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六)



中小开发商的洗牌危机

一块石头被王石抛进了楼市。

2008年2月,王石一边举着各种统计数据表,在电视节目驳斥潘石屹的楼市“无拐点”论,一边带领万科集团渐次启动在全国各地的降价售楼活动,这样时间密集、地域广阔的促销活动,在万科集团的营销记录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被反对者讥笑为“备好了冬粮的人就希望寒冬早点到来”的王石,试图以实际行动来验证他的判断:市场正在发生一个从房价快速上涨到理性回归的调整。

降价之后,珠三角地区延续去年10月开始的房价下滑,继续走低;去年涨幅较大的成都和武汉颓势渐显;而上海、北京继续处于观望状态。2002年以来,就在和中央调控的抗衡中,房价一路上涨的上海,在王石抛出了这块石头后便传出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声音,政府、开发商、代理商、炒房客、专家、买房人……在其中处境各异。

建筑师的遗憾

“我是再也没机会进房地产这个行当了。”

3月2日晚,建筑师陈明(化名)叹了一口气,关上车门,消失在灯光昏暗的街道深处。

大概十天前,上海万科举行的元宵节特卖会活动,再次引发市民对房价的关注。特卖会前几天,王石和潘石屹在第一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节目里,花了40分钟就楼市拐点是否存在进行了辩论,虽然王石受到了反对者的嘲笑,但辩论结束后的观众投票结果显示,超过70%的观众认同王石的观点。

不用听王石说什么,陈明原来的老板—— 一位在上海五角场附近经营着一个楼盘的开发商汪先生,更早一些就感受到了楼市的寒流。预售许可证还没拿到手,这让汪先生暗暗担忧,但楼市对他而言,这几年总有些时运不济的味道。

2005年,汪先生从原来的老板手里接下这个楼盘时,就遇上了宏观调控,房价跌了一下,结果一直没有起色;2007年3月,眼看着房价一路上涨,但接踵而至的通货膨胀、央行5次加息和人工成本高涨,让他感觉到了财政吃紧;屋漏又逢连夜雨,去年年底央行再次强调,2008年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他后续资金的来源又少了一大块。前不久,上海宣布要开建4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他直觉这又将是对楼价的一次冲击,万科打折风于此时吹到上海,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陈明和汪先生的记忆里,10多年前万科刚入上海时,连块地都难拿到,当时圈内流传的笑话是,客人万科靠近虹桥机场附近的楼盘看房,一架飞机从头上轰鸣而过,售楼小姐灵机一动说:你看我们这里交通方便。而今,时移事易,万科在上海的土地储备已超过了400万平方米。

大型房地产公司越做越大,小公司的日子则越来越难过。

4年前,陈明从汪先生这里跳槽出来,曾计划和另一个朋友阿伟合伙开地产公司,两人各投100万元,公司就起来了。阿伟做建筑出身,十足的行动派,当了老板,每天就开着车在路上逛,用陈明的话来说,像一条鬣狗那样逡巡在上海的大街上,如果有发财的机会,第一个找到的人肯定是他。

几周后,阿伟就找到这样的机会,一块荒着的地。通过看门老头,阿伟找到了地的主人,对方答应只要100万元的定金,一个月内资金到位,这块地就算阿伟的了。

回到公司,陈明听阿伟兴奋地勾勒空手套白狼式的投资计划,理科生的严谨性格,让他脸都变白了。阿伟的建议是,把200万元全部投到这个工程里去。陈明没多少话,撤了资,从此和阿伟分道扬镳。“这种事不是我这个性格的人能够做的。”

阿伟对发财的强烈欲望,让他此后两年一路顺风,刚融到上亿资金,把地彻底买下来,上海就开始正式实施土地招拍挂政策,通货膨胀前他造完了楼,房价开涨前,他拿到了预售许可证,几年下来,阿伟已经是坐拥3亿资产的轻量级富豪了。

近日万科的降价风,让陈明的这两位好友都有些紧张。

汪先生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局面:如果楼盘按照区域内均价开盘,几乎微利;但若开得稍高,又担心市场不能接受。他只能推迟开盘时间,期盼楼市能在近期回暖。而阿伟,始终担心他的资产缩水。

这轮调控过后,“上海大量中小开发商将被洗得一干二净,只有少数买地不冒进、投资不贪心的人才能安然度过。”电话里,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陈立民的声音轻柔,判断冷酷。

“中国的房地产业依然有很长的未来,中国的很多开发商不见得有未来。”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在接受采访时,也做出相同的判断。

房价有变

“2008年房价有变。”上海浦东新区某开发商,在今年春节的一次团拜活动中,提及房价就说了这一句,让受邀而来的艺术家们听得云里雾里。卖完手里的尾盘,这位开发商基本停止了参与上海中档住宅的建设,将经营领域转向利润空间更高的别墅、五星级酒店和二线城市的中档住宅。

王石的解释更为明确:2006年-2007年,中国房价增长幅度超过大多数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短期内价格上涨过快,会造成一定时间内的购买力下降,成交萎缩。今年,中国继续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第一个原因,在潘石屹看来不完全可信,但去年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局势下出台的一系列细则,被业内人士惊呼为“政府真的下狠手了”。

2002年以来,上海的房价就在和中央调控的抗衡中一路涨到2007年。在各地,相同的情形四处可见,房地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迅速拉动,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天然渴求,中央调控之手因此被多多少少挡在地方政府的门外。2005年,上海市政府一方面表示要降低高企的房价,另一方面又停止土地供应,一位房地产业人士表示:“这种行为就是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继续上涨。”

这次的调控和以往完全不同。在陆家嘴黄浦江边一栋豪宅楼盘做售楼小姐的王华,2007年7、8月就发现势头不对。年初刚买完一批豪宅的台湾、香港人,现在纷纷打电话来托售楼处再帮他们卖掉,自从2005年温州炒房客离开上海市场后,这个豪宅里超过一半业主均为自住,很少遇到这样买了房没多久就抛的投资客。

“他们是因为央行不断加息,导致每月贷款利息增加而放弃这些投资的。”王华说,看到这些投资客的离开,她在11月也把手里一套位于徐汇区的高档住宅卖了,获利35%。现在,她发现徐汇区同档次楼盘内的一些住宅,已经出现每平方米下降5000元的趋势。

面对万科的低价攻势,更多开发商虽然明显感受到了压力,但他们还是继续选择观望。

“楼市走稳非大拐,房价跟着CPI;开拓创新心不乱,誓死捍卫资金链。”2008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上,除了郎咸平,没有人对未来的房市走向做任何清晰的判断。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总裁陈顺,走上讲台,向台下参会的同行们朗读了这条朋友发给他的拜年短信,寓意共勉。

滞销和畅销

李欣欣正犹豫着,是否要卖掉自己的房子。

上海万科2008年元宵节特卖会举行前,他就计划把自己55平方米的房子卖掉,换套大的。这房子位于松江区九亭的奥林匹克花园,一个地处上海西郊外环线外沿、2001年后才逐渐出现的大型社区内,小区配套完备,甚至拥有一个场地庞大的运动馆,对年轻人颇有吸引力。

 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六)

年初,附近中介公司的橱窗里,和他相同的房子挂出了均价13000元的招牌。这个价格比起李欣欣在2005年楼市最高位时的买入价,高出整整4000元。不过因本区域内小户型住房数量极少,他的房子仍属抢手货。李欣欣想,卖了房,他可以换个面积大一倍的房子,并且还贷压力和目前持平。

做着换房美梦的他并不知道,上海持续火热了5个月的楼市,已开始冷清下来。到2008年2月,新房(剔除配套房、动迁房)市场连续5个月成交量下滑,2月的成交量同比下降49.5%(佑威数据);二手房成交量也同比下降40%(中原地产数据)。那些可能从兜里掏人民币给他的买家,因为某些原因正把手越捏越紧,不再像先前那样愿意“像买大白菜一样买楼”了。

在老家过完年回来上班,去中介挂牌的他发现,那套挂牌的房子过了两个月还未卖出去。现在不是卖房的好时候,中介劝他等等再看,并说:“想买房的都说万科都打折了,房东也应该降价”。

在李欣欣做出决定前,上海万科以5%-8%的折扣,一天内卖掉了10个楼盘240多套房中的七成,在近期清冷的楼市中红火异常。特卖会的消息提前半个月公布后,地处外环线附近的万科新里程,每天迎来数百名看房者。而附近1公里内的另一处楼盘,浦发博园,在2008年1月以12500元的均价开盘时,因比周围均价在18000-25000元的二手房低不少,第一天便售出80%的房源。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场商品房的需求量仍供不应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准备今年结婚的陆青,提前一天去浦发博园排队领了号,这才顺利买到房。为了买下这套“低价”的公寓,陆青向父母借了30万作为首付,剩下的全部向银行贷款,大学毕业刚工作两年的他,并没有多少存款。

买完房,陆青拉着一个哥们找地方喝酒,几杯酒下肚,这个从陕西来的男孩,伏在桌上呜咽了一阵,“我把一辈子都绑在这套房子上了。”他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5135.html

更多阅读

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五)

信号在市场层面,房价拐点的最早信号并非万科降价,而是去年下半年即出现的大量房屋中介倒闭的事件。中天置业、创辉租售、中大恒基等经纪公司关闭大量店面,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活跃投资市场的暂时终结。中介大量倒闭的根本原因

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四)

在冯仑看来,王石在摸清政府思路方面,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直觉和经验。而靠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跟着政策走,顺势而为而非逆势而行,其实也是王石和万科一直擅长的经营理念。从产品线下延到关注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中高端到蚂蚁工

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三)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前10个月,万科全国市场累计销售金额达419.6亿元,提前两个月实现“在去年200亿元销售额基础上翻一番”的年度目标。由此看来,年报财务压力不是万科掀起降价的主导原因。 业内普遍认为,万科全国范围内的价格调整显然与

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二)

在过去的几年里,万科一向被视为国内房地产企业的标杆,也一直拥有国内同行既羡慕又嫉妒的“龙头老大”的显赫地位和耀眼光环。当这场由万科自导自演的“降价风暴”在各地陆续上演,其释放出来的信号,已足够在或敌或友的众多房地产商中间

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一)

 2008年的最大悬念是什么?不是华南虎拍摄者周正龙能否真情告白,不是“艳照门”幕后“奇拿”能否捉拿归案,甚至也不是中国奥运军团能否超越美国成为金牌榜第一。2008年最大的悬念是:房价出现拐点了吗?

声明:《巨头博弈:楼市降价真相讲述(六)》为网友吾出淤泥而不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