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谷物发展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第四波高科技革命后的明日之星,认为保健产业将成为21世纪美国乃至全球创造兆亿美元的新商机。以健康功能为卖点的全谷物食品,恰好赶上了这波新商机潮流。

  在中国,全谷物产业发展已经起航。这个以健康为视角的新型产业,在宏观经济方面被赋予了更重大的使命。就像中国人民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彭真怀院长所说,“当我们对经济形势做出一些基础性分析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全谷物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困局创造全谷物发展机遇

  中国还没有明确的全谷物的定义,全谷物的范围也难于确定。参考美、欧的定义和我国饮食传统,全谷物食品大致的可选范围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小米、黑米、薏仁米、高粱、荞麦(甜菜、苦荞)、燕麦(莜麦)等。加工过程中,因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谷物粮食的有机营养成分,全谷物食品可有助于降低心脏病、胃肠道癌症、糖尿病的风险,还能防止虚胖,增强抵抗力。

  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得益于全谷物食品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全谷物产业在消费者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才得到了强劲的发展。

  然而,彭真怀表示,近几年来全谷物产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与地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产业困局有关。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一定地理空间的经济发展效果,与其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样的经济带城市群,到传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看,工业经济是推动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组成区域经济的单元是多元化的,除了工业经济外,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还离不开渔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东北区域的发展则与农业经济和林业经济密不可分。工业、农业、服务业已成为各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文件起草者之一,彭真怀指出,从三大产业看,当前地方经济及其企业在发展中均面临着一些经济问题。

  他说,首先,从工业层面来看,传统工业陷入了全局性产能过剩,其转型也举步维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让传统工业难以为继,而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型战略性产业亦面临着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目前,各级开发区都面临着传统工业和战略性工业的困局,而企业家面临着资源环境乃至用工环境的约束,都处于期待、观望和盼望找到新出路的时期。

  第二,从农业领域来看,改革开放在农业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村新增人口没有土地,大概3.5亿新出生的人,有2亿多人到城市,留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由于青壮年不愿意从事最基础的农业工作,使得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不得不靠38、61、99部队来养活,于是不得不使用农药、化肥,也造成了农村的土壤污染。另外,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耕地的减少,是目前农业面临的客观的用地环境,而且到现在我们在发展农业的问题上一直是靠天吃饭。今天的农业本身包含着六大功能,即食品保障、工业原料、劳动就业、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健康、安全的全谷物食品的原料从哪里来,这是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一种压力和挑战。因此,科技投入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任重道远。

  第三,从服务业领域来看,在287个地级城市发展中,由于工业的压力,农业财源的不足,很多地方把房地产作为生活型服务业来发展。这种依靠房地产拉动的服务业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工业和农业,没有工业和农业的基础,就像沙上建房,因此在这种问题上也需要调整思维。

  “当对地方经济形势分析以后,我们发现,亟需一些新型产业来化解当前面临的这些经济问题,比如类似全谷物食品发展的这种产业。”彭真怀如是说道。

  全谷物产业的使命

  全谷物产业,是否真的是彭真怀言语中那种破解地方经济增长困局的新型产业之一呢?

  从李克强总理倡导“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的指示精神,到十八大报告中“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的指导方针,再到国家《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粮油食品应“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要求,无不彰显出进一步促进居民营养摄入结构合理化、长远保障消费者的食物安全和提高健康水平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全谷物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被推上了健康产业的大舞台,并且被视为中国粮油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将给注重革新和品质的企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

  在第二届全谷物发展国际论坛上,彭真怀指出,全谷物食品作为一个全新的食品理念,不仅是国民对健康更深层次的关注,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传承5,000年圣贤文化一个重新的回归,而从全谷物食品对水、土、气的改善,到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实际上足以表明类似于全谷物这样的新型产业是真正的国家战略。

  在接受采访时,彭真怀表示,全谷物食品发展中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对环境的改善,实际上本身就是地方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亮点。全谷物产业中,势必有很多企业要到农村投资,实施现代化农业。“我所理解的全谷物产业发展,必须仰赖安全、卫生及健康的优质原料,而优质原料的提供必须建立在水、土、气等环境提升的基础上。因此在大力开发全谷物产业浪潮中,为了改善环境进行大量的投入,就形成了经济增长点。这对整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家,都是值得期待的增长的亮点。”

  在牡丹江惠食坊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中,就可以看得出当地政府对全谷物产业开发的重视。惠食坊专门生产复合全谷物主食米,最初计划的注册地是上海,却因为当地全谷物生产标准的缺失等原因,申请一直未果。之后,这家公司转场到黑龙江,注册格外顺利。因为黑龙江当地的农业需要借助惠食坊全谷物生产之力,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各种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

  惠食坊公司执行总经理孙涛告诉记者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原料讲究原产地,都是采用黑龙江当地的产品。现在企业生产规模还比较小,产品原料都是从当地采购,以后规模变大的话,我们会考虑与当地种植户实行合作社的模式,甚至考虑定制生产。这是有助于当地农产品拓展市场。”

  “全谷物产业确实有助于改善土壤、水、大气等环境。”北京朔方尚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朔方尚德是一家全谷物工业配料提供商。据刘佳介绍,为了保证提供给各大食品企业的全谷物原料的品质,朔方尚德的原料也讲究产地化,如青稞采自青海,豆类全部采自黑龙江,燕麦全部采自内蒙阴山周边,红米产自井冈山地区。“在采购原料过程中,我们都是针对产地的企业供应商。如去井冈山采购红米,首先会找当地政府,由他们推荐三家企业作为备选,然后由我们实地考察,从重金属指标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帮助他们的产品符合采购要求。要想与我们达成长期的合作,当地企业就必须在种植环节加大对化肥、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控制,这对当地环境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从全谷物产业链的源头来看,全谷物原料基本都产自县域。这一点,正好与新型城镇化的落脚点不谋而合。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大家有了初步判断,新型城镇化就是给县域经济,即给县城和小城镇30年的培育期。我们国家75%人口在县域,支撑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新型城镇化放在县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注重地级以上城市加快发展,过多把政策、资金给地级城市发展,现在必须把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这样一个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如果一个县域经济是30万人左右的县城,有3-5万人的小城镇,我们可以集中做什么呢?”

  彭真怀继续说道,“全谷物的源头在县域,我们可以借助全谷物产业的优势,把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认真做实、做强、做大。”

  “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新型城镇化要带动的主要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一点是跟全谷物食品发展息息相关的,如果各位企业家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投资全谷物产业环节,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讲,也是一大财富商机。”

  走主食工业化之路

  企业该如何抓住全谷物产业发展的机遇呢?

  曾经有位河南大学教授指出,中国发展全谷物一定要从主食开始,因为每个人每天都会吃主食,这样的话,国内全谷物市场就会很大,人的健康也会提高很多。

  在此前采访惠食坊公司创始人之一兼高级技术顾问孙尚元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虽有一些食品加工业使用五谷杂粮,但这并不是全谷物的真实含义,他们把杂粮的皮去掉,使其大部分营养成分和相应的矿物质都流失了,并且市面上关于全谷物的食品,基本都是零食形式,而非主食。因此惠食坊公司将其产品瞄准了主食市场。

  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张天左局长认为,全谷物产业要想取得规模化发展,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不仅要瞄准主食市场,更要加快推进全谷物主食工业化。通过主食工业化,可以生产和推广全谷物产品,是全谷物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主食的消费人群多,基数大,如果从主食工业切入,尽量引入全谷物食品,对于推进全谷物的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了解,农业部从2012年开始树立了主食工业化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研发和一些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这两年在全国认定了40家示范企业,试点省份涉及十多个,试图在农产品的主产区建立一批示范企业,推出一批精品和名品,通过主食工业的发展,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张天左说,从这几年的观察来看,主食进入了一个黄金期,空间非常大。很多以包子、饺子为主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快,甚至西点行业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向主食发展,如六味斋转向主食以后年度增长30-70%。因此,要想做好全谷物产业,把全谷物食品的推进和主食工业化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他分析指出,随着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庭户的人口规模越来越少,原来一日三餐在家里制作的主食产品,像馒头、包子等,逐步向社会化供应为主转变。从现实生活看,目前还主要是小作坊、小摊贩,甚至一些黑窝点在生产大量的主食,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这无疑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隐患,并不是购买主食的最佳渠道。如果能够通过主食工业化的方式,提供质量更有保障的主食,势必会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及主要购买渠道。

  张天左算了一笔账,“以馒头为例,中国14亿人口,一天消费馒头的数量最少在10个亿,一个馒头5毛钱,一天则是五六个亿的产业规模,一年2,000多亿。工业化生产的话,若相关装备制造业和其他产业配套发展,一个馒头产业规模可以达到3,000亿以上。从消费周期看,一日三餐都要消费主食,因此主食工业化产业不仅需求量大,且具有可持续性。但目前我国主食工业化的比例非常低,大概在15-20%,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比例来看,我国主食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
 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谷物发展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上述计算给主食工业化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如果全谷物食品能够走主食工业化之路,全谷物产业必将迎来一股大发展的浪潮。直观地讲,不仅能带来上千亿的产业规模,更深远地看,还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众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如此分析,全谷物产业发展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说法,也就站稳了脚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089.html

更多阅读

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谷物发展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第四波高科技革命后的明日之星,认为保健产业将成为21世纪美国乃至全球创造兆亿美元的新商机。以健康功能为卖点的全谷物食品,恰好赶上了这波新商机潮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重构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从三季度宏观经济说起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盛来运认为,国民经济运行总

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自民国建立至抗战爆发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1912~1937年),中国政治动荡、战火不断、民不聊生,除个别企业和地区有过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外,整个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的状态。  事实果真如此吗?先看一组数据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 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引言  关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国内外许多学者与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不同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作为处在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财政分权具有较多的特殊性,财政政策也具

汇率上升对就业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劳动、技术等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但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其他因素,如汇率、经济波动、制度等也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该国外部均衡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投资、

声明:《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谷物发展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网友女孩我等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