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最前,坚持到最后,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把你的想法赶快付诸行动!
--白惠峰
认准目标,要做的只是付出时间、精力,坚持到底
1992年,22岁的白惠峰走出大学校门,与父亲共同创立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开始自主创业。
办公司搞企业,当时,被时髦地称为"下海"。海下了,往哪儿游?环境工程系毕业的白惠峰相中了 "工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安装在排污企业烟囱上,可自动监测并记录烟气排污量,既省人力,又可防企业偷排。当时,这种高科技仪器在国外已广泛使用,国内则是空白。
创业之初,定"点子"是创业成败的关键。环保圈的人评价这个"点子"有眼光,一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空白,看到了环保事业的广阔前景。对白惠峰而言,还有自己的专业优势。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白惠峰把经验留给了后来者: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大局,放眼长远。
所有高科技初创公司都会遇到资金、人才难题。白惠峰创办的"中绿"迂回发展,先购买了一种高科技、周转时间快、市场成熟的产品,通过销售,解决了资金难题。
在线监测仪涉及光学、机电、电气、微电子、计算机多种学科,科技力量薄弱的"中绿"感到力不从心,白惠峰苦思多日,想到"借力"。在科技力量雄厚的北京,他一次次出现在国家图书馆、中国专利局、中科院,查资料、找专家。4年的艰辛探索与磨砺,万千次成功与失败,1996年5月,首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监测仪在"中绿"诞生。
而和他们一起上阵研制的全国其余五家单位,有的半途而废,有的浅尝辄止,已完全退出了视线。回忆起创业初期,许多公司"元老"感慨:穷得没钱发工资,公司领导捐钱发;煤灰埋过脚面的锅炉房里,我们一呆就是一个星期;100公斤的样品,大家抬着能走好几公里……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修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把安装在线监测仪的锅炉范围从30吨扩大到了20吨。这个规定为在线监测产品打开了一个巨大市场,全国雨后春笋般出现了20多家进口产品组装企业和代理商,"中绿"凭借质优价廉的产品抢得了市场先机。2003年,全国安装的在线监测仪中,"中绿"的产品占40%,成为行业"龙头老大"。
白惠峰说,初期创业者选定目标后,遇到挫折,要勇于坚持"再试一次、再做一遍",想要尝到收获的喜悦,必须不怕失败,坚持到底。
要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
当时的"中绿",已是圈内人羡慕的对象。白惠峰却给击掌相庆的员工们泼了一瓢冷水:高科技产品,不能领先就意味着被淘汰。
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马达一样,"中绿"一口气相继研制了二代、三代产品,技术水平也由国内领先逐步接近国际水平,许多公司争着代理"中绿"产品。
白惠峰又有了新想法:在线监测仪好是好,可还得人工定期抄录监测数据。如果能和环保局联上网,把信息直接传过去,岂不更方便、更完备?想好就干,2004年底,由"中绿"设计、建设、运营的太原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系统成功运行,并被列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环保局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就能随时看到各企业排污量。
没过几天,其他企业也开始"建网",白惠峰早有准备:发挥技术优势,为在线监控网络系统提供随时跟踪管理的服务,做使用者的"保姆"。2004年,"中绿"再一次调整了发展策略,并在国内第一个获得在线监测设施运营管理资质,同时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各种奖项,省内外城市都有大量固定客户。
回望6年前搞代理的同行,"中绿"早已遥遥领先,抢占了市场的先机。从国内首台产品到首个在线监控网络系统,再到首家运营管理资质,"中绿"始终先人一步,抢先一点。敢为人先且能率为人先,个中滋味,白惠峰最清楚:坚持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坚持才会收获;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才有活力。步人后尘,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也许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白惠峰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厚爱有加,公司主动承担了"全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义务,白惠峰被山西青年创业基地、团中央"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聘为创业导师。常常有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问:"白老师,我该怎么办?"白惠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小马过河。他说,水的深浅,不要问松鼠,也不要问老牛,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们,你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