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宝折二光背 到底是谁杀死了大中?(二)



张大中从应聘者中挑选大批博士、MBA,并请来几位50多岁的高管来进行评判,进而任命管理职位,有些甚至被直接任命为分公司老总、总监等职务。并随后将这些招募来的人员分批派赴全国各地寻找店面,不久就在青岛、福州、西安、重庆等地开设分公司,网点扩大到全国 。

但随后,由于国美、苏宁等在北京市场开始发力,大中的优势尽失,并萌生退意。出于回报和前景的考虑,不少人才都从大中流失。有一个说法,在国美的管理团队里,每10人当中大约有2-3人是从大中过去的。

反观国美,从上市融资,到利用家电零售现金流进军房地产,并积极引入财务投资人完善和规范化治理,进而结合国外有经验和实力的产业基金以投资者身份实现“产融结合”,一步步都走得适时而到位,使得国美的综合竞争力已经大为提升。与其相比,大中电器的差距被越拉越远了。

“黄光裕之下,有一个很强大的顾问团队,在协助他规划和操作。而张大中手下,只有一些经营层面的人才,却没有战略管理规划的得力助手。”熟悉张大中的人说,直到现在,大中体系内的管理依然混乱,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言堂、决策随意性过强等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现在大中几乎已经退回到2004年的状态。”

家电连锁业最后一个变量

“现在的大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就是占了一些好位置。不管是对于国美还是苏宁,品牌人家不需要,内部管理的精华部分人家比你还强,人才好的都流走了。”在某家电企业负责人看来,大中几乎已经优势殆尽。

由于多年来一直埋头于深耕北京市场,大中电器几乎占据了北京市内最有利的位置。在北京近70家门店中,其重中之重就是中央电视塔店(见右图),由于其高达两万平方米的超大营业面积,以及6万种产品的经营种类,月营业额稳定保持在一亿元以上,并创下了5000万元的单店单日新纪录。

而分析起这家店最大的优势时,某大中电器高层认为,其实是“这周围只有大中一家,没有国美、苏宁等对手的比较。”因此,这家店销售的电器价格往往比其他店来得更高,利润自然也随之增长。

“其实,张大中早就无心恋战。”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4月9日,大中宣布撤回在北京、天津、河北以外的所有分公司,并拟将山西、重庆、南宁等地9-10家门店在五一之前全部转给苏宁,以期甩掉这些包袱提升盈利能力。

谁来接手大中?在大中正式向永乐提出解约后,大中声称目前正积极地与百思买、苏宁等展开谈判,在合适的时间将会“择其优而合”。

苏宁,无疑是希望最大的接盘者。大中最大的价值在于其赢利的北京业务,由于国美北京网点与大中高度重合,对于国美来说,花大价钱收购大中价值不大。然而一旦苏宁收购大中在北京的核心业务,苏宁在北京有33家店,并购大中后在北京的门店将接近100家,二者合力显然要压倒国美北京50家门店的规模,占得上风。

“对于苏宁而言,大中在北京的优势的确有一定的互补性。他们也的确与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接触。从2007年三四月份开始,我们请了专业机构评估,希望能找到评估大中价值的方法。”孙为民表示。但是可想而知,以黄光裕强势的性格和作风,没有理由眼看着将到手的大中拱手相让给最大的竞争对手。

“永乐卖给国美之后,大中主动靠近苏宁,甚至要价30亿元,就是想让国美和苏宁为其竞价,卖出个好价钱。”孙为民表示,苏宁不会以30亿元的价格收购大中,那相当于自己开300家左右门店的成本,但大中目前在北京只有65家店,以5倍的价格收购显然过高。

不论是国美还是苏宁,都不约而同地以“拖延”的方式来应对大中。

按照黄光裕的话说,国美对大中的态度是,“能并购最好,但是不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另一方面,尽量以此前永乐与之达成的协议来牵制大中。“对于国美而言,在其与永乐整合尚未顺利完成之时,匆忙再吞下大中是有一定风险的,更何况大中的业务与其高度重合,也没有太多的市场价值。所以黄光裕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就是,不让苏宁轻易得手,最好是维持现状不变,再寻机会来消化大中。”业内人士分析。

而苏宁虽然势在必得,却也摆出了一副不慌不忙的姿态。孙为民表示:“这么多年来,苏宁都没有做过并购。不管怎么分析,肯定是自己开的店好管理,这是上上策。如果收购大中,我们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比较,还有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综合权衡是不是合适,目前尚无实质性的进展。”孙为民强调,苏宁并购大中并非主动,而是“被动”回应。国美和苏宁可以不急,但是对于沉浮了一年多的大中而言,如果不尽早确定其归属问题,越往后其身价会越低。

“就算是个再好的黄花大闺女,从18岁拖到28岁,其魅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杨东文表示,从2007年“五一”的情况来看,大中的表现已经不行,很不起眼。

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来苏宁与大中的确是达成了一致,并且并购已进入相关法律文书准备阶段。但由于苏宁本身是上市公司,要完成兼并、转股、出让等相关政府法律文件的审批需要一个过程。双方预计将在大概7月份大中与永乐的仲裁有了结论之后对外宣布合并,并在年内完成整合。

最新的进展则是,据说国美又出来搅局。当永乐与大中正推进其合并事宜时,黄光裕又提出了大约20亿现金的丰厚条件。

“其实张大中更愿意卖给国美。”据接近张大中的人士透露,张大中本人对于黄光裕“性格直率、有事说事”的行事作风很是欣赏。更何况,国美和大中的管理模式更为接近,整合起来会更容易。而苏宁的高管团队中至今还没有非江苏人,一旦合并双方人员如何磨合也是个问题。而大中主动与苏宁接触,“更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国美抬价。”

重的张大中走的也是与别人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当黄光裕走出北京四处扩张时,张大中谨慎地认为需要精耕北京这块市场,专注于家电零售。他一直非常本分地遵从着“有多少钱,做多大生意”的原则来发展企业:“发展方向与企业的能力、文化有很大关系。有500万可以做500万的生意,有5亿可以做5亿的生意。我们在北京已经有一定份额,所以想继续将这个份额做大,也要根据自己的控制能力和资金能力来发展。”

但是张大中的谨慎和内敛,在对手频频发力的行业背景下,就未免显得过于保守了。

2001年的张大中,对于大中电器在什么时间向外地扩张,还没有一个时间表,他觉得北京市场就比较大,而且竞争对手越来越少了:原来竞争对手有几十家;2000年前后,对手还剩十几家;到2001年时,他的对手就只剩下国美一家,当时苏宁在北京还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

一直到了2002年,张大中才开始想要迈出北京,但初步的扩张计划只限于华北地区。“我们并不急于求成。”

在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看来,“大中其实已经错过了良机。大中扩张的脚步,足足比国美、苏宁晚了两三年,而且步伐还很慢。”

所以当2005年,大中开始发力要将网点进一步扩大到全国时,才发现国美、苏宁等早已经抢先一步占据了各个主力消费城市,并进一步占据了这些城市里的黄金地段,留给他的空间已经很有限。时至今日,大中除了在北京拥有65家连锁店之外,在河北有9家,在天津有8家,在青岛有3家,在衡水有1家。扩张数年之后,北京之外的门店数量仍然屈指可数。

 大中通宝折二光背 到底是谁杀死了大中?(二)

而张大中的保守,还体现在财务方面。跨地域扩张必然需要大笔流动资金投入。在张大中向全国扩张期间,为融资方便,国美、苏宁和永乐分别于2002年、2004年和2005分别上市,获得了一定的金融支撑。但是与此同时,却从未听说过关于大中融资或上市的消息。

据某位与张大中熟识的人士透露,当他与其就融资话题数次进行沟通时,张大中的态度却始终并不积极,总是说,“很多基金找我,不急!”

没有帮手,难以为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301.html

更多阅读

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 武松单手擒方腊图片

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新水浒传》正在热播,如果问个问题:是谁擒住了方腊?估计不少人的答案是武松。“武松单臂擒方腊”这一情节不仅出现在张纪中版的《水浒传》中,也出现在《新水浒》中。但看过原著的人不免要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在原著中

转载 爱新觉罗.贝怡,你到底是谁? 爱新觉罗贝怡av

最讨厌日本了!更不要说内人是中国皇族了!原文地址:爱新觉罗.贝怡,你到底是谁?作者:格格记得几年前,香港各大媒体的娱乐版都在报道着一个所谓"满清皇朝后裔中国公主"的模特,爱新觉罗.贝怡.这个有着日本血统的女孩打着溥仪皇帝从孙女的旗号一

到底是谁杀死了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文/杨泽林康熙皇帝一生有五十多个子女,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小的时候,康熙并不是很看好这个老四,说他性情不定,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比较的叛逆,冲动,这个断语令年幼的雍正非常的郁闷,因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在当时的大清朝,是绝对的权威,这个断

1955年国庆阅兵军院领队到底是谁? 1955年国庆大阅兵

1955年国庆阅兵军院领队到底是谁?2013年CCTV七台放的“和平年代”1840期“为祖国检阅”里面的“激情岁月2”之中的镜头,明确说明这是1955年国庆阅兵图片。该照片为军院受阅部队集合于东长安街出发之前,左一为刘子云将军最近,开国少将

一代枭雄曹操到底是谁的后人 一代枭雄曹操 下载

一代枭雄曹操到底是谁的后人首先声明,我也不知道。曹操到底是谁的后人,曹操是他爸的儿子,他爸叫曹嵩,这一点没有异议。不过曹嵩的爸爸是谁,似乎如泥牛入海,谁也无法考究。即使像陈寿这样有良史之才的大家,也一筹莫展。 曹操似乎不姓曹,他

声明:《大中通宝折二光背 到底是谁杀死了大中?(二)》为网友帮我找回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