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苏丹红、三聚氰胺之后,公众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化学物质——高毒杀虫剂水胺硫磷,它来源于海南毒豇豆事件。 不断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冲击公众的心理底线。公众的怨愤直指农产业,政府在这次事件中难逃罪责。但同时,也有一批责任感强烈的企业站出来,认为有必要指导公众如何将毒害农药扼杀在自家厨房。政府应承担监管责任 “毒豇豆”事件的直接原因是海南部分农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所致,根本原因则是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和服务不到位。 据悉,海南省农业厅2008年年底才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三亚随后也成立了对应的科室,建立了农产品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目前,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还是初级阶段,仅有5个检测员,两台监测车。三亚市农业局局长宫建国曾表示,检测手段落后目前仍是全国的普遍现象。 “普通老百姓很难通过日常方法去鉴别农药超标的果蔬,同时我们国家农民又那么多,农药问题只能依靠市场监督和国家质监部门的检测”,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杜相革教授杜相革曾经说过。|www.aihuau.com|35 检测手段落后不能成为政府监管不力的借口,农产品质量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这正是毒豇豆能够出现的“沃土”。 政府应该从源头控制肥料和药品的使用,抓紧研究解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问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系统、长效的机制保障。 企业有指导公众的义务和责任 “我认为,企业应该有指导公众的义务和责任。”面对“豇豆门”事件,秦昕这样表示。
![“豇豆门”后续:企业的社会责任](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2591098807224.jpeg)
秦昕是广东中山市爱思特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曾留学日本十余年,从事生物卫生科学研究,回国后研发了解毒洗菜机,该产品申请的专利技术保护超过30多项,被评为“欧洲最受尊敬的品牌”。 “豇豆门事件”出来后,爱思特企业第一时间站出来,第一时间把含有水胺硫磷的豇豆样品拿到中国广州分析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表明,爱思特解毒洗菜机能够降解此类农药,效果非常明显。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解毒洗菜机还是新鲜产品,虽然早在2005年就已经推出市场,但国内许多城市家庭并不知晓。 “中国传统的洗菜方式无非就是水洗、开水烫、洗洁精清洗,殊不知根本不能完全清除残留农药”,秦昕每每提及洗菜方式,都会不禁觉得心被揪了下。在秦昕看来,公众没有形成一种高科技产品的概念,导致如此先进的洗菜方式还没有普及于世。 秦昕说,社会提倡绿色环保,解毒洗菜机兼具环保、人性、绿色三大特点,使用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完全可以将高毒农药扼杀在自家厨房。在公众斥责-爱华网-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公众也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企业应当充当保护神的角色,有义务和责任让公众了解到更多的科技创新理念。背景链接: 2010年春节前,武汉市农业局查出来自海南陵水县英洲镇和三亚市崖城镇的豇豆含禁用农药水胺硫磷,并向海南省农业厅发出协查函,全面禁止海南豇豆进入当地市场销售3个月。而安徽合肥等地也在海南豇豆中查出禁用农药残留。海南省农业厅向全省各市县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豇豆生产大县要以此为鉴,确保豇豆质量安全。此次事件一出,让海南当地的农民、代购商和外省货商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