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爱1961年生于香港,她是在一个传统的英式家庭中长大,父亲张有兴是香港首位华人市政局主席,相当于当时的香港市长,是一位典型的英国绅士。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全家移居到英国。
张天爱从4岁就开始学芭蕾。9岁那年,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招考,她从全球5000个报考儿童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位入选者之一,也成为第一个进入这个芭蕾殿堂的亚洲女孩。由于她成绩优异,舞蹈才能出众,两次获得英国皇家舞蹈学校舞蹈编排比赛的第一名。13岁那年,尚未毕业,学校已为她铸造人像雕塑,放在校内作永久留念。
艺术是需要献身精神的———老牌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以此为宗旨教育孩子们。在学校里,除了病得实在爬不起来了,是不可以躺在床上偷懒的。学芭蕾的日子是苦的,而芭蕾所展现出来的美却令人无法抗拒。
芭蕾教给张天爱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一种为艺术牺牲的精神就不会有美。我觉得上天给了我坚强的脊梁,真的可以吃苦。”即使病痛也要坚持,即使双脚鲜血淋漓、骨头破碎也要坚持。在皇家芭蕾舞学院学习的时候,张天爱并不只拘泥于舞蹈训练,而广泛涉猎了许多艺术门类,如音乐、歌剧、舞台化妆、绘画、雕塑等,这为她后来从事服装设计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岁时,张天爱亲手做出了第一件自己设计的衣服,那是替同学设计的“改装”牛仔裤。
1980年,年仅19岁的张天爱以客座艺术家的身份回到香港,并第一次以模特儿身份参加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时装表演。这时她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就是要从事时装设计,于是她又到巴黎歌剧院和纽约工艺学院作进一步深造。
1981年的“港姐”选举总决赛,按照惯例要在公布结果前安排一场20分钟左右的大型歌舞,可那时候女主角却突然生病住院,张天爱被临时换上场。当天晚上的演出群星闪烁,张天爱凭着出色的舞艺征服了全场。从那之后,很多片商就找她拍电影,有很多杂志来找她拍封面,还有记者来找她做专访。此后的张天爱接拍了10部电影,后来又先后签下了23部戏的合约,创下逾50次出任封面女郎的纪录。在电影里她演的大多是主角,但拍来拍去却都是一样的女孩子,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于是张天爱“逃”了。在1983年,见识了香港娱乐圈的一切美丽与荒唐之后,率性的她竟悄悄地从演艺圈全身而退了。张天爱知道,所谓娱乐圈的浮华生活并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并不属于自己。
张天爱学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体验一直是她所追求的,只有体验不同的东西,才能知道事物的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