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些来自相同背景,有些来自不同背景,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每个人多少对于现状都不是很满意,总有离开这里我们自己干应该会有更好的憧憬。
本案例属于创业初期的典型情境,合作伙伴之间有了默契,但是在需要决定谁先“跳”出来负责的时候,往往是最难抉择的。对内必须先取得家人的体谅,对自己必须一再地自问自己创业是否能够自给自足而不需靠借贷度日。对外需要深入地核算所需的启动资金,如何取得关键技术。评估市场、现今流量的规划、其他人力资源的需求,最重要的,如果是在中国创业可能还需要评估如何取得当地的人脉与地方资源。
由于作者并未对目标市场作清楚的描述,按文字描述回到国内可能是降低人力成本考量,再把产品卖到国外。另外一个可能是直接回国创业,把国外先进的技术或产品规划思维带回来,并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这两种模式在市场战略与产品规划上是截然不同的。作者可能需要仔细评估创业团队是否具备洞悉这两种不同市场的经验与能力。一旦创业者孤注一掷地寄托在新公司的时候,若无法在成功的时候享受成功的果实,所有心血将可能付之一炬。
本文作者多次提文中“周大哥”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多次以比较感性的文字描述对于“周大哥”的信任以及不愿令他失望的心情。创业团队有革命情感,这种建立在互信、平等条件下的情谊是新创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商业计划的编写时合作伙伴应该具体谈好股权结构、实际分工,以及未来利益分配的基础,未来新股东加入、融资时才能以理想的节奏与速度完成目标。
毕竟,创立公司还是以企业发展及利益作为最重要目标,如果经过整体评估,本次创业计划未能执行,相信合作伙伴能够理解甚至赞赏对方的分析能力,也为未来新的创业机会作铺垫与准备。
作者的疑惑也是因为上述一些关键的创业因子尚未明朗,目前不宜仓促作出决定,建议可与创业伙伴开诚布公,将细节讨论清楚,列出双方都同意的“做与不做”清单,针对清单内容一一确认,如果最终发现尚有很多悬而未决的议题,建议创业者重新评估创业的进程而不宜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