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能力来自于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最重要的就是,别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
误区1:理财就是赚钱
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其实,这种理解容易让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少投资者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后深陷深渊,随后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财务资源规划,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我国理财规划专家则认为:“个人理财的目标是要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其实,理财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理财规划涉及到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理财规划体系。
误区2:把钱存银行就行
很多老百姓都认为投资意味着高风险,因此他们选择把钱放在银行,认为这样是最安全的。其实,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现今通货膨胀的不断上升,把钱放在银行其实是一种贬值。随着人们对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信息的了解,这一观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误区3:节俭是生财之道
节俭生财,这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有统计显示,调查中,有48.8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有38.5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在发生激烈的碰撞。
节俭生财,这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长期以来,中国的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中国人看来就很简单,原因是中国目前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
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域长期以来收取的费用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很明显,节俭是一种变相的理财,聚财,但如果因为节俭伤害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因噎废食,节俭则变成了一种财务束缚。
误区4:鄙视专业投资
“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我不会完全相信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将自己的资产状况全盘脱出”,……很多人对专业投资还保留着怀疑,这说明大部分公众对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的评价还持有保留态度,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的素质、服务以及宣传还有待提高。
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意识还是欠缺的,因此当有人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时候,便另他们产生错觉,不肯轻易相信,只有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增强自身的素质,为公众量身推荐理财产品,才能赢得更广阔的理财市场。
误区5:没空理财
“理财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我没有时间与精力。”谈到理财,现代人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时间来了”。每日为工作而庸庸碌碌,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就像常怨叹钱不够用的人一样,是时间的穷人。
在一天24小时相同时间的资本下,有些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去理财,但有人能就有效运用零碎时间,而有些懂得搭现代化便车的人,干脆利用自动化及各种服务业代劳,用钱买时间。如果你对自己的每天24小时的资源无法有效管理,不仅可能和理财投资的时机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还可能终至一事无成,可见时间管理对现代理财人的重要性。
事实上,任何一项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学习与实际经验才是重点。理财能力也是一样,也许具有数字观念或本身学习商学、经济等学科者较能触类旁通,也较有“理财意识”,但基于金钱问题乃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尤其现代经济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自免于个人理财责任之外。
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勤俭储蓄的传统单一理财方式已无法满足一般人需求,理财工具的范畴扩展迅速。配合人生规划,理财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无虑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