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底,一场流感开始席卷全球,人人为之恐慌。
从3月底到4月30日,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义乌华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俭勇也如同坐了一回“过山车”。
“刚开始被称为‘猪流感’的时候,人们谈猪色变,市场上猪肉一时滞销,给我们公司造成了影响,幸好后来及时正名为‘甲型H1N1流感’,才让我舒了一口气。”谈起因命名不同而导致的影响,朱俭勇的心情仍然不平静。
年仅20岁时,朱俭勇就已经“出山”,和堂兄一起办起了酒厂,开始生产黄酒。虽然利润很低,但一年下来也能挣个几千块。
198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让朱俭勇看到了商机。粮食紧张,物资紧缺,市场买不到饲料,生猪饿得慌,让义亭镇畈田朱养猪户们叫苦连连。朱俭勇决定办一家饲料厂。
于是,从办饲料厂起家,朱俭勇正式踏上了创业路。
朱俭勇一直认为,1992年能和林振发相遇是种缘分。后者是台湾甲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看中大陆巨大的市场,前来投资。一时,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向林振发伸出了橄榄枝,朱俭勇也不例外。在一天晚上的促膝长谈后,林振发决定和朱俭勇合作。同年12月,与台商合资的浙江义乌华统饲料有限公司在义亭工业区正式投产。甲统集团最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注入华统,华统的规模和实力大大增强。
一直以来,做大做强产业是朱俭勇的目标。2000年他投资2000万元在义亭镇陇头朱村承包120亩土地,创办了华统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4万头,成为浙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商品猪养殖基地。2001年6月,华统肉制品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产业链从饲料生产到生猪饲养、肉制品加工的延伸。
2002年,华统养殖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3、2004年,华统生猪分别被评为金华市名牌产品和浙江省名牌产品;2006年,华统牌猪肉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8年,华统集团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最近,作为入选国家“4万亿建设项目”计划的华统废水处理沼气工程,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即将进入招投标阶段。另外,由农业部、财政部立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于今年4月进入了实施阶段。
对话
记者:相对其他行业来说,你这个行业似乎更容易受到诸如动物疫病等外界因素影响,您是怎么看的?
朱俭勇:的确是这样,不过关键还是做好自身防控。除了做好生猪各种疫苗注射外,平时我们对生猪采购检疫检验非常严格,每道工序都是认真地按照标准在执行。在应对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上,我们更是对每道检验工序加强了监管,并每天对公司环境进行两次消毒。
义乌市政府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支持。生猪的检疫检验费用全是由市政府买单,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而且,义乌市农业局还有16名畜禽检疫检验人员长驻在我们公司24小时全程跟踪检验,确保了出厂产品的质量。
记者:不少人对腌制食品有误解,认为不仅没营养,而且存在未知的食品安全问题,你为何还要开足马力,进军火腿市场?
朱俭勇:我所要做的火腿首先它不是腌制品,而是经过长时间发酵的。
在欧洲,火腿是作为高档食品用于款待重要宾客的。我经过调研发现,金华火腿制作技术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欧洲则是直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之后才学去的技术,但如今欧洲人在制作工艺上已经步入了现代化、标准化行列,室内恒温发酵,含盐量低,卫生标准高,适应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而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工艺技术上。我认为必须改革创新,赋予火腿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安全水平。
由于企业产业延伸的需要,2008年,我们公司投资3.6亿元搞了年产160万只发酵火腿及3.6万吨肉类制品加工项目。从意大利引进国内第一条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线,全程采用数字化控制。整个操作空间都是在室内完成的,从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火腿既安全又卫生。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预计可带动周边2万户畜禽养殖户实现增收。
人物档案
朱俭勇,1967年生,义乌市义亭镇人。现任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金华市人大代表、义乌市工商联副会长、义亭商会会长和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