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陈邦:从3万到30亿



陈邦语录

谈经验:“创业要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

 “逆商”陈邦:从3万到30亿

教训:“一定要看清楚自己要走的路,权衡是否正确,不能盲目。看准了,就坚持下去。”

最想对股民说:“创业板一定要看清楚再投资,稳健一点为好。”

关于股价:“不希望小股东亏本,不愿看到股价波动太大。”

社会理想:“希望有一天,不分老少贵贱,人人都看得起病。”

财富观:“上市前后,我午睡都是在办公室同一条沙发上。”  

名词解释

逆商:指人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和摆脱逆境推动人生发展的能力。

宽容的城市总给人机会,也总给人惊奇发现。

11月7日,记者在长沙新世纪广场的写字楼里拜访了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坊间传闻这位低调的董事长很难露脸,一见面给人的感觉确实低调、谦和。陈邦抱歉地对记者说:“实在是太忙了,应该早点向家乡的媒体报告。上市前忙着准备,上市之后角色调整很大,感觉责任和压力更大。”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

这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在他身上显露出长沙人性格里特有的骡子精神。正是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性成就了陈邦,这位40岁出头的长沙男子,在中国证券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爱尔眼科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年开始组建,短短数年间在全国11个省市开出19家连锁眼科医院,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医疗服务企业,开创了民营医疗服务企业上市的先河。

爱尔眼科登陆创业板之后,陈邦身家暴涨,成为为数不多的10亿级富豪。陈邦的创富故事为创业板增添了不少励志色彩,也成为长沙人乃至湖南人的楷模。

“我是正宗长沙人,家就在南门口”

陈邦说“我是正宗的长沙人,家就在南门口”。

1965年9月,陈邦就出生在南门口的一个普通家庭。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是什么我最清楚,这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陈邦儿时的记忆,大多和南门口熙熙攘攘的街市场景相关。湖湘人特有的精明干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一种极为朴素直观的生活图景植入到了他的脑海深处,成为滋润他日后成长的养料,并且用之不竭。

青年时期,陈邦置身于部队这所大熔炉,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最关键的是,在部队中我学会了什么叫毅力,”陈邦回顾那些日子说,自己的“逆商”比较高,愈挫愈勇,得益于军营的摸爬滚打。

“3万元打天下,那叫不地道”

爱尔眼科成为湖南首家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之后,其掌门人陈邦白手起家,成就30多亿身家的故事,在资本江湖中,成为新的传奇。尽管陈邦本人对于这些说法未置可否,然而作为一个在南门口长大的长沙人,他确实有一些心里话,要和父老乡亲说一说。

“如果3万元进入医疗市场,能做到现在的规模,那叫不地道。”对于江湖中“3万元打天下”的传说,陈邦一笑带过,“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起点。”

从部队回到地方,已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激情年代,陈邦和战友、现任爱尔眼科的总裁李力一道步入商海,从文化传播到房地产等各个行业广泛涉猎,时有斩获,时有波折。最让他不堪回首的是在海南做房产,那一场房地产风波让陈邦回到了起点。陈邦至今都不想提及那一段经历。

在人生的危机面前,陈邦没有绝望和崩溃,长沙人的骡子精神使他在困境中崛起。2002年以后,不服输的陈邦在逆境之下与人合资成立连锁医院,2003年初,爱尔眼科在长沙、成都、武汉等地几乎同时开出了四家医院,同时大力招兵买马,此时,眼科医疗已经成为热门专业。爱尔眼科生意也从此顺风顺水,名气直逼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等行业翘楚。

此后,爱尔眼科将触角向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湖南地级市等三线城市延伸,短短数年间在全国11个省市开出19家连锁眼科医院。

“偶然的机会,命运的安排”

陈邦为什么最终选择眼科医疗行业,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真是“偶然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

陈邦在上海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一位邻居——此人正在做眼科设备租赁。和邻居一交谈,尽管不懂技术,但眼光独到的陈邦已经嗅到了这块300亿元产业蛋糕的香味,他“找到了感觉”,并且由此和眼科医疗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A、“问1000个问题我都能回答”

如果说连锁是爱尔眼科快速发展的法宝,那么上市无疑让爱尔如虎添翼。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而爱尔眼科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成功上市。对此,陈邦坦诚地说,“对于上市,我们是早有预谋的”。

从2003年1月公司成立之初,就按照上市的要求去做每一件事。2007年,爱尔眼科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瞄准了向中小板前进之路。今年年初,陈邦和保荐机构商量决定转投创业板。

在冲刺上市的这两年,经常被兴奋和紧张交相煎熬的陈邦开始抽起了香烟,有时一天可以烧几包烟,但上市后烟瘾又奇迹般地消失了。

“那一阵难得睡上一个好觉。不过,经过这样地‘打磨’之后,我现在可以随口回答1000个关于上市的问题。”陈邦说,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在过会的前夜,自己睡得特别好。

过会那天,整个班子的状态,也都很轻松。爱尔眼科成了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医院,而且是第一家真正民营性质的医疗企业。但也承载了很多的压力,“以前很多人跟我开玩笑,说公司上市你就可以打球去了,但上市之后时间更少了,因为责任和压力更大了。”

问及陈邦爱尔眼科快速发展、成功上市的秘笈,他说,“做企业一定要有长远发展的目标”,“要做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可以说,正是这种战略远见,促成了爱尔眼科的成功,也因为这种战略远见,成就了陈邦的眼科帝国。

“上市不是目的,而是成就‘百年爱尔’梦想的手段,”陈邦告诉记者,“相信爱尔会成为创业板的一面旗帜,长盛不衰。”

B、“股民被套心里很不安”

10月30日,创业板大幕开启,爱尔眼科48.86元开盘后,一度飙升到72元。

其实,从网下配售认购倍数就可以看出,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最受基金青睐的是爱尔眼科。

“这说明民营医院同样可以做大做强,成为老百姓欢迎的医疗机构,基金对此应该有足够的认识,”陈邦认为,从大趋势上看,民营医院迟早可以做到和最好的国有医院媲美,就像其他慢慢放开的行业一样。

不料,午后创业板展现出风险巨大的一面:集体跳水。爱尔眼科一下子又回到了51元。“睡个午觉,几亿身家就蒸发了。”

爱尔眼科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迁址扩建2家现有连锁眼科医院、新建8家连锁眼科医院,以及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共11个项目,合计共需投入募集资金3.4亿元。有好事者惊呼,按上市后新增15亿元计算,若一家眼科医院投资4000万元,陈邦能新开40家医院。

“股价的涨跌我不太关心,但看到在上市第一天70多元买进的股民被套,心里很不安,”陈邦说,“最终支撑股价的还是业绩。今年爱尔眼科预计可实现营收5.8亿元,未来5到10年,我们可以保证每年30%的增长率。”

陈邦说,他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一是培养自己的人才,二是在全球领域挑选拔尖的眼科专家。公司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将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凝聚到公司,让爱尔成为中国眼科行业的人才高地。

C、“民营医院同样可以做大做强”

医院能上市吗?民营医院怎么上市? 在中国,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是不平等的。人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民营医院。

陈邦说:“患者的满意度是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公益性也很重要,民营医院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忘了社会责任。”爱尔眼科经常会收到患者朋友送来的土鸡蛋、土特产什么的,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遇到一些农村来的患者带的钱不够,医院也就免了,患者很感激。

爱尔眼科通过不断的合理的“复制”模式,取得了稳定的增长,被业界称为中国医疗行业的“爱尔现象”。2005年,这个方法已经优化成“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

陈邦将控股的各连锁医院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临床及科研能力最强的上海爱尔作为一级医院,定位为爱尔眼科的技术中心和疑难眼病患者的会诊中心,并对二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把位于省会城市的连锁医院作为二级医院,定位为开展全眼科服务、代表省级水平的疑难眼病会诊中心,并对三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把建立在地市级城市的医院作为三级医院,侧重于眼视光及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服务,疑难眼病患者可输送到上级医院就诊。这样的一个商业模式能够让整个的连锁资源充分地共享,最终提高效率,见到成果。

陈邦对于爱尔眼科的上市感觉责任重大。同时,也给他莫大的信心和鼓励。他说,“爱尔眼科既要适合中国国情,更要放眼世界。要把光明的事业做得更大,为更多的民营医疗机构带出一条光明之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518.html

更多阅读

3万到30万家庭用车购买推荐 20万家庭用车推荐

注:此文本来是打算首发于什么值得买的,但是被小编给否掉了。也不能乱猜什么值得买是否已经开始商业化等等问题,直接到别出来发吧。一、前言在上一篇经验《车贷利率的简单对比》(哼哼,终究对小编改的标题耿耿于怀,我的原标题“车贷真实利率

《从一万到一亿》节选 从一万到一亿 pdf

节选自《从一万到一亿》(北京东方盛悦投资管理公司刘海亮、买敬江作品,年底正式出版)此开盘第一回也。举凡传世之作,其开卷必是一番裁冰剪雪谈笑吴钩,令人每每捧读每每心旌摇动。观此类珠玉之句,区区时有仿效之心却无落笔之实,非不为也,实

光头黄波:从600万到1亿

     正当大家都在为代理商的尴尬地位和业绩萎靡抱怨频频时,起步于2004年的杭州正庄贸易公司销售业绩却在以近乎翻倍的速度逆势增长,从初创时的600万、到2008年的4000万、再到2012年破亿元大关,这家年轻的化妆品代理公司从不起眼

人因总经理陈世麟:从500万到14亿

前言:胸中自有沟壑万千的掌舵者   夜晚10点钟,打通人因科技中国区企划部主任周莉的手机,被告知:“非常抱歉,陈总现在正在开会,我还在等。”  夜晚10点半,接到周莉打过来的电话,说“时间定下来了,在明天上午十点左右,陈总可以抽出时间进

东易日盛女总裁杨劲:从10万到2亿的财富之路

 杨劲,北京东易日盛装饰有限公司总裁。1996年,她从10万元起家,创办了北京东易日盛公司。在她的经营管理下,公司连创辉煌,到2002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在北京家装行业稳居第一。在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市“十佳(优秀)进京创业青

声明:《“逆商”陈邦:从3万到30亿》为网友浪人情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