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说,股市涨跌本来是常态,世界各国莫不如此,问题在于政策不确定性放大了股市波动幅度与频率,而制度缺失也使简单的“救市”并不能解决股市的症结。
日前,新开闸的五只股票型基金陆续开始发行,加上九家基金公司意外获得了专户理财试点资格,使监管部门的“救市”意图逐渐明显化,春节后仍然“阴晴不定”的股指于周一再次上扬,但只是保持了小幅上涨,某种程度上,表明投资者信心恢复尚待时日。
自从本轮牛市启动以来,“从天堂到地狱”的场景就一次次重演,每到股市暴跌,投资者便希望监管层出台救市措施,这已成了维系投资信心的基础,而猜测政府“心理点位”,也似乎成为股市游戏规则的核心内容。 从根本上看,要促使股市健康发展,首先就应破除投资者关于股市的四大幻觉。 一是牛市幻觉。进入2008年,股权分置改革释放的动力已渐渐消失,在紧缩政策的持续作用下,过剩的流动性也逐渐弱化,而由于经济增长可能趋缓,以及对未来过度透支,上市公司的“超预期”增长也会减少。这些因素的变化,使过去的“奔牛”状态不可能持续,或许将向“慢牛”阶段过渡,对此,降低投资收益预期是促使市场理性化的关键。 第二个是财富幻觉。这种财富幻觉,一方面是不正常的“赚钱效应”所造成的,背后根源则是交易秩序混乱,另一方面是股市性质定位的含混,从各国经验来看,由于风险和信息不对称,股市不可能成为中低阶层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是中高收入者的财富游戏而已。第三个是政策幻觉。事实上,当所有人都认为存在政府心理点位的时候,政策影响和投资行为会进一步被扭曲,恐怕究竟什么是“政策点位”,是连决策者都说不清的“政策幻觉”。 第四个是制度幻觉。未来中国股市发展应该致力于创造公平的游戏规则,如果过度希望股市服务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机构改革,长远来看会偏离正常股市运行轨道,而且得不偿失。 在此基础上,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首先,打破“政策市”下的政府调控思维。从根本上看,政府调控股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我国公共政策的产生机制还未健全,个别决策者的选择难以达到最优。另一方面,即使存在股市的政策“公共选择”,也要看到政府并非一个抽象的个体,由于政策参与者也是许多个人投资者,因此政策存在出现目标偏差的可能。换句话说,政府应该做的,是“挤出”各种违规行为、不合理行为造成的股市泡沫,而正常投资者行为造成的股市泡沫,则更多应由市场自身来解决。 其次,严厉控制股市中的集体和个体违规。其中既有各类不断变化的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也有各类公共部门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违规入市的问题,还有各种“打擦边球”的准违规行为。应该说,只有完美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必须真正确定执行力度,加强对违规的行政、民事和刑事处罚,才能使监管落到实处。 最后,要继续促进股市的市场化改革。这已不仅是股权分置问题,而是对监管模式的市场化改革,对交易进行直接行政干预的放弃,也是对交易产品、中介机构、证券交易所的全面改革,更是对股市游戏规则公平的促进,真正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限制股市财富分配向国有资本和私人大资本的过度倾斜。此外,加强其他方面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也是间接消除非市场因素对股市扭曲效应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