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轶梵:经历三次金融风暴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李轶梵第一次感受到金融风暴如教科书所写般爆发。

  2000年互联网泡沫,李轶梵与100名全美顶级商学院的MBA一起见证大通银行并购摩根,到2003年,他们只剩下了30人,他是三十分之一。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李轶梵在中国,他再次投下赌注。

  2008年11月,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和持久的阴雨交织席卷着上海街头。就是这样一个雨天的午后,上海商城大堂里,惬意地端着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分时传媒”CFO李轶梵,满面笑容地在大堂的沙发上落座。窗外,是密集的雨点无休止地一层层从灰色的玻璃上滑落。窗内,是来来往往焦急忙碌的年轻人四处奔走。李轶梵丝毫没有受这糟糕的天气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咖啡还在手中,就带着轻松的表情,以快节奏但清晰异常的语速开始描述自己公司所从事的户外广告的未来。

  没错,这是一个乐观自信的“看多派”,在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的金融风暴中,李轶梵宛然成为了“少数派”。但这是一位已经在中美金融行业沉浮近20年的资深专家,和许多此刻正在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融资目标而焦虑的首席财务官们不同,李轶梵虽然刚刚遭遇了公司在美上市的无限期推迟,但他即使在这个到处叫嚷“资金荒”的微妙时刻,凭借着公司优质的资产结构和盈利模式,或许更重要的,还有20年亲历3次东西方金融危机的难得经历,依然对自己的目标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举重若轻,“危机,一直是危险带来机会。市场放缓,对于我这样的资源整合者来说,反而造就了无数机会。”

  两次泡沫破裂,有点痛

  1989年大学毕业两年之后,李轶梵赴美国德州大学管理学院读书,从此来到这座世界经济的桥头堡,开启了自己全新的金融生涯,也或远或近地亲身感受了此后爆发的三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爆发的后两次危机,均肇端于美国,让近在咫尺的李轶梵深受震动之余感慨良多,“金融危机就像大自然的野火,一把火烧掉现有的秩序之后,无论是信心,还是新涌现的机构和从业者,都会像更多更顽强的野草一样,重新生长起来。”

  十年之内,在业界目睹和经历了三次金融危机,对于一个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李轶梵说,这三次风暴,每一次仿佛都是后一次的小范围预演。到第三次时,事不过三,终于没能像前两次一样在小范围内被解决,反席卷成全球性金融灾难。“每一次金融风暴到来,我恰好都是在不同的岗位上,每一次的感觉和反思都不相同。”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了亚洲,此前一直高速增长的亚洲各新兴经济体,都受到了猛烈冲击,货币系统崩溃、银行解体、企业破产,一片风声鹤唳。李轶梵回忆,自己此刻已经在美国一家公司工作,“我当时是完全的隔岸观火,因为这场危机虽然对亚洲经济体和增长模式造成重创,但对美国企业却没有造成威胁,影响有限。在美国的感受,可能还不如在国内香港的感受更深。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有限,这一次,多米诺骨牌没有倒下。”李轶梵说,这是他从业以来感受的第一次完全按照书本上曾经描述过的金融危机模式爆发的金融风暴,但它的力度对于李轶梵来说还太小太小,是和风细雨。

  2000年,由互联网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震荡开始席卷华尔街的时候,李轶梵刚刚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毕业进入大通银行,这次金融危机对于李轶梵的影响深远而直接。“太充满戏剧性了,我是在2000年金融市场到达一个阶段性顶峰的时候进入这一行业的,却不料立刻目睹了席卷华尔街的大裁员和金融机构破产兼并风潮。”

  最初是加入大通银行的李轶梵,在这轮由投资泡沫破裂导致的金融机构被迫大兼并中,随着老板“大通”一起进入了新组建的“摩根大通”。但是,2000年加入大通和摩根的来自全美各顶级商学院的上百名MBA,在2003年他自己离开摩根大通时,已经剩下30人不到。“粗略计算,百分之七十的‘同学’已经先期离开了这个战场。”

 李轶梵:经历三次金融风暴

  李轶梵没有料到金融危机的冷酷和烈度有时坚硬如铁,“2001年3月的某一天,我们这一届MBA们,一下就被裁了30多人。”“这场危机,让身处华尔街的我,亲眼目睹了互联网泡沫将美国金融行业推向了谷底,并使其从此在谷底中挣扎了四年。它对高科技企业和金融行业造成了飓风般的破坏力,导致华尔街大裁员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大并购。”这种“大厦倾、鸟兽散”的直观感受,让李轶梵对今年这次“重又归来”但烈度更大影响更广泛的金融危机有了从容的心态。“在我此前的同事中,很多人失败了,受到刻骨铭心的震动,最终退出了这个行业,永远地。这一次的风暴势必将更加猛烈,并前所未有地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就如同水的波纹一样持久而不可阻挡地向外扩散。但我,接受它。”

  这次,我决定赌一把

  李轶梵的自信,来自对公司业务模式和资产的信心。

  李轶梵置身其中的团队,拥有一个涵盖全国310个城市的户外大牌信息数据库,包括全国前35个城市92%以上的大牌信息,是不折不扣的轻资产公司和利用信息赚钱的公司。这个头脑冷静的人,当然不会采取对现在经济状态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他理性地分析了金融风暴对广告行业的巨大影响,“广告业与宏观经济绝对是呈现正相关的,放缓是无法避免的了。但中国市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是,广告市场的绝对容量还在扩张,只是扩张势头有所放慢而已,所以公司的增长不是问题,由于业务模式的独特性,反而比竞争对手更快。”

  李轶梵现在注重的,已经不是公司运营的正常,而是趁此百年难遇的机会,进行加速扩张。“市场放缓对于我们资源整合者来说,其实是很好的机会。前两年在市场虚高的情况下,资源价格也是虚高的,现在到了甚至低于合理价位的地步,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机会在陆续出现,所以我们逆市融资,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李轶梵的公司原先预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额度7500万至1亿美元。

  经济危机让这个上市计划暂时受阻,但李轶梵反而有了从此不必依赖上市一条路、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豁达,由于企业资产和盈利模式的优越性,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还是很受追捧,很多私募基金也正在主动与其洽谈。谈起资本运作,李轶梵的自信和快乐溢于言表。“因为,成为一流企业的首席财务官,是我十多年前踏入美国攻读第一个硕士学位时就暗中树立的梦想。从这一角度而言,我这几年从实业而进入投行,又从投行进入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最终又进入分时传媒,并非无章法可循。虽然在企业和银行间来回穿梭,但20年来几乎始终没有离开对财务和资本的管控工作”。

  而今,李轶梵选择了将这一理想放到正在同样充满青春理想的中国实现。有意义的是,这一选择,让他再一次成功躲过了金融风暴的正面冲击,这是偶然还是他清晰的选择?

  面对风暴,李轶梵下了赌注:“我今后成长的机会,必定更多倾向于中国。不仅是因为这里有更契合的文化背景,更是基于对中国经济体未来相当长远时间内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经济不会上演美国的一幕,它完好无损的可能性更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1052.html

更多阅读

人生得经历三次熊市两次牛市一次股灾 牛市 熊市

人生得经历三次熊市两次牛市一次股灾股市早8点 2015年7月7日(周二)每日开盘必读 █李克强: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下午在北京会见出席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全体代表,

三次结婚的女人李智雅陷入整容风云 风云三国结婚

自从李智雅出演《三次结婚的女人》之后,人气越来越旺,再次掀起了粉丝对追星的热情,当然世人都是喜爱八卦的,在出演《三次结婚的女人》之后,李智雅就陷入了整容风云,并且在采访中极力否认自己有进行过整容,并且该公司说她的脸蛋没有变化,只是

声明:《李轶梵:经历三次金融风暴》为网友情钟余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