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管理:反思华源集团危机



母子公司管控现在已经成为集团管理的讨论热点,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母子公司管控,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问题犹多。

下面以华源集团为例,对国有企业母子公司管控的特色问题进行剖析。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市场后来者,凭借着良好的国资背景,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领导者的雄心、魄力和非凡的开拓精神,不断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了超高速发展,不到十年,并购了9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迹,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医药和纺织行业的巨头。

 

一、危机始末

2005年9月,华源集团由于贷款偿还逾期,在短短几天内遭到了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十几起诉讼,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债权银行冻结了华源下属部分公司和上市公司部分股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其后,各华源集团重组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成立于1992年的华源集团经过大小90多次并购,资产规模从最初5亿元扩张到危机前的572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医药集团和最大的国有纺织集团。其最初注册资本金只有1.4亿元,此后股东再未进行追加投资,并购所用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华源的资金链具有天生的脆弱性,这种脆弱对于其并购后的推模、管控能力提出了很高挑战——如果不能从并购企业的管理中实现稳定、充裕的正现金流,华源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

然而,大动作的收购和资本市场的得意,却不能阻止问题的蔓延和危机的爆发。本来就先天不足的资金链日趋吃紧,并购企业业绩普遍不佳,还在不断下滑,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厄运还蔓延到集团内原有的核心企业。资本市场、银行、政府渠道的政策性资金,全线紧张。华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源制药“财务造假风波”、银行贷款不能按期偿还、作为股东之一的上海银行把华源推上法庭都是华源资金链紧张,进行调整甚至挣扎的真实写照。

在国家开始宏观调控、银行信贷体制改革加快的情况下,华源实施整合、压缩银行负债的速度没有达到银行收缩信贷规模的要求。个别企业贷款逾期、年初两家子公司发生被骗等事件最终导致了银行集体逼债。

据华源内部分析,引起本次资金危机主要原因有三:原始资本金不足,引起资产负债率长期偏高;短贷长投,导致债务结构不合理,贷款比率过高;公司层层控股,管理链条过长,使个别企业的突发事件对整个集团产生不良影响。

2006年4月,喧嚣近一年的华源集团重组尘埃落定。华润集团已获得华源集团70%的股权——正式入主华源。至此,华源集团重组的连环大戏落下帏幕。华源在原来诸多收购战中是胜利者,但最后,却是经常在收购中不敌华源的华润集团,把所有收购的漏网之鱼来了一个一锅端!

在中国,市场或行业的整合者,特别是整合的冒进者,诸如德隆,格林柯尔似乎都没有善终;也许是偶然,不少华源人今天都还耿耿于怀——华源危机的导火索本是华源最不可能出问题的地方。然而,危机还是发生了!现实无情地昭示了华源危机的根源:缺乏系统、强大的母子公司管控能力的企业,高速扩张只是风险急剧放大的同义词,只是危机迅速爆发的导火索。 

二、原因剖析

 母子公司管理:反思华源集团危机

华源危机表明出在资金,但根子其实不在资金,而在与华源的发展战略与其母子公司管控能力——专业化、标准化、整合、推模、复制和控制能力,严重不匹配!

华源在高速发展和扩张过程中碰到了与母子公司管控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的巨大挑战。即:如何实现从企业经营到产业经营?如何兼顾母公司有效控制和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如何兼顾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对于华源集团来说,高速成长型的“烙印”与生俱来。国资背景的华源一出生,条件就非常优越,可以以较低的代价,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很快成为行业龙头。

华源也认识到:目前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走上了多元化的路子,但大部分充其量只是规模的扩张,核心业务不突出,导致核心能力难以打造。出路只有一条:聚焦核心业务,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在意识到企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后,华源集团开始了“瘦身”行动。事实上,经过重组,华源旗下的医药业务最后取得了净利润每年翻一番的成绩,快速成长的势头得以延续。

但华源集团母公司空心化的倾向正显露无疑:因为国有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一般会分拆子公司进行上市,而上市后的子公司又进行多元化的扩张,从而产生下一层子公司;这样产生的子公司又再进行上市,如此循环往复,导致了母公司的空心化,股权结构复杂,管理的宽度过大,成本很高,效率却逐步降低,公司运营风险越来越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090.html

更多阅读

华为集团:快速发展的狼性文化(1)

“管理是华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取得既往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技术、人才、资本,更有管理与服务。”华为总裁任正非这样总结华为的管理经验。回顾华为对管理体系全面西化和提升的过程,是从研发、供应链等后端业务流程入手,逐渐

安徽华源医药有限公司 医药零售市场资本说话 国药华源

    2004年12月11日,零售药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中国药品流通业面临巨大压力,人们称,2003年是中国零售药业的重组年   华源药业属下的华源大药房副总经理黄振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源集团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药品零售连锁网点,

华源集团董事长李俊的管理经:赢在责任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李俊简介  李俊,1954年生,1984年8月加入中国***,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拥有数学、经济法、工商管理等多项本科学历,清华大

施振荣 施崇棠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谈管理之道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是台湾IT业传奇式的人物,曾经在宏基电脑工作了15年,被认为是宏基电脑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施振荣先生最有可能的接班人,但在1993年底,已过不惑之年的施崇棠还是选择离开宏基,加入了由他的几位老部下创立的华硕,出任

哲学诠释学 宁高宁诠释华润集团战略重点及管理哲学

  宁高宁可谓是近几年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从2000年起,他驾驶“华润战车”南征北战,大举并购,触角遍及各行业、各省市。今年,华润又在深圳一掷千金,将40亿巨资投向蔡屋围边上一块叫“华润中心”的工地上。作为华润集团的总经理,宁高宁

声明:《母子公司管理:反思华源集团危机》为网友只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