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目前客观而言,国美通过收购大中已经在气势上占据了上风,再加上双品牌的营销覆盖,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在公众心目中家电零售领先者的地位。显然,国美两次收购买到的不仅仅是两个曾经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规模和人气,而对于国内这个还处于跑马圈地、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家电零售行业而言,谁有了人气,谁就有市场主动权。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的加速开店策略在短期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消弭自己的短板并扭转不利的竞争态势,因为苏宁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相反,在诸如北京等这样已经相对饱和的市场加速开店,开店成本和单店的经营利润会势必会带来一定曾面的负面效应。苏宁可以有效打造自己的服务长板,通过差异化来推动产业升级,从而重新赢得市场的主动权。这种差异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品的产异化。深层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消费洞察能力,在产品品类的选择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模仿沃尔玛积极介入上游厂商的研发,形成自己的定制产品。
2.服务的差异化。目前家电零售卖场的服务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售后”层面。售前和售中的服务还相对缺乏,服务的总体品质也并不是很高。例如在销售环节,很多卖场销售人员无论从产品知识还是专业技能上都还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他们很难给客户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而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上,专业化的服务恰恰是能够支撑产品差异化和提升卖场忠诚度的重要因素。苏宁也完全可以通过模仿百思买在中国的经营战略,重塑服务形象,建立新的服务标准、制度和流程,并辅以调整人力资源政策,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现场管理提升卖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准,实现在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的同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一终极目的。另外,还可以围绕客户价值链,尝试拓展跨领域联盟,结合会员制的应用,通过价值捆绑和价值交换等策略提升客户对自身品牌的黏度。
3.营销的差异化。人气的争夺目前还是卖场营销的主旋律,同质化的宣传模式对领先者有利,而对相对弱势者其实是不利的。苏宁可以考虑在营销模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在宣传策略、宣传手段、媒体组合和投放方式上都可以围绕对客户的深入研究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创新,从主流消费群体的形态和消费习惯出发并辅以有效手段占据消费群体的心智,进而有力培育品牌美誉度。
就以上三个差异化的关系来看,营销差异化是形、产品差异化是本、服务差异化是核。三者相辅相成,只有通过统一的愿景和核心战略思想来有机整合三者才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效力。
相对于苏宁,财大气粗的国美虽然在门店数量和销售规模上占绝对优势,并已领先于苏宁迅速进入网络优化阶段,但收购大中的相关风险能否及时规避或消除一直是业内人士的隐忧,收购所付出的代价也一直是众说纷坛。同时,从国美和苏宁2007年上半年的收益数据来看,国美的单店收益和整体盈利能力明显落后于苏宁。况且这已是收购永乐并整合半年后的收益。换言之,国美并不擅长发挥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网络优化阶段中怎样避免规模不经济的困境的出现也是对国美的一大考验。但无论怎样,国美意识到自己的软肋并致力于网络的优化也是被外界所看好的,也许真正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还需要更漫长的等待才能显现出来。
处于生死对决的两大家电连锁巨鳄,现在判断谁能笑到最后实属过早,但能肯定的是谁能笑到最后取决于谁的战略更奏效,谁的品牌更贴近消费群体。
苏宁倾全国之力决战北京 三不政策报复新国美
作者:田野 来源:北京晨报
“苏宁将倾全国之力,力挺‘北京苏宁’冲击未来百店目标。”苏宁昨天发布的2008年发展规划,充满了强硬的决战味道。
一夜之间,口风全变。此前,苏宁曾发表言论嘲笑国美并购大中是亏本买卖,并声称不会在京跟国美拼店面数量。现在看来,那只是一场烟幕弹而已。苏宁电器华北地区执行总裁范志军昨天公布了最新的“三不政策”——在京发展连锁店,不受数量限制、不受速度限制、不受北京当地资源限制。
这一天,距国美以36.5亿元的天价从苏宁手中抢走大中不到一个月。业内人士指出,“三不政策”的出台,宣告了国美、苏宁的竞争进入不惜代价的“超限战”时代。
在拿到大中61家门店后,国美在北京拥有的门店总数达到117家。而苏宁此次抛出的100家店的目标令人吃惊。
从2002年开始,北京苏宁的开店节奏一直比较稳健,从最初的3家到现在的40家用了6年时间,平均每年开6.16家。去年是其在北京新开店数量最多的一年,也只新开了12家店。而在昨天公布的计划中,北京苏宁在今年一季度就将新开8家店,而且范志军称“每家店都是大块头儿”,“2008年将主战旗舰店”。
此次,苏宁并没有给百店目标设定明确的完成期限,“但也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范志军说。
“北京绝对是战略重地,国美不惜代价拿下大中,对苏宁在心理上的打击必然非常沉重。”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消费电子零售业研究员李俊松认为,这直接导致了苏宁此次带有报复性扩张战略的出台。他同时指出,国美整合大中需要一段时间,但与当年整合永乐相比,时间肯定要明显缩短,“大概只需要半年”,而这段时间对于苏宁来说是绝佳的空白期,此时推出不惜代价的极速扩张战略正当其时。
资本市场似乎尚未理解苏宁的北京攻势。昨天,苏宁股票下跌1.36%,以67.67元收盘。国美在香港则上涨6.433%,收于20.3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