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管理沙龙讨论会上,主讲嘉宾谭兆麟先生讲企业领导者必须在八个方面进行修炼以获得提高。可能是所讲主题过于宽泛了,在沟通交流的时间里,大家争论得很厉害。每个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领导体验,就像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爱情经历一样, 尽管每个人说的都似乎正确,但都不可能让其他人信服。有那么一刻我甚至怀疑关于这样主题的讨论有什么价值,除了能让大家作了思考的练习。后来,我感到大家可能都忽视了领导和管理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其实,我们关注的是:是应该领导一个企业,还是应该管理一个企业?是应该更艺术些,还是应该更科学些?
在人类的各种组织活动中,无疑都需要合适的人进行领导,但相对于企业运营来说,可能管理更是一个主旋律。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更多的是个性体验的表达,在企业的运营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这样的尴尬情形。君不见,某人在前一个公司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在后一个公司则捉襟见肘左右为难;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企业文化和资源条件的不同所导致。好比你可以取悦一种或两种类型的女孩,但你很难取悦所有的女孩。因而,在企业活动中过于强调领导的方式和方法不见得是明智的做法,走的极端一点,往往会导致公司政治或类似的东西。而公司政治是对企业规范化运营的最大危害,因为潜规则代替了fairplay的规则。 企业存在的根本在于盈利和持续发展,虽然运营企业的人可以有千姿百态的领导方式,但管理毕竟要成为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平台,因此管理必须是可以学习的和可以复制的,并且管理的结果也必须是可以客观衡量的(做企业,我以为不妨以成败论英雄,虽然评价成败的标准尚须慎重讨论)。如果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我认为倒可以说,领导就像爱情,管理倒像婚姻。爱情你越独特越好,但婚姻就必须符合国家法定的要求和社会的文化习惯。有创意的示爱往往能赢得女孩的欢心;同样,领导方式表现的越有魅力,越能达到领导的效果。爱情可以不考虑吃饭,但婚姻则不然;婚姻的经营是有借鉴的可能的,我们知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以经营下去的,有时可以经营的很好;而与此同时,那么多的爱情却埋葬在婚姻生活的细节上。婚姻是柴米油盐,是重复的生活。同样的,企业的运营终究是客观的往复的经济活动,其活动的意义和评价都依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对它作出的选择。“适者生存”这是企业生存现实中的冷酷原则!因此从这个角度,我认为企业的运营一定是按规律进行的活动――科学管理。
当然,有爱情的婚姻存在更大的柔性,可以纠正婚姻中的不良状况。我们当然希望充满爱情浪漫的婚姻,同样我们也希望在管理活动中呈现万紫千红的领导个性光辉。
在今日的企业界中,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卓越的企业领导人,但我们还是缺乏大量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我们努力的前景是培养更多的后者。因为,成为专业人士只要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而成为杰出人士就必须有相应的机遇来造就。我们的目光应该更多的关注于规律性的事务,而不是传奇! 前一阵看过中国科大刘仲林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认为:形式逻辑和实验方法是西方科学的基础,而审美逻辑和体验方法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在创造性认识实践中,二者缺一不可!由此,我可以想到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一般都是中国文化多一些,而西方的逻辑和方法会少些。同时,中国企业的运营正逐步跨越地区和国家的边界,而我们的竞争者也已经逐渐的国际化了。 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我认为我们不妨可以矫枉过正一些,更侧重西方的科学,这样可以增益己之不能。在当下的中国,领导主导型的企业似乎站了上风,大家都在谈知名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艺术,而管理虽然也被大家讨论,但大家却默认或赞许领袖人物对管理(或制度)边界的打破。这是认知方面和行为方面矛盾的不自觉体现。从长期的企业竞争发展来看,管理主导型的企业因为其稳定的和可再生的制度建设才会是持续的优胜者! 在管理中领导,还是在领导中管理呢?如果是你,你将怎样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