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章节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 第1章 哲学视域



      意识不仅是大脑运行的物理过程,还可以被计算出来,这是意识标准的另一方面。现代哲学家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意识在生物学特性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将意识等同于硅片。

 中国哲学简史章节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 第1章 哲学视域
“意识可以被计算出来”这一观点遭到攻击,其中一个突出的论据就是意识的不可穿透性—我们的情绪和感觉很难被他人理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经验的不可穿透性证明了计算机不可能准确捕捉到我们的意识。我们都知道草莓是红色的,蓝莓是蓝色的,但是如果我对红色和蓝色的经验恰恰与别人对这两种颜色的经验相反,结果会如何呢?假定不同的人看到一盘水果色拉的反应相同,那么大脑中的“软件”可以选择已有的数值去表现红色和蓝色;甚至可以略去这些麻烦的代码,而通过其他颜色的色觉延伸或其他情绪与感觉来表现红色和蓝色,同样不会减弱大脑“程序”的可靠性。但是,如果意识对颜色的定义与计算机对颜色的定义不同,那么认为意识可以被计算出来的观点就过于草率了。因此,计算机还是不能表现意识。

然而,如果从科学角度仔细考虑问题,就会发现下面的想法很荒谬:一个人对红色和蓝色的经验和他人相反,其他方面的思想和行为却没有改变。我们对红色的感知不仅来自眼睛接收到的波长,还包括色彩的鲜艳程度,与周围颜色的对比度,明亮度,色彩所包含的意义及所属的类别等。所有这些与我们的情绪、感觉在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中相互作用,比如“蓝调”音乐表达的是黑人阶层的情感。这些都很好地反映了大脑的结构,它就像一张互相连接的高度密集的网,改变任何一个区域都会引起其他区域功能的变化。

由于不存在单一的关于红色的经验,就算我对红色和蓝色的经验与他人相反,我对红色的感觉也不可能是别人对蓝色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对任何东西(如“紫红色”或“忧郁”)的感觉都包含了我们自身及外在世界的丰富信息,这些信息在这一刻是独一无二的。尤为重要的是,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由很多知识相连形成的网络,与我们其他各种各样的经验形式形成对比。我们的感觉与情绪尽管很复杂,但绝不是互不关联的。这些感觉与情绪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并使我们与外界沟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13.html

更多阅读

译者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 译者序

     意识是什么?经验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能够体验他人的意识吗?长期以来,各种意识问题一直是思想界争论不休的论题。早在2 000多年前的中国,庄子与惠施之间著名的“濠梁之辩”,就是一场关于他者经验是否可知的辩论。而17世纪法国哲学家

声明:《中国哲学简史章节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 第1章 哲学视域》为网友微笑灿若春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