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酝酿互联网独立运营:寻找互联网疯子



活跃用户从0到1281万——这是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商用半年后交出的答卷。

对于中移动这家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而言,飞信业务或许只是其迈向“移动信息专家”彼岸的众多路标之一,类似或小心或决然的尝试还包括手机报、手机广告等。事实上,这一旅程可以回溯到1995年,当时中移动推出了第一项增值业务——短信。

现在的问题是,中移动会沿着怎样的路径,迈出自己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业务融合的下一步?

“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清醒地知道,对于中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而言,“资金不是问题,我们还要改善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机制”。

而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中移动已经迅速做出响应。“中移动即将成立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4月5日,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移动互联网独立运营

“子公司的定位甚至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上述知情人士称,中移动成立的独立运作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子公司,可能会直接命名为“移动互联”,并由中移动市场部、数据部有关管理人员挂帅,“成立后,中移动的很多移动互联网新业务都会由公司具体运作。”

对此,中移动综合部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关消息。

不过,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动该子公司其实已在最后筹备中,如无意外,将于今年4月中旬挂牌。

这意味着,中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将再进一步,即获得相对独立的运营平台,以更加灵活的业务方式运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移动来说,将互联网业务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子公司,早已成为必下之棋。中移动内部对此也早有研讨。

“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此前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提到,中移动需要更多的互联网人才,“他们必须是那种整天想着互联网,心思都放在互联网上面的人,包括他回家后、半夜里,整个思维都是互联网。” 

在王建宙看来,对于早已有意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中移动而言,当务之急不是讨论并购或是业务模式,而是如何吸引“互联网疯子”加入中移动,并为他们提供不同于电信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机制。

“就进入互联网,中移动讨论过很多次,资金不是问题,我们缺乏的是那种有互联网创业头脑的人才,公司最缺乏的是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机制。”王建宙说。

事实上,这已经不仅是人才机制的问题。对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通信服务的中移动来说,其在互联网业务的运作上,还是个陌生人。王建宙坦承,如果按照做电信企业的机制来做互联网,将注定失败,即使动用资本力量收购互联网企业,但也会因为没有好的体制,造成管理层或团队的流失。

对中移动这样一个用户达数亿,资金规模数以万亿计、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早已稳定的“大象”来说,从电信到互联网,需要的灵巧腾挪远非一朝一夕能达全功。

此前数年,中移动一直朝此方向努力,其开创的移动梦网模式,在中国电信业务转型中也可谓是可圈可点,但在产业链的一波又一波冲击下,其却不得不逐步降低在WAP业务上的核心地位。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移动将移动互联网业务拆分出来,以独立的实体运作,就成为可行的通路——相关业务独立后,中移动的数据业务部门将更多地承担业务管理职能,避免外界对中移动集运营业务与管理职能于一身的非议。与此同时,新的子公司可以以全新的机制,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吸引人才,发展业务,成为中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先头部队,从而避免这一转型对中移动的现有机制形成太大冲击。

中移动的内部报告

有业界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显然是一块大饼,“中移动想吃饼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怎样下刀切饼,却曾经迷惘了很长时间”。

中移动的公司机制和人才储备是原因之一。而另一个更关键原因则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和市场巨大,但应该从哪些领域进入,这在整个行业内外一直都没有明确结论。 

截至目前,中移动的增值业务已经有手机报、手机搜索、手机支付、手机定位、无线音乐、飞信、手机邮箱等。另外,还有更多的业务正在不断筹备。但中移动在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显然还需要斟酌这些业务的主次轻重。

尽管早在1995年中移动就已推出短信增值业务,但其移动互联网战略真正发力则在2007年。当年3月,中移动一个逾30人的研究小组提交了《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的内部报告。其中提到,中移动未来关注的重点是“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与手机内容与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

此后不久,一家名为139.com的网站突然改头换面,被中移动悄悄接手。中移动与该域名的原拥有者——深圳华亚和讯——合作的平台、论坛等业务,都被转移到该新改版的网站中,139.com由此变身成为中移动为全球通用户提供的独立手机邮箱品牌。

这起看似简单的域名交易,被业界看作中移动全面发力互联网的第一步。尽管其对公众的震撼,远不如3个月后飞信的正式商用。

作为PC与手机内容应用互通的载体,飞信显然承担着中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载体功能。

据记者了解,飞信的酝酿早在2006年已经开始。2006年下半年,中移动宣布停止与各SP的即时通讯业务合作,随后,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开始在部分地区上线测试。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怀疑,飞信能否在QQ、MSN等IM产品的夹击中撑下来。然而,通过与腾讯合作开发飞信QQ,将用户移植至飞信,并通过套餐形式大力推广,中移动的飞信用户迅速增长。

据中移动内部人士透露,自2007年6月飞信正式商用后,飞信业务的月开通数量最高达到600万用户,在2007年底已经开通超过5000万户。而据中移动今年3月发布的2007年年报,截至2007年年底,飞信用户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281万。 

向互联网学习

今年3月底,中移动在其“为奥运加油”系列活动中,正式推出了飞信的新版本,加入更多的业务和增值功能。前述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移动成立新的子公司后,飞信业务就将由新公司独立运作,成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中移动酝酿互联网独立运营:寻找互联网疯子

当然,在中移动的该子公司中,除了飞信,还将加入更多的业务尝试,比如手机广告。“未来中移动的手机广告,将主要由新成立的公司负责运作。”上述消息人士称。

而据中移动数据部有关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初,中移动就在南宁召开数据工作会议,明确将手机广告作为今年大力发展业务之一的思路。

“目前,无线广告正成为新的热点。”中移动人士透露,仅2007年上半年,中移动的WAP广告费就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43%,目前更维持上升趋势,“目前,中移动已经有近50家手机广告合作客户”。

此外,该人士还透露,目前中移动已经在逐步尝试和开发手机报广告,并考虑逐步将广告模式移植到飞信、彩铃、手机电视、移动搜索等业务中。

根据中移动财报,截至2007年年底,其无线音乐俱乐部已有高级会员3546万,手机报付费用户已高达2355万,飞信活跃用户1281万,增值业务总收入达916亿元。

另外,2007年7月,广东移动启动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招募行动,招募100家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与中国移动一起开拓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对外表示,集团客户需要“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这些都可以看作中移动在业务模式上向互联网企业学习的举措。”有电信业界人士认为,在进军移动互联网业务过程中,中移动已经认识到传统电信运营模式的不适应,并尝试引入新的体制,以进行更灵活的应对。

“虽然在2007年的财报中,增值业务已经增长32.2%,占中移动总收的25.7%,但目前仍然是以短信和以彩铃音乐等娱乐主导的移动增值服务模式,其他业务形态的市场大多才刚刚起步。”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庞大的用户群是中移动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基础,但其目前还欠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执行思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旗下的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一旦中国进行电信运营商重组,新入运营商将加剧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而增值服务则将成为运营商吸引、留住用户的重要手段。而在此过程中,中移动率先发力将有助于其在新一轮电信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未雨绸缪之举”。

在上述熟悉中移动新业务运作的消息人士看来,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独立子公司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中移动的业务转型。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中移动的移动互联新业务无论是收费模式、产业链建设,还是运营推广方式,都还需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并尝试与互联网业务的融合。比如,在飞信的业务中,中移动还需要继续学习互联网的即时通讯产品,如利用软件界面广告收费,在网络上自建形象功能并进行收费,以及通过开通特殊群组号、特殊飞信号收费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4967.html

更多阅读

中移动:错过了飞信请不要再错过和包

  2006年,作为珠海移动品牌代理服务团队中一员,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移动!一转眼,现如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从农村信息化,移动梦网,到动感赛季,到g3,到9大基地,到4g,再到“和”,到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再到和包,可以说,这十年里,我几乎见证了中移动

彩袖卡:中移动女性市场新尝试

    乘着517“信息通信与女性”的春风,湖北移动推出了名为“彩袖卡”的女性专属产品,当然,虽然湖北移动对外宣传的时候把彩袖卡定位为产品,而不是品牌,但在客户的心目当中其实跟品牌没有什么区别。对于一直以SKT作为学习对象的中移动来

被中立拖累 3G成鸡肋 中移动增速受拖累

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     中国移动走到了变革的分岔路口。  3月份以来,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了各自在2012年的业绩。和以往一样,中国移动看起来“似乎”仍然一家独大,占据着三大运营商总利润的85%。这头电信业的“巨象”依然是

2016年传媒业 中移动注资人民网传闻震动传媒业

  作者:金朝力   我国三网融合的推进再出重磅消息:中国移动近期将向人民网投资至少2000万元人民币。尽管人民网和中国移动双方都未对此消息进行证实,但有业界人士指出,此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这标志着以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为首的“

中移动牵手凤卫背后:王建宙刘长乐成推动力

“中国有将近3亿的移动用户,中国老百姓花在手机的钱有多少不用多说,如果中国移动和凤凰卫视联合起来,这个数字不知道要加几个零。”6月9日下午3点,凤凰卫视副总裁兼凤凰卫视新媒体CEO刘爽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但是我们和中移动的利

声明:《中移动酝酿互联网独立运营:寻找互联网疯子》为网友半步沧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