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了人生中初入社会的青涩期,迎来了30岁的人生黄金线.30岁后事业趋于正轨、人脉也有一定积累、资金也有小积存。此情况下是你开始创业的好时期。
30岁,正是追求“中产”的好时光。事业已经渐渐步上正轨,职场上开始受到重用,干得好的已经爬至中层或管理层,生活质量也稳定下来,人生的远景逐渐清晰,只要再接再厉,继续稳打稳扎,50岁、70岁之后的美好生活现在都可以看得到。这就是“中产”——绝大部分人正在走或将要走上的道路。
然而有的人却有别的活法
2005年6月25日,广州环市东路一座蓝灰色商业大厦9楼,周六还在办公室忙碌的车广平,一边向记者打招呼,一边中气十足地对电话那头说:“我们要先做强,然后再做大!”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个奔40的人。
车广平现在是一家连锁女装品牌的董事长,在全国有100多家连锁店。回想起当初他不顾亲友劝阻,毅然辞掉待遇相当不错的军体教官工作,把单位分的房子和供他使用的汽车全数交回,然后借款2万元创业,他形容那不是“下海”,而是“跳海”,“置诸死地而后生”。
现实中像他们这样,舍得放下一切,中年重新出发的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多。根据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的一份调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的多是中年人,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4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8.01%。这也许就是社会比以往更宽容更人性的一面了,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存空间。
可见,创业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判断力和决策力。毕竟有种中年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往往会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同时,不自觉地为后来者给出一些忠告。
中年开始为自己而活
因为有更平和的心态和对人生更全面的分析,对于人们常常提到的年龄局限和机会成本,这是中年人创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们往往有更洒脱也更理性严密的想法。
人们常会认为,创业是年轻人的事情。现成的例子摆在那里:生于1971年的丁磊,26岁创办网易,32岁成为中国首富;更年轻的陈天桥,21岁就成为上海某集团分公司的副总经理,26岁创办盛大,32岁身家过百亿,取代丁磊成为新一代中国首富。还有个更令中年人郁闷的理论,说创业的黄金年龄在25至30岁。理由是这段时期是人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尤其是在网络软件、广告、策划、咨询、证券、投资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经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创新精神”。
但这个缺乏弹性的理论中年人是不同意的。曾经大起大落的车广平甚至主张30岁后才有基础谈创业。“25岁之前,人还处于接受各种知识的阶段;25到30岁,是性格定型阶段。一般人要到30岁,经过一番历练,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正确地为自己定位。”
“现在是科技时代、逻辑时代,并不是心口挂个‘勇’字就能天下无敌的。创意很重要,但创意也要建立在模式的基础上才有价值。这个模式就是管理。至于人到中年体力上的劣势,是可以通过善用时间来调节的。”梁实秋曾经说过:“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30岁,重启人生,他们的状态应该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