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兑美元痛苦指数 《美元复兴十年?or中国痛苦十年?》 导论 中国为何痛苦十年 



      在初步稳定了美国货币金融体系后,美国立刻开始了更加深刻的变革。

  

 日元兑美元痛苦指数 《美元复兴十年?or中国痛苦十年?》 导论 中国为何痛苦十年 
  新变革的思路来自于对小布什政府错误路线的反思。美国朝野精英很快达成共识,其主要失误如下。

  

  将恐怖主义作为美国的主要对手,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进行清剿,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且付出了上万亿美元的沉重军费,这成为美国财政巨大赤字的重要来源。同时由此忽略了对主要的货币竞争对手欧元,以及对主要的政治、经济对手中国的遏制和打击。其对策是美军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削减军事开支,重新将欧元作为主要货币竞争对手。在2010年以后,美元势力对欧元发起了多轮的攻击,令欧元只能被迫防守。美国还将中国作为政治军事对手,趁2010年3月的天安舰事件之机,将军事中心转向东亚,联合日本、菲律宾等国,强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压力,让这些国家分担其军费。最后在2012年初图穷匕见——奥巴马亲自宣布了新军事战略,将中国视为其最主要对手。

美国此前曾陷入了一个中东悖论中:在没有能力摆脱中东石油依赖的情况下,试图强行控制中东石油。结果是未得其利先得其害,在2008年酝酿对伊朗战争时,国际石油价格已经暴涨到了每桶147美元,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导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提高到5.25%,成为引爆美国次贷泡沫,进而演化为全面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对此,美国新国策是全面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大力推动能源独立革命。其中的主要举措是:①在全球率先赢得了页岩油气技术的成功,石油液化气自给能力显著提高;②实施了进口石油就近战略,中东石油进口占全部进口石油比例已经从2008年的19.8 %下降到2012年的14 %;③推动玉米等生产的乙醇汽油对石油进行替代;④推动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推广。这些举措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如今已经成为汽油的净出口国,其天然气的价格低至欧洲的1/5和日本的1/7(详见本书第十一章)。

  由于将制造业的能力转移中国,这使得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无力支撑庞大的金融服务业体系。对此,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再工业化,扶持在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鉴于中国人民币大幅升值、土地劳动力价格大涨、超国民待遇的优惠逐渐取消,以及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国际航运成本上升等,加上美国土地、资金和能源已经比中国便宜很多,越来越多的高端制造业开始回流美国。对于中低端制造业,美国扶持跨太平洋伙伴,如越南、印尼、墨西哥等,给其零关税的优惠。与此同时,日本新增的海外投资,也主要投向这些国家,加上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和土地比中国更便宜,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详见本书的第九章)。

  

  随着美国货币金融系统的修复,特别是股市繁荣活跃,美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已经恢复到了30年来的最好水平,股市配置资源的效率很高,对高新技术十分追捧,这为美国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创造了条件。2013年前8个月,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特斯拉股价上涨超过300%,掀起了一场飓风,其高档电动跑车领先全球。该公司老板马斯克本人正是好莱坞系列电影《钢铁侠》里那位玩转科技的科学怪人的原型,他同时也是支付宝的“鼻祖”Paypal、太阳能技术公司SolarCity以及开启了太空运载私人运营时代的SpaceX公司的创始人,他个人的经历也为其一手打造的特斯拉镀上了某种传奇色彩。此外,他还设想创建时速超过1 200公里的超级火车。

  

  显然,马斯克代表的是一种偏执狂的“技术天才+企业家精神”。他将自己的电动车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是对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科技天才尼古拉·特斯拉创造精神的继承。这位尼古拉·特斯拉是交流电之父,同时是互联网之父。他早在20世纪初就储备了电能的无线传输技术,即巨大电能不再通过电线,而是像闪电一样瞬间传输千百公里,如今美国现在正准备将其转化为现实——全球无线电网。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正迅速纠正错误,弥补自身破绽,遏制竞争对手,再造竞争力,开始爬出危机谷底,重新确立在全球各大国中的优势战略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则在对“铁公鸡”救市的路径依赖中,逐渐消耗了改革和创新的资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585.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日元兑美元痛苦指数 《美元复兴十年?or中国痛苦十年?》 导论 中国为何痛苦十年 》为网友善良却薄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