此乘下去,结果是越乘越大,无数个101相乘,就会接近于无限大。101连乘69次,结果就大于2,也就是说,增大了一倍多。 假如你每天的工作都是101,也就是说,比合格稍微好出一点点,似乎看不出来有什么收益,也许还会抱怨自己比别人多做了事情,吃亏了。其实不然,69天以后,你就不是你了!你就比以前的你成长了一倍,变成了2! 另有一组算式: 099×099=09801 099×099×099=0970299 099×099×099×099=096059601 099×099×099×099×…= 如此乘下去,结果是越乘越小,无数个099的乘积会接近于无限小。099连乘68次,结果就小于05。也就是说,减少了一半。 假如你每天的工作都是099,也就是说,比合格稍微欠缺一点点,似乎看不出来有什么害处,也许还会庆幸自己比别人少做了事情,占便宜了。其实不然,68天以后,你就不是你了!你只是以前的你的一半,变成了05! 现在,摆在老板、朋友、同事、家人面前,有三个人:一个2,一个1,一个05。谁会得到尊敬?谁会得到赞美?谁会得到重视? 谁的薪水会更高?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101与099之间的差是002。但如果我们每一位员工在做工作时,多做一点点、多想一点点、对细节多关注一点点、比标准多出一点点,努力做到101,那么我们的企业就会在每个人的努力中越做越大。 永远多做002,成功来自002!多做一点不吃亏 为公司多做一点,对个人来讲是吃亏吗?或许有的人觉得当然是,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到不止一天,或者更远,那么便会发现,多做一点点永远不吃亏。一个脚踏车店的小学徒,每次在为车主修好车后,都要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每到这时,其他学徒都笑他多此一举:“前来修车的人只付给了你修车钱,你擦车子又没有报酬,何苦呢?”小学徒并不理会,他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做法,他养成的这一好习惯使他一次次为车主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他的劳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一次在他又为车主修好车并擦拭干净以后,他被一家公司挖走了,车主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从此,他有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工资也比以前高多了。 小学徒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能够有钱挣、增加收入并被赏识其实很简单,只要比别人多付出劳动、多做一点点就可以了。 多做一点点工作,表面看好像吃亏了,其实并没有吃亏。因为这样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工作能力,也容易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有天早晨,史瓦布来到他所经营的一家钢铁工厂,看到有一位公司的储备速记员也在那里。当史瓦布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公司时,这位储备速记员说他是来看看史瓦布先生是否有什么急的信件或电报要处理。他比其他员工早到了好几个小时来上班。 史瓦布向这位员工说了声“谢谢”,并告诉他晚一点会需要他的帮忙。当天晚上史瓦布回到办公室时,身边多了一位私人助理,而他就是在早上令史瓦布印象深刻的那位储备速记员。 这位储备速记员吸引史瓦布的地方,并非他的速记能力,而是他愿意多做一点点的进取心。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多做一点点都可使你成为公司里不可缺少的人物。 多付出一点点是你必须好好培养的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良好的习惯,它是你成就每一件事的必要因素。不论是工作时间、工作品质,还是工作量,你都必须期许自己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做一点点不会让你吃亏,相反,你的回报会更多。每天多付出一点点在宇宙中有一种伟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它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获得,获得不够,表示付出不够,想要获得更多,你就必须付出更多。 一名好员工,光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为公司工作是不够的,你还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可不可以为公司、为客户多付出一点点呢?”其实,每天多付出一点点并不会把你累垮,相反,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将会使你更加敏捷主动。 每天多付出一点点,能让你在公司里脱颖而出,这个道理对于普通职员和管理阶层就是一样的。每天都能多付出一点点,上司和客户就会更加信任你,从而赋予你更多的机遇。 对我们来说,每天多付出一点点, 天天多付出一点点,而不是哪天心血来潮了,就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第二天,热情一过,则又回归原样。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员工,这些人都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财富。他们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人,使他们显得与别人不同的原因仅仅是,他们愿意每天都多付出一点点,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有一位女会计,因为公司人员的结构调整,她迫不得已将要离开,但直到离职的最后一天,她仍然埋头工作到深夜,并手把手地把工作交代给继任者,从头至尾耐心细致,没有怨言。其实她原本可以推给旁人了事,但就是多做了这一点点,也就做出了自己的口碑。如今她在一家著名外企的财会部门工作,并且成了这个部门的主管。 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每一个和客户打交道的人都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和价值。大到履约是否按质按量,小到接听电话是否礼貌周到,乃至接待客户时那一杯水的凉热温度……奉献不过是多替客户想一点点,多替企业想一点点。 多付出一点点,虽然要求你应不计报酬,不怕牺牲,但是,这种“多付出”的努力绝不会白白流失,它最终必然会结成丰硕的果实,并给你以加倍的回报。你的工资从哪里来?为公司多做一点点,对个人来讲是吃亏吗?或许有的人觉得当然是,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到不只一天,或者更远,便会发现,多做一点点永远不吃亏。每天多做一点点,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能获得更多。〖〗〖〗阅读思考: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多做一点点与少做一点点之间有哪些差距? 2你认为为公司多做一点点吃亏吗? 3你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多做了些什么?用事实来证明,每天多付出一点点是不是收获了更多?4做事做到位在现代职场中,有些公司工作效益不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该公司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在做,而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做什么东西都要讲究到位,半吊子不到位是最让人伤脑筋的。工作做到位,就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要做的工作不能敷衍,要认真去办,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在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都有一个最起码的做事准则,那就是做事做到位。只有“做到位”,才能创造价值 在很多公司中,令老板最头疼的就是员工对布置的工作不积极努力地去做,不按质按量地去完成,而只做一些表面文章。这些员工不重视日常事务,基础工作不踏实、不完善,审核前实行突击战略,只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带头这种工作作风工作,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许多人在外出时,总要带上一只旅行杯。旅行杯的盖子一定要盖好、拧到位,否则,杯里的水就会洒出来。旅行杯的盖子如果拧不到位,就等于没盖盖子。由此想到,做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到位,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等于没做。美国肯德基公司为何能顺利打入中国市场,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它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充分的预测。通过预测,广泛收集了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决策。 起初,肯德基公司派了一位执行董事来北京考察中国市场,他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非常兴奋地向总部汇报说: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当总部向他询问具体数据资料时,他却张口结舌,说不上来了,结果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为名降职了。 紧接着公司又派出了一位执行董事来考察。这位董事做事很到位,他没有走马观花,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几件事,精心地进行调查和实测。 首先,这位董事在北京的几个街道上,用秒表测出人流量,大致估算出每日每条不同街道上的客流量。他利用暑期,临时招聘了一些经济类的大学生做职员,派出这些临时职员,在北京设置品尝点,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免费品尝肯德基炸鸡,尤其是在北海公园这座皇家园林,利用风景秀丽,游人众多的特点,来广泛征求各种意见。他们详细询问品尝者对炸鸡味道、价格、店堂设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这位董事还对北京鸡源、油、盐、茶及北京鸡饲料进行了调查,并将样品数据带回美国,逐一进行化学分析,经电脑汇总得出肯德基公司打入北京市场会有巨大的竞争力的结论。 做事做到位与做不到位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做事做到位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将事情踏踏实实地做到位 越来越多的员工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却不顾结果。他们应付差事,把事情做得“差不多”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开始也会擦六遍,慢慢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张瑞敏认为:“这种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张瑞敏就是因为熟知某些人做事不到位,才发明了“日清日毕,日清日高”OEC管理办法,以此来严格要求每天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张瑞敏常常向员工灌输这样一个理念:“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对了,做对了不等于做到位了,今天做到位了不等于永远做到位了。”在中国有许多企业曾提出了很多的管理概念和口号,但没有几个企业能像海尔集团那样把概念和口号落实得那么“到位”。海尔集团可以把这样的概念落实到厕所里:几点几分谁来洗厕所,几点几分谁来检查,几点几分谁来检查检查者是否来检查了。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也许最应该提的两个字就是“到位”。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内从来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不缺乏能够做大事的人,而是缺乏那种能够将事情踏踏实实地做到位的人。 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作为职场人,我们应当“办事办到位”;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应当“管理管到位”;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将这“两个到位”做到位的话,我们的工作又何愁不能实现突破与飞跃呢?你的工资从哪里来?许多人在外出时,总要带上旅行杯。旅行杯的盖子一定要盖好、拧到位,否则,杯里的水就会洒出来。旅行杯的盖子如果拧不到位,就等于没盖盖子。由此想到,做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到位,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等于没做工作。〖〗〖〗阅读思考: 1你认为自己做事做到位了吗? 2为什么说“做事只有做到位,才能创造价值”呢?3对待工作,你是应付差事,把事情就做得“差不多”就行了,还是将事情踏踏实实地做到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