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你的失业?你又该怎样看待失业时的财务问题?
当你失业时,谈论怎样理财绝对不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问题。这就像如果一个人有点生存空间紧张症,不习惯和人挨得过近,最应该考虑的绝对不是在什么时间挤地 铁受到心理上的伤害最小,而是应该赶快去做心理疏导或者干脆买一辆Polo轿车算了。失业也是一样,在这过程里,有两个傻问题,第一个就是,失业了你该怎 么理财?答案是:你最好不失业,或者赶紧去找个更好的工作吧-有一种情况除外,失业后再也不打算工作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把这叫做退休,也许在夕阳红之类 的节目里会有更多更完整的解释。
关于失业中理财的第二个傻问题是,需要为失业准备多少钱?答案更应该是:钱是为了享受美好生活准备的,而不是为了可能的失业风险准备的。不过失业中的公司 人也需要新陈代谢,这无疑也需要一些钱,但为此应该储备多少现金呢-之所以是现金,大概可以这样比喻:现金、定期存款和有价证券、房产,这大致类似于人体 中能源物质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我们平常靠摄入食品转变成的糖元来提供能量,在挨了几顿饿的时候开始动用脂肪,迫不得已才会分解蛋白质,但是到了这个时候 你的身体就是很危险的。我们的财务状况也是这样,我们最平常用的是现金,而在现金流枯竭的时候开始解冻定期存款和有价证券,如果这些都不能维持,可能要被 迫卖掉房产,当你被迫卖掉房子的时候,你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说已经很危险了。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假设我们所讨论的失业者是经济学中所说的人,他们都是理性的,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失业者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差距撇开,只讨论经济和行业可能对失业时间的影响就可以了。
经济环境决定你失业的长短
一个失业者所在的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大 概是决定失业时间最关键的问题。比如说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失业率接近10%,而在经济比较繁荣的2006年,这一比率只有4.5%。从这个数据对比可以 看出来,起码有5.5%的美国劳动人口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会更难以找到工作。如果说在一般经济环境下,失业准备金被专家定义成3至6个月的生活花费,那 么在经济不怎么样的时候,这个准备金就要更多一点。如果你判断经济环境在一段时间比较难以改观,不如把可能失业时间调整成6至12个月更保险一点。
当然影响失业准备金的还有通货膨胀。如果在比较高的通货膨胀下,一个公司人碰巧失了业,那可真是倒霉,因为除了要计算大概有多少时间能找到下一份工作,还 要计算通货膨胀对自身的生活花费的影响。这并不是个耸人听闻的说法,在有些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一年里物价水平会翻上一番,而就业状况反而恶化,这样一 来,失业的公司人就要准备翻倍的现金来应付空当期,可是在恶性通胀情况下,握着大量的现金又是个很差的选择。所以,在高通货膨胀的时候,公司人们最好还是 老实点吧,稍微对老板恭顺一点,可以避免你独自承担货币贬值的恶果。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通货膨胀也会对失业的公司人们带来些好处,比如在温和的通胀初期-还记得咱们以前在《想象中的通货膨胀回来了吗?》一文里说过的罗伯 特·卢卡斯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演绎么?-老板们会误把"通胀"当成好生意来到,因此会扩大生产,这个阶段经济体的失业率往往会下降,很多暂时离开的公司人也 会迅速归队。2010年对于中国来说很可能就是这个时段,这样的经济扩张会让公司人拥有一定的和老板们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处行业状况影响你失业时间的长短
公司人所处的行业对失业的时间也有很大影响。如果说你处在一个周期性行业,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的景气阶段的情况和不景气阶段的情况差别巨大,比如房地产行 业、证券行业都是如此。我过去有个同事,曾经从事过证券行业,在行业景气阶段,他的年收入大概在30万,在2004年的时候他的年收入只有2000块钱, 而且还因为业务萎缩被扫地出门了。看,这就是周期性行业,150倍的收入差距外加1个失业结局。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就像幼儿园里那些最情绪化的小孩,他们一 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蔫头耷脑,一般人很难预测他下一段时间要干什么,幼儿园的老师往往会给这些孩子准备更多的创可贴和换洗的衣服。在那种具有很强周期性 公司工作的公司人要做的也类似于此,你需要准备比别人更多一点的现金以应付失业。人类天生的乐观性会容易让周期性行业从业者丧失警惕,他们往往喜欢按照周 期高潮时期的收入水平计算以后的收入预期。实际上,保守来看这个预期值应该比周期高潮时的收入和周期低潮时的收入平均值还要低一些,因为即使在周期高潮时 期,周期性公司的从业者也不一定能保持持续的高收入,因为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更多的后来者也会加入到竞争中。
竞争激烈、坏的年份会多于好的年份都让处于周期性公司的公司人必须记住一点,别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把自己的刚性支出弄得过高。这些刚性支出有比如房屋贷款, 高额的返还保险以及还要不断投入的奢侈消费。你的现金存款可以支持它们多长时间?如果这个时间少于3年,那我建议你赶紧进行削减,要知道一个行业的不景气 周期长度绝对能让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发疯。
如果你从事的是个圈子行业,情况会比较特殊-圈子行业,就是说有的行业发展很缓慢甚至在一点点萎缩,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变成了"圈里人"-在这个行业失业是比较苦难的,因为一旦失业就可能完全找不到就业机会,如果这样就赶快另寻饭碗吧。
职位高低影响你失业时间的长短
前边我们说的都是"理性人",下面让我们再从感性的角度去说说。我认识三个杰出的出版人或者主编,他们的失业时间都在11至13个月-而在我对我身边比较 基层的公司人的调查中也发现,他们的失业时间基本在3个月以内。高层公司人失业后要比基层公司人更难找到工作,原因似乎很明显,越高层的公司人社会整体需 求量越小,工作更换频繁程度也越小,这有点类似于奢侈品的售卖周转率要比日用品周转率低得多。不过与奢侈品和日用品不同的是,高层公司人和基层公司人之间 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基层公司人转换成高层公司人这当然是大多数人求之不得的,但是面临失业的压力,高层公司人肯屈就么?
这非常像一个在乘车高峰阶段等公共汽车的情况。如果你在下班的时候打算搭乘一辆公共汽车回家,汽车总是不来,也没有出租车,你会怎么做呢?一种人会改变回 家的方式,比如可以选择步行回家,因为公共汽车可能由于道路拥堵会到得很晚,也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当天根本就不会来了,走着回家总比根本到不了家要好;另一 种人会一直等下去,他们的理由是坐公共汽车的效率会更高,如果公车来了,那么自己回家的速度会远远高于那些走路回家的傻瓜,再说自己排队也付出了成本,如 果现在走回家以前的时间就全浪费了,而且只要来一班车自己就可以上车-这完全是个假设,有谁见过乘车高峰时等公车还排队的么?-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走回家的 人更加理性,因为他们面对风险确保了收益情况-"一定能到家"-但是现实呢,情况却恰恰相反,出现极端车祸的可能性很小,继续等车的人在收益上要胜出一 筹。特别是高端公司人,基本会选择继续等车,直到等到自己的位置为止。
主动失业是个蠢主意
如果你的工作让你觉得不舒服,这很可能是你在选择它时出了问题,当然这也很正常,在高度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情况下,能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并非易事。很多公司 人一旦遭遇到不快的职业经历就会选择"主动失业",比如做"炒掉老板"让"心灵休息"之类的事。说起来好听,但我始终认为主动失业是个蠢主意。
如果把人看成一项基金,对公司进行投资的话,最重要的是选好有价值的公司,认清公司的真实价值然后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没发现更杰出的投资最好还是踏实一 点,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复利收益。投资和职业有一点区别在于投资的转换成本低,而职业的转换成本高,转换工作带来的风险需要更高的收益来平抑,这还不包括 失业带来的现金损失,失业期间造成的人脉资源损失。更关键的,主动失业会给人的心理造成一定伤害,比如丧失目标或者失去归属感,这都会给以后的职业收入造 成影响-这种情感转换成投资上的术语应该叫做资本效率下降或者商誉下降。
就像巴菲特评价自己的秘诀一样,我们可将他的话移到职业选择上来,这样也许能减少失业的概率:评估你要投身的行业、规避风险、注意你所在的公司适不适合你、专注、做自己能胜任的事、让复利发挥作用。
失业财务准备单
通常我们认为失业得准备3个月的生活费,这结论不知是谁统计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变数,你的失业准备金很可能不止于此。注意以下这些财务变量吧:
A 经济状况不妙:失业前景难预料,到处是裁员的消息,你很可能要在家多呆一段时间。
建议:失业准备金加倍。
B 通胀刚开始:即温和的通胀初期,人们对它的反应会滞后,相反加大投入和生产,这时你的失业时间会变短。
建议:趁机找个性价比高的工作。
C 高级别公司人:级别越高重新就业难度越大,从统计学的概念来说是这样的。
建议:如果存在真实的财务压力的话,你还是面对现实吧。
D 主动失业癖:如果你是心灵比较脆弱,耐力比较差的公司人,除了容易动不动就失业,你的竞争力也会慢慢变低。
建议: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尽量别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