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根一:目标是弹簧 目标制定前不作深入调查,一些简单的预测加上良好的愿望便形成了需要执行的目标。有的目标甚至是拍脑袋产生的。这些目标要么自上而下、要么自下而上,要么是主观臆断,不是严重超出实际就是低于实际发展的可能性。更为关键的是,即使有了目标,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很容易形成鞭打快牛现象。这样的目标既缺乏科学性,更缺乏严肃性,有如弹簧,可大可小的,伸缩性极强。目标的弹性给执行者提供了很宽的缓冲区,在这个缓冲区里,目标进一步为理由让步,最终落实下去,就成了蜻蜓点水。病根二:米尺没刻度 许多检查、评比、考核,缺乏严谨的系统化、标准化体系,这就像一把没有刻度或者只有分米没有毫米的米尺,拿着这样的一把尺子去考核,量出的结果只能是“长一点”,“短一点”,具体长多少、短多少却总是搞不清,糊涂的考核加糊涂的结果就是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没有真实的情况就没有科学的决策和科学的执行。病根三:屁股定脑袋 不少人奉行“在什么山唱什么歌”,面对上级决策,他总是以维护自己屁股下的位置为出发点,思考和决定该做什么对策。对部门负责人而言,那就是以部门利益为重, 对于一般员工而言,那就是以个人利益为重。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执行往往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这犹如河流的目标是流向大海一样,有了支流的补充,它到达大海的速度就加快;如果沿途不断的被截留或分流,它可能就无法到达上海。而屁股决定大脑的执行方式正式对实现目标资源的截留和分流,它最有可能损害目标的完美达成。|www.aihuau.com|53病根四:制度是条狗

人们养狗,从来都是咬别人,绝不会咬自己。我们的制度对有些人而言,就如同他家养的狗。这些人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制度之外,不管什么制度,只要具体执行到他身上,他都可以把它回避、歪曲、改造,直到这个制度对他而言几乎没有。但让他来评判和管理别人时,这时的制度就成了他家养的狗,只要他一声招呼,制度就立刻去咬别人。这样的执行是一种不公平的执行,会把最公平的制度高的最不公平,这样,制度就失去了它的公信力。病根五:人情胜制度 有些人把“仁义、义气、关系、感情”放在第一位,对下讲仁义,对上讲义气,对外讲关系,对内讲感情。这个“四讲”一旦与公司的目标任务相冲突时,这些人就会以破坏制度为代价来维护自己的情感,解决问题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是从关系、义气、仁义、情感出发,一旦涉及到人,所有的问题他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一种以用制度聚人气的交易行为。 正在管理中执行不力的各位职业经理们,以上问题发生在您的身上吗?接下来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