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从“小品王”到年收入过亿的企业董事长



北京前门,刘老根大舞台,坐在记者面前的赵本山滔滔不绝,表情丰富,两脚不时搭在一起。如今的他已是拥有9家剧场、企业年演出收入过亿元的民营文化企业家。除了“小品王”的称谓外,他还多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头——“本山传媒董事长”。

  刘老根大舞台的意外诞生

  “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有市场”

  5月2日,在酝酿3年之后,刘老根大舞台挺进京城,高调入主前门阳平会馆,完成了本山传媒打造“喜剧王国”的关键一跃。此进彼退间,赵本山从“小品王”到董事长的人生跨越,也渐渐清晰起来。

  刘老根大舞台已经开到9家,分布在东北、天津和北京。这样的格局,9年前,连赵本山自己也无从想象。

  2000年,何庆魁请赵本山在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当时把我们都乐坏了”,赵本山回忆说,自从登上春晚的舞台,他就和二人转脱了钩,其实那些年二人转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很有希望,有市场。我一晚上都在想这个事,可不可以组织一个团,搞一个剧场,或者办一场比赛,拍一个电视剧……一晚上我都没休息,整个构想就成形了。”

  赵本山对记者说,那时候二人转的名声并不好,“一进二人转剧场,好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捂着脸不敢露身份”。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为这门拥有300年历史的艺术正名。

  2001年,赵本山举办“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杜绝粗口和低俗内容。自此,赵本山开始广收门徒。2003年,辽宁民间艺术团成立,赵本山租下位于沈阳中街的大舞台剧场,更名为刘老根大舞台,全国首家二人转主题剧场成立。

  赵本山回忆说,“开始整整赔了一年的钱。当时沈阳很多人对二人转印象也不好。”后来赵本山提出绿色二人转,慢慢地,观众越来越多,口口相传,刘老根大舞台有了口碑,如今已成为沈阳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打造二人转的产业链条

  “剧场不是麦当劳”

  在沈阳站稳脚跟的赵本山显然没满足,他要把二人转事业做大。

  靠春晚起家的赵本山深知名气的重要,他逐渐摸索出一条通过影视作品推广东北文化,进而推出二人转“名角”的路子。

  从2001年《刘老根》问世以来,赵本山平均每年拍一部电视剧,重要演员都用自己的“徒弟”。电视剧的高收视率,直接造就了一批“名角”,王小利或唐鉴军走在街上,不时会有人指指点点,“哎,这不那谁嘛。”演员的名气大涨,也带来了刘老根大舞台门票收入的直线上升。

 赵本山:从“小品王”到年收入过亿的企业董事长

  影视制作与剧场演出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赵本山的企业也从第一家剧场发展成为如今集二人转表演、影视制作、电视栏目、本山艺术学院于一体的传媒集团,打造出一条集演员培养、影视剧创作和剧场经营于一体的产业链。

  本山传媒如今拥有演职人员上千人,再加上9个剧场的100多名二人转演员,摊子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如何发展,成了赵本山的当务之急。今年5月,他报名参加了长江商学院的CEO课程,他说,自己不仅是为了听课,更是为了能够从顶尖的商人同学那里获得有益的启发和合作的机会,给处于事业发展“冲动期”的自己“降降温”。

  “降温”的效果很明显。就在北京刘老根大舞台开业初期,本山传媒还“雄心勃勃”地计划要在每个省会城市开一家“连锁店”,“一直要开到海南岛”……如今,冷静下来的赵本山告诉记者,“我想,我们的剧场不能遍地开花,不能超过10个。如果超过10个,管理上可能就会有问题。可以先关一家,再开一家,以这种方式去发展。剧场不是麦当劳,只要把面和好了,做汉堡包都是那一个方子。”

  “我们有1个总裁,9个副总,分到每个剧场,直接参与经营,必须要提升艺术质量,要靠人盯人的战术去管理,如果场子开多了管理不力,就会影响我们的品牌”,赵本山表示,“我们每一天都要掌握所有观众的情绪,根据反馈来调整演出和管理。”

  “你说企业管理靠什么?靠每个细节的管理!”赵本山盯着前方,神情肯定,像是说给自己听。

  做真实的文化产业

  “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观众手里”

  北京刘老根大舞台所在的北京崇文区文委主任李承刚介绍说,刘老根大舞台落户前门阳平会馆以来,日收入10多万元,预计年收入将超过5000万元,年内可拉动内需1亿元以上。

  赵本山说,“百姓需要快乐,他们是最好的专家。写一本书得有人读,做一件产品得有人买,做一件衣服得有人穿,文化产品也是这样,得能让观众花钱进来看,我们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有的人做演出,投入上千万,就等着上北京让领导看一眼,登两天报纸,完事儿锁箱子里,给社会带来多大麻烦?你把那钱给下岗职工好不好?”对于那些无视大众需求的文化演出活动,赵本山非常不赞同,他说,“不要弄虚作假,要做就做真实的文化产业。”

  然而,对于赵本山的剧场二人转,并不是人人赞同。对于近日一些专家从“非遗”保护角度提出的质疑,赵本山表示,自己更在意的是观众的意见,“二人转既然要在市场上生存,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否则就会走向消亡。”

  对于那些批评二人转“低俗”的声音,赵本山回应说,“不要因为高雅就拒绝了通俗,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你得先让几亿农民听懂了。”他认为,其实大众一喜欢,高端就喜欢,莎士比亚就是这样被高端接受的,高雅就是这样诞生的。

  在刘老根大舞台的带动下,一个个二人转剧场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目前全国从事二人转的演员不下10万人,而专门的二人转剧场仅沈阳一地就有近20家,二人转演艺已经结结实实地成为一项文化产业,一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不管怎样,无论别人怎么说,二人转今天能发展得这么红火,跟赵本山是密不可分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1619.html

更多阅读

赵本山:2011年春晚小品失败收场

赵本山:2011年春晚小品失败收场邢力龄此文已在《淮海晚报》发表,电子版链接:http://www.hynews.net/hhwb/html/2011-02/13/content_857423.htm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观众对赵家班的期待越大,要求也越高。说白了就是希望赵本山的小品每

赵本山2010年小品捐助台词 赵本山小品捐助高清

《捐助》台词表演者:赵本山 王小利 小沈阳 孙丽荣 于洋编剧: 尹琪 何庆魁王小利:亲家赵本山:咋的,这还撩我家门口等着来着?王小利:这不着急吗?等着你给我取钱呢,取回来没我那一万五?赵本山:明天取。哎呀今天办了一件比给你取钱还要重要百倍的事

赵本山:墙倒众人推?

赵本山:墙倒众人推?袁敏杰/文风光了很多年的赵本山,因没有受邀参加北京与辽宁的文艺座谈会,被一些政治敏感性特强、嗅觉比什么鼻子都灵敏、善于跟风的人物捕捉到“赵本山风光不再”的风向与味道,遂很快随机应变做出了种种解读与反应,或

专访赵本山:我的目标就是全世界(3)

记者:创业这么多年,您为钱愁过吗?听说你从来没贷过款? 赵本山:没有,没贷过。其实贷款不是什么坏事,企业应该借助银行来发展。但我始终觉得,贷款该人钱似的。我都是滚点花点,然后就滚大了。很多人劝我上市,我说没必要上,自己赚的钱自己花够用

声明:《赵本山:从“小品王”到年收入过亿的企业董事长》为网友无所谓没形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