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认为现在企业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的时代。而大多数CEO对此表示乐观,他们觉得这个变革对他们来说更多是机会,而不是威胁。第三句话,为了应对这个变革,CEO们正大刀阔斧地引领他们的组织和公司能够采取对策。”
在完成与全球1130位各类企业CEO的访谈后,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首席合伙人黎俊伟(NigelKnight)得出了上述结论。但是在这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背后,是上千个企业的梦想、奋斗和彷徨。
中国企业家眼前的变革鸿沟
变革是新的永恒不变的常态,中国显然也不例外。在IBM《全球CEO调查》中,89%的CEO指出,他们看到企业将面临重大变革。而2006年这个数字仅为66%。同时,中国地区CEO相比全球CEO更相信自己具有管理变革的能力。
尽管不乏鸿鹄之志,中国的CEO们却面临不少实际问题。调查显示,中国的变革鸿沟,即预期的变革级别与掌控变革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已翻倍增宽,由2006年的8%增至2008年的17%。这意味着中国CEO们面临变革的把控能力尚有待提高。
“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努力在变革,以至于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项目在进行中,我派了四个顾问进去,帮他把所有的项目梳理一下,发现他们居然有4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同时在进行。”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中国战略变革咨询负责人徐永华谈起了自己的经验,“他们将这种现象比作万马奔腾。”
透过这种万马奔腾的热闹,让人解读出的,却是重点迷失与无用功。“这个企业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流程。”徐永华一语中的。而这样的例子,在徐永华的咨询工作中可以举出很多。
黎俊伟指出,人们必须要理解变化的目的与期望达到的效果,并制定一个明确的流程用以监控整个变革的进展,以及评估绩效,在整个过程中重视沟通。但是,他在和中国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国公司知道如何去做,“但做的时候却没按计划严格执行,而是跳跃性地前进。”对此,黎俊伟认为:“对于这些高速成长的中国企业而言,他们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能够通过一个系统化的管理让企业的运营再上一个台阶,与此同时保留他们以前那种灵活高效的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比跨国公司更喜欢并购
企业的发展一般有两种方式,靠自身的有机增长来发展,或者依靠收购兼并跳跃式发展。IBM的CEO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本土企业和在华跨国公司在面对增长问题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喜好:78%的国内企业倾向于采用并购以实现增长,而全球仅24%的企业持有此观点;与此同时,在中国63%的外资企业则青睐自身发展。
面对全球市场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野心勃勃的中国企业家显然早已迫不及待了。“时间就这么多,全球的竞争格局摆在面前,我们还不够强大,但是我们要进入新的市场,兼并收购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一条路。”徐永华表示。
与此同时欧美一些成熟公司,已经开始反省有哪些国家的业务不应该去做。而中国和印度企业却恰恰没有这些历史包袱。黎俊伟谈到其和中国企业接触的感受时表示:“他(中国企业)在想我还可以做什么,我还应当做什么。”
于是当欧美公司开始收缩战线之一,中国和印度的这些新兴公司开始寻求全国扩张。而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然而,黎俊伟还是没有忘记给摩拳擦掌中的中国企业家泼一盆冷水,“兼并收购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还是相对比较新的领域,但就全球调研而言,我们发现就大多数兼并收购,从股东回报的角度来说让人非常失望。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在于大多数的兼并收购活动当中,收购方它是低估了整合的难度,他们不知道融合多元文化的难度有多大。”
黎俊伟指出,尽管从财务整合或者是产品形成合力方面中国企业做得还不错,但是很多中国企业低估了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想通过兼并收购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挑战尤为严峻。毕竟中国的企业文化和欧美公司企业文化截然不同。
然而有一点可以确信,即便面临很大风险,中国企业家们还将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