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火锅发家史:7张桌子搭成的火锅传奇



8年时光,奇火锅从大坪街边一个小店,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重庆火锅名牌,成为重庆火锅协会副会长单位,成功的诀窍只有五个字——为资本打工。上周四,奇火锅品牌创立者,重庆奇火锅董事长余勇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奇火锅由小到大的传奇故事。传奇:从7张桌子开始

1997年深秋的一个日子,大坪医院门前,一个7张桌子的火锅店开张了,店名就叫奇火锅。为了这个店,余勇夫人谢莉主动辞去工作与丈夫共同创业,两口子每天轮流守店到夜里两点,早上6点不到又得起床去采购一天的菜品。

当时的余勇,由于生意失败,还欠着大笔的债务,这个店就是最后的希望。1997年时,重庆火锅的竞争还没有今天这么残酷,调味师出身的余勇在火锅里加了很多中药平衡海椒、花椒的辛辣,在不影响味道的同时达到了降火目的,由于有这个特点,加上味道好,价格便宜,大坪奇火锅的生意迅速红火了。

价格实惠的奇火锅,生意虽火,赚钱并不多,7张桌子的小门面,并不能让余勇很快还清债务,大步发展。开一个大一点的店就能更快的赚钱,可资金瓶颈是当时奇火锅迈不过的坎。

幸运来自贵人相助。大坪店红火的生意让一个朋友看中了余勇的奇火锅,注入重金寻求合作。很快,投资近百万元,经营面积1200平方米的奇火锅两路口店开张了,投资伙伴只管出钱,一切经营全部由余勇负责,奇火锅一举从路边小店变身品牌大店。

因为技术,因为诚信,一个又一个朋友主动找上余勇,为奇火锅注入资金,更多的奇火锅店陆续开张了,资金不再成为发展的瓶颈。

连锁:品牌走向大舞台

奇火锅真正的辉煌是靠连锁铸就的。品牌的无形资产,让更多的人认准了奇火锅这块牌子,开始不断有人抱着资金跑来主动要求与余勇合作。

1995年余勇到杭州打工时,就有不少人请他帮忙策划餐饮店开业前期的设计,菜品搭配等方案,每次“加班”,总有数百上千元的加班费可拿,当时他就想,既然杭州都有这么多人如此需要,全国不是更多,正是基于这个想法,余勇辞去工作,回到重庆开始了漫长的创业历程。

余勇是重庆最早搞餐饮连锁的一批人,早在1997年的时候就在商界杂志上打出了寻求合作伙伴的启事。余勇的说法是,当时并不知道什么连锁不连锁,只知道传授经验可以让大家一起发财。真正的加盟是从奇火锅两路口店开业后才开始的,从借用朋友的资本到借用社会资本发展,奇火锅发展之路从此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天的重庆奇火锅,是重庆火锅协会副会长单位,上千平方米营业面积的火锅店主城区开业的就有3家,还有两家即将在沙坪坝开业,同时拥有一家食品加工厂,一家火锅研究所。余勇称,奇火锅的发展重点下一步将从依托旗下的火锅研究所,让火锅在味道不变的前提下更多的保持菜品营养,目前已有了初步研究成果,发展其实才刚刚开始,要做的工作还有太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183.html

更多阅读

平陆县实验中学:古虞大地上书写的教育传奇

平陆县实验中学:古虞大地上书写的教育传奇山西省平陆县实验中学前身是平陆县城关中学。2009年,为了提高全县基础教育质量,平陆县委、县政府将原城关中学迁至平陆中学老校址,成立平陆实验中学。平陆实验中学可以说是平陆县委、县政府落实

老干妈发家史:不贷款不欠钱

老干妈发家史:不贷款不欠钱理财周报01-06 23:235280评论摘要她把一瓶5块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她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每瓶辣椒酱大概赚9角5分;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进来多少,出

创富传说:中国富豪发家史(1)

 富,一定存在逻辑。这是最值得研究的一群人。他们从很小很小,然后到很大很大。他们一点也不像王石、张瑞敏,但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符号。你应该已经知道,深交所中小板ETF诞生4年,已有251家公司、1000多个新富豪问世。但不知你是否知道,每一

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 赢在中国 奇火锅谢莉简介

    谢莉和余勇凑了3000元,在大坪附近开了一家小火锅店,由于余勇做调味师时的艺名叫“奇”师傅,于是火锅店也就叫奇火锅。“奇”的谐音是“7”,于是谢莉便在店里摆了7张桌子。“当时也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觉得开一个小馆子,可

张璨创业发家史:没有文凭的女富豪

 1986年,张璨夫妇为一家国有企业购买电脑部件,6年后他们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达因公司。他们赢得了经销美国康柏电脑的合同,并在1994年成为康柏在亚洲最大的分销商。此后集团业务多元化,涉足房地产、化妆品等行业,2000年销售额达2.4

声明:《奇火锅发家史:7张桌子搭成的火锅传奇》为网友夏了南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