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一个明星村庄的成长启示



地处豫北黄河故道的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50多来一直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面鲜艳旗帜。老书记史来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把过去“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变成了一个闻名全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刘庄旗帜50多年不倒,根本原因在于群众相信党,群众紧跟党的脚步不放松!”刘庄村现任党委书记史世领说。

  50多年来,刘庄村党组织始终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到兴办乡镇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刘庄村都是按照党的要求,步步跟上、先行实践、创造经验。同时,刘庄村党组织始终把“让群众跟党走”作为必须忠实履行的政治责任。

 刘庄:一个明星村庄的成长启示

  说到刘庄,不能不提史来贺。1952年12月,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从那天起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史来贺带领全村人艰苦奋斗,硬是把村子周围的750多块凹凸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收种全部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刘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向科技要高产。史来贺请来技术员,带着小锅,在棉花试验田里一住就是8年,总结出了一套植棉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达111.5斤。这个数字几乎是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

  刘庄不靠山、不靠水,在资源和交通方面也是“困难户”,刘庄人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畜牧业这个突破口。一开始,他们用90元钱买回3头瘦弱的小牛,后来3头牛变成了一群牛,再后来发展到300多头,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

  为了尽快致富,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把发展重点转向工副业,开始生产汽车喇叭,并由此带出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加工型企业。刘庄人自豪地说,刘庄在70年代就有市场经济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民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进而又建起生产潘生丁和青霉素系列产品的分厂,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从这时开始,刘庄迎来了集体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6年前,老书记史来贺病逝的时候,群众曾担心刘庄能否继续书写辉煌。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刘庄新一届村班子成员在史世领的带领下,放眼全国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近两年,村里先后拿出100多万元专门设立创新奖,凡是提出推动刘庄发展的创新建议被采用,或者在生产中取得创新成果的,都予以奖励。全村上下永不懈怠、奋发进取的劲头越来越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

  集体经济是刘庄的一大特色,但刘庄人同时积极接纳新的经济模式。2007年以来,他们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同时与沿海发达地区两家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

  “时下我们刘庄的GDP,是扣除了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损失价值的,是没有水分的,是纯绿色的。”史世领对记者说。

  刘庄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抗生素药品原料生产基地之一,水污染问题曾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2006年,刘庄忍痛砍掉了一年有1200万元增加值的村造纸厂,紧接着又投入1.8亿元巨资,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建成了日处理6万吨污水的全国村级最大、最先进的大型污水处理厂。而今,通过微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工业污水与民用污水,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这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是刘庄人发展绿色GDP的见证。据环保部门介绍,该污水处理厂不仅一次投入大,而且运行费用极高,单是运行成本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等于刘庄一年要净支出3000万元。而刘庄人却说,为了子孙后代和碧水蓝天,这笔钱花得值。

  刘庄发展绿色GDP取得巨大成功,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较5年前均增长一倍以上。

  “不仅要让村民富裕,还要让村民幸福!”这是史世领担任刘庄村党委书记以来常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村班子更是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新目标,兴建了第三代新型农民别墅,村民全部搬进了每户472平方米的新居,并且配有中央空调、互联网、集中供热供气、生活污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等功能和设施;新建了现代化教育园区,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退休人员除享受49项公共福利外,每人每月发放450元退休金、65岁以上每人每月发放550元,未成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外,医疗费用全部报销,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村里的文化广场十分热闹,轮番开展唱歌、听戏、跳舞等活动。逢重大节日,村里还邀请国家和省级演出团体来演出。村里每年拿出200多万元用于资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刘庄村妇联委员吕利娟说:“刘庄几十年来没有打架斗殴,没有赌博迷信现象。家家有书房,户户有藏书,文化娱乐活动十分丰富。”

  刘庄村党组织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史来贺、史世领两代书记的带领下,村班子始终坚持“群众的事无小事”,千方百计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村“两委”成员坚持在生产一线和群众同劳动,经常到村民家串门,和群众拉家常。认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干部联系2至4户群众,每月至少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一次,了解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新村别墅的分配实行党员干部点状分布,便于和群众联系沟通。

  几十年来,刘庄坚持村务公开,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重大决策都交给群众讨论,特别重要的事情还要和群众反复商量。在村里设置征求意见箱,给每个家庭发放征求意见卡,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群众同意的事坚决办,群众意见大的坚决不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2286.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甜蜜蜜》评论:一个并不完美的故事

《甜蜜蜜》:一个并不完美的故事  26集电视连续剧《甜蜜蜜》讲叙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段故事,文革中,干部子弟雷雷因受父亲牵连而与母亲一起下放到398农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叶青也因父亲被打成右派而

刘津瑜教授:维吉尔在西方和中国:一个接受史的案例

刘津瑜教授:维吉尔在西方和中国:一个接受史的案例维吉尔在西方和中国:一个接受史的案例主讲人: 刘津瑜教授( 上海“ 千人计划” 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美国DePauw University[德堡大学]古典系系主任)主持人:裔昭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_vicky

标 题: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5月10日11:16:31 星期天),转信,仅作学习参考用。[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定强奸之司法解释的法理和潜在实践后果。论文论证了这一解释有悖于法理、人情,违背

达人冠军:一个会跳舞的稻草人

达人冠军:一个会跳舞的稻草人彭学明连看了三场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的决赛,很是惊讶。其中有两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一个是唱歌的乌达木,一个是跳舞的卓君。12岁的蒙古族小孩乌达木,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可他的歌声却没有一

声明:《刘庄:一个明星村庄的成长启示》为网友临时男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