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世人瞩目的浙商群体,必将因为凌兰芳为其一员而更添骄傲。
这骄傲,不是来自他的丝绸之路集团有多大有多强,浙江的企业比它大比它强的不知有多少;这骄傲,也不是来自他的个人财富拥有多少排行第几,事实上,他无缘《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虽然手头每年进出十几个亿,但直到今天他和家人还住在一间60平方米的公寓房里;这骄傲,甚至也不是来自他三年并购重组起死回生8家企业、进军5大经营板块、振兴两大传统产业的创业奇招,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两千多名“4050”兄弟姐妹共同奋斗的结果。
这骄傲首先属于他的员工。每当深夜时分,凌兰芳来到车间生产一线看望员工时,大伙儿拉着他的手,称他为大哥,围着他说话,又簇拥着送他出门。这骄傲也属于他的家乡。湖州作为丝绸之府、上世纪末却因为诸多丝绸国企和改制员工使整个产业陷于困难。而今天,凌兰芳却重新扛起丝绸大旗、要做民族丝绸的亮丽品牌。市委书记孙文友说,凌兰芳揽聚了一批弱势群体却做成了一个强势企业。
这骄傲当然更属于浙商群体!10月12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的第一个早晨,凌兰芳登台人民大会堂,作为受表彰的先进民营企业的代表,向全国民营企业宣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倡议书。开口第一句话:我是浙江民营企业……!
浙商能不因他而骄傲?
爱事业爱奋斗做理念做人品
说凌兰芳是一个企业老总,不如说他是一个学者更加确切。走进他的企业,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在丝绸之路集团,有这样一幅标语——
海尔人说:海尔是海!海是胸怀!
我们说:丝绸之路是路!路是开拓!
联想人说:假如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说:人类没有思路(丝路),世界不会进步!
……
这是摘录下来的凌兰芳董事长的一段话,受到鼓舞的员工们自发树起一块大牌,表达内心的自信与豪迈。这就是丝绸之路集团深入每个员工内心的企业文化。
凌兰芳说,一个品牌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品牌老总、要有一支品牌队伍,要有一批品牌产品,更要有一层品牌文化,缺一不可。凌兰芳善于运作人心、运作文化、运作资本。3年并购重组8家企业,矢志要提升丝绸、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将数千名“4050”人员聚集旗下,创新破难、求真务实,创下7亿多资产、跨越五个行业的傲人业绩,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他倡导的“厚德载物、守正出奇”的企业文化!
每年春节,在2000名兄弟姐妹欢聚一堂的团拜会上总是挂着凌兰芳撰写的一副对联:爱国爱民爱厂爱家爱事业爱奋斗;做强做大做优做靓做理念做人品。在凌兰芳看来,做企业就是做人品,做理念。听他说话,30%是经营思路,70%是人文哲理。他是自己企业干部学校的校长,又是上海交大、浙工大等院校的兼职教授,请他去讲经营之道讲人文情怀的邀请即便忙到年底还排不过来。
凌兰芳对人生有着深刻的领悟。在一次全省企业家的聚会上,凌兰芳脱口演讲了3个多小时,题目是《企业家的人文素养》,后来根据录音整理成小册子,2.6万多字。集中表述了凌兰芳的人生价值观:和谐、融合。他认为,人生总要面对自然,社会与自我。这三个面对最终要成为三个融合: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与社会融合,和谐相爱、平等相处、礼仪相待;与自我融合,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暂时不能融合的,求双赢,双赢有困难的,至少不负。
凌兰芳不否认企业家应该是个政治家,善于追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他在今年8月信手写的一篇仿古骈体文中有这样几段:……胡温主政,摸索发展改为科学发展;马列弘扬,和谐哲学替代斗争哲学。经济符合循环,资源推行节约,品牌自主创新,企业提倡责任!何谓社会责任?或云:对国家对民族要无比忠诚;对理想对事业要执着追求;对客户对社会要和顺诚信;对员工对他人要倾心关爱,对环境对自然要友好保护;对自我对家人要从善向廉……成大事者,必备智商、情商、胆商、善商,要般般合德;做小人物,常念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须时时上心……
多么优美大气的文采!这真正是新一代浙商的政治情怀和人文素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许多优秀的人之所以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别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和品行。而这种高度和品行,往往都是在苦难和困难中几经磨砺,才会发出不灭的光辉和持久的芬芳。
凌兰芳的生命历程里,几经大起大落。少年时他天生异秉,文理双全,是湖州中学的风云人物。21岁时就成为一家大型丝绸企业的党委副书记,此后几年更是少年得志平步青云,24岁便已身兼数职,位至高官,成为一方土地上红色接班人的榜样。然而历史的风云突变,使这位24岁的青年才俊一夜之间跌入万丈深渊,开始他人生第一次哲学思考。他用劳动的汗水努力洗刷自己的灵魂心窍,摆脱背离群众的“假大空”政治,回到工人当中。在他人生最为艰难的这段时光,不是别人,是那些朴素的工人给了他同情和关怀,给了他生存的力量。正是这些工人的关怀,使凌兰芳认识到,世上有一种东西,它跟资本无关,跟劳动无关,跟党派无关,它可以超越政治,超越阶级,超越利益,超越身份和地位,它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而依旧熠熠生辉,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仁爱的人本精神。一个“仁”字是人类关于永远和谐的理想追求,千百年来燃起人性中不灭的光辉——这样的经历和认识正是日后凌兰芳倾心为民的源头。
改革开放以后,凌兰芳在企业教书、办厂、经营、始终没有离开过朝夕相处的工人兄弟。新环境新土壤重新栽培这株好苗,尽管凌兰芳再也不会在政坛上“起舞弄清影”,但在时代的机遇中,他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腔政治理想转化为了通过实业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抱负。
丝路通天,湖商行地,此世今生,诚信到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凌兰芳在经营生涯的开头几年是在惊涛骇浪的搏击中过来的。1994年初,凌兰芳开始创业刚一年,便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这一年,由于外商违约,公司进口的5200吨槽钢延迟到货,又恰逢国家宏观调控,这批钢材从每吨5000元的进口价格,一路暴跌至每吨2000元。整个业务加上利息损失近2000万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5年4月21日,公司的一艘用来运煤的自备万吨海轮在舟山正东十海里处不幸被撞沉没,12名船员遇难,两大事故造成公司亏损3000万元,近一半骨干员工离公司而去,这家国企小公司此时只剩下21个人,人均负债150万元,公司奄奄一息。
怎么办?这银行的钱还,还是不还?时为信贷科科长的中国建设银行湖州分行的行长金国平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建设银行贷给凌兰芳900万元左右。由于凌当时的公司还是全资国有,遇上的又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亏损,在当时的体制环境下,将这笔债务“一笔勾销”是通行的做法。
然而,凌兰芳宁可苦死,也要守信用。他认为,欠债还钱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天经地义的事。企业的最高品质是“信用”,而困难时刻、逆境之中,最能考验人和企业的诚信品质。那时候,他卧薪尝胆,带头每月只拿150元钱的生活费。最困难时,公司账面上只有几万元钱,出差时几个人开一个房间睡在地板上。有一次,凌兰芳要归还湖州市农行11万元钱的利息,账面没钱,他们21个人就集资凑了这11万元钱的利息,一日不差送到农行。
当凌兰芳咬着牙把3200万元的债务还到还剩1300万元的时候,他接到上面的通知,说公司与银行都是国有企业,剩下的债务“核销”掉就可以了,而且一些国有企业已经这样做了。但凌兰芳还是坚持银行的钱一定要还,诚信一定要讲。第二天一大早,他顶着上面的压力赶到建行和农行表态:只要我凌兰芳活着,一定会把银行的钱还干净。
凌兰芳的诚信感动了客户和银行,赢得了他们的信赖。许多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将价值几千万元的煤炭、焦炭、炉料、火车车辆、钢材等先给他们销售,允许他们卖掉后再给钱。就这样,凌兰芳的公司在几年时间就靠诚信活过来了。1999年,凌兰芳终于挣来第一个1000万元,订了合同那天,他仿佛这1000万块钱已经堆在他眼前。他在北京阜成门上了出租车,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给建设银行领导打电话: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们的信赖和支持,我凌兰芳站起来了,可以还清你们的800万元债务了。
凌兰芳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这辈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帮助了我,我都尽量铭记在心,永志不忘,知恩图报。如果说我自己也帮助过自己,那就是在困难和逆境中,坚持了诚信,坚持了良心!
我有饭吃不会让你们喝粥,我有粥喝不会让你们喝汤”
将“诚信”从个人道德层面转化为企业道德层面并建立体系和保证机制之后,从困境之中站立起来的凌兰芳,开始像银行那样运作天下财富了。
2001年,凌兰芳收购了湖州市燃料公司;2002年完成对潮音大厦重组,又立即收购昌荣丝绸厂;2003年收购浙江制丝二厂,收购华绫服装公司,收购汇祥石化公司,收购湖州市节能监测中心;2004年与美国福霖国际投资公司合资8500万元,组建起全国最大、工艺最先进、品种最齐全的建筑砌块生产企业——浙江长三角建材有限公司,并顺利投产……凌兰芳购并一个,成活一个,带动一个。他把购并企业成为一条产业链,环环相扣,几个经营板块齐头并进,谱写了奇迹,创造了神话。
湖州市经济委员会企业处陈赤宇处长向记者详细叙述了2002年凌兰芳购并湖州丝绸老国企“昌荣”时的一段故事。
丝绸业历史上一直是湖州市的支柱产业,但进入21世纪后,湖州的许多丝绸厂家由于各种原因纷纷亏损甚至倒闭。为了盘活资产,湖州市政府开始推行国企改制。昌荣丝织厂是一家有着90年历史、资产质量较好的一家大型国企,但这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几次改制均未成功,厂里的工人却屡遭下岗之苦。因此,湖州市政府在2002年再次对其进行改制,贴出皇榜:需要一个亿的改制成本,解决2989个员工,分流就业,谁能揽下?精明的投资者横算竖算都望而生畏,三个半月无人问津。然而凌兰芳却在这100天里吃不好睡不好,丝绸情结和兄弟姐妹的就业时刻揪动着他的心,终于湖州爆出新闻:凌兰芳揭下湖州改制“一号工程”的皇榜!
改制见面会那天,面对六七百名情绪激动的员工,有关部门准备了6辆消防车和60多名保安到场,以防不测。对话开始,凌兰芳的开场白就是:“我凌兰芳17岁进菱湖丝厂,在国企干了整整33年。谁没当过工人?谁没有这种无奈?我理解大家的心。但我们要振作精神,自己不倒就不会被困境难倒。我也是一个有33年工龄且50岁了的下岗改制职工。我们这一辈子把最好的人生年华贡献给了国家,我们是一棵树上的兄弟果,一根藤上的姐妹花。”会场秩序顿时安静下来。接着凌兰芳讲了为什么要改制的道理,怎样改制、怎样安置的政策。有人问:“我们以后还会不会面临下岗?”凌兰芳掷地有声:“只要你好好干,在我老婆下岗前,你肯定不会下岗!”又有人问:“凭什么相信你对我们上岗后的保障承诺?”凌兰芳斩钉截铁:“一有合同法律保障,二有个人信誉担保——我有饭吃不会让你们喝粥,我有粥喝不会让你们喝汤。”一席话,声情并茂,满堂掌响,原定一小时的见面会延长了三个多小时。散会时,上百个改制员工簇拥保驾凌兰芳,对派来的保安说:“你们回去,凌总由我们送回家。”直到今天,只要凌兰芳到了工厂车间,这些员工依然对他亲如家人、情同兄长。
湖州市市长曾在全市经济工作大会上说:“凌兰芳是创业就业的湖州奇人,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凌兰芳奇就奇在能把企业自身发展与扩大就业、安置改制员工结合起来;能把资本运作与人力资源运作结合起来;创造了“政府放心、员工满意、企业发展”的三赢局面。他创下湖州市国企再就业“三个最”——安置改制下岗职工最多、工作做得最细最妥,再就业工程搞得最好。
事业是什么?事业就是做点好事:关爱员工,回报社会!
同甘共苦、扶贫济困,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最受人尊重的品格。凌兰芳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为民请命、忧乐心头的精神。“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在采访过程中,清代诗人郑板桥的这首诗一再为凌兰芳所引用。
“‘敢为天下先’,一直是引以为豪的浙商精神。但是,这表达的仅仅是浙商胆大敢闯的精神。我认为浙商还应该具备‘愿为天下苦,甘为天下劳’的人文修炼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浙商才具备了中国传统人文美德和现代创新管理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浙商就容易得急功近利、家族统治、贿赂官员、浮躁奢侈等富贵病。”凌兰芳说。
对员工的关爱,是凌兰芳在公司备受爱戴的重要原因。他被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是,每次在对员工讲话时,开头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们……”对员工的这种称呼,并非作秀,而是发自肺腑,源于真诚。《浙江工人报》的贝莉莉听说湖州有个凌兰芳,准备采访3小时,结果一到湖州,刚开座谈会,员工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凌兰芳好处,许多员工边说边流泪。结果采访不是3小时,而是整整3天。贝问凌兰芳,对员工的真情与作秀有什么区别?凌兰芳说:员工感动着我。劳动感动着我,凡是内心受着感动而并不想让别人感动的是真情,凡是内心并不感动却要想让别人感动的是作秀。凌兰芳的领导魅力,就是扎根在员工堆里,把自己宏伟的战略构想通过浅显朴实的语言和关爱体贴的行动传达给员工。
午夜当班工人吃夜宵时,凌兰芳总会到生产一线与员工打招呼,说家常话。有时候干脆买一大锅包子送到车间大家吃。星期天本该休息,但上午他会到车间帮助搞卫生、检查现场、听取意见。他会走遍每个车位,以至于偶尔走漏了,工人会发问:“凌董怎么今天没来我车位?”逢年过节,又是凌兰芳最忙碌的日子。八月中秋,他送月饼到岗位居然送到第二天凌晨4时;高温季节,他把红枣绿豆汤送到工人手里。台风袭来狂风暴雨,凌兰芳站在厂门口迎接风雨中来上班的员工,帮她们搬自行车卸雨披,而自己浑身上下湿透了顺裤脚淌水。再把路远不便的员工用小车一趟趟送回家。有一次,凌兰芳挨工厂看望员工,当早班工人纷纷向凌董问候“早安”时,却浑然不知他竟通宵没睡。
2003年元宵节,凌兰芳看望工人,听到女工陆晓琳反映春节过得不愉快,她和女儿相依为命租住别人一间房,房东催她搬,没房住,无钱买,郁闷啊!凌兰芳听了沉思良久,闷在心头一个多月,毅然决定率先建立全员覆盖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一年后,陆晓琳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住房,高兴得逢人便说:“我遇上了贵人相助!”当时在浙江省率先为员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阻力不可谓不大。公司许多高层领导认为,我们是弱小企业,实力不够,带这个头是得不偿失。另外的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更是风言风语。但凌兰芳却斩钉截铁地说:“全员住房公积金必须建立,建立全员住房公积金每年企业要多掏几百万元,这个数我难道不会算?没有安居,哪能乐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不久,凌兰芳的企业成了全国民营企业率先建立全员住房公积金的先进单位,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多次报道。
凌兰芳认为,企业的终极目的就是16个字: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关爱员工,回报社会。员工是宝中之宝,关爱员工要有三个标志:一是要拿出钱来,要实实在在算得出来的真金白银;二是要拿出精力来,一个扫地员工跟你打招呼,你能停下来听他一分钟吗?你能向每个员工都道一声“拜托了,谢谢”吗?三是要有个长效机制,形成氛围。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是人心的建设。凌兰芳对员工的倾心关爱,换回的是员工的真情相待和对企业的一片忠心:2005年,这批由凌兰芳率领的“4050”部队,硬是将丝绸之路集团的销售额提高到5.7亿元,增长了30%以上;利税达4300万元,增长了20%以上。
“东南风吹绿了农家田桑,三月里闹蚕花喜气洋洋;巧姑娘赛天仙织女下凡,泻银河铺彩霞飘舞霓裳。……龙王山千百年甘泉流淌,苕溪水哗哗流日夜歌唱;驾长风催百花龙飞凤舞,南太湖明珠美灿烂东方……”在丝绸之路集团展厅里一条长长的真丝数码织锦上,绣着被湖州人广为传唱的《湖州,我可爱的家乡》的歌词,这歌词的作者正是凌兰芳。这首优美瑰丽的词作不仅写出了湖州“中国绸都,天下粮仓”的如诗如画,也寄寓着作为诗人的凌兰芳的人文理想。湖州山水清远,钟灵毓秀。习近平书记评价:湖州商人素来聪明勤勉,多有济世善举。毫无疑问,凌兰芳是现代湖商,更是现代的人文浙商,他身上洋溢着当今的创业豪情,又浸润着传统的人文气质,在人生的磨炼中他把丝绸、家乡、理想、事业都融为了一体,并在这种融合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