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亨利个人简介
他来自美国,39岁,毕业于沃顿商学院。曾经从事金融交易工作,担任过管理顾问公司市场主管,创办过互动营销公司。2002年,在上海创办了一家积分服务公司——智买道,现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目标是打造中国白领网民首选的积分公司。 创业经历创办“智买道”积分计划,是美国小伙儿文亨利的一个聪明的想法。刷一次交通卡、吃一次麦当劳、用一次手机下载,你就可以获得积分,兑换奖品——这就是“智买道”积分通的魅力。文亨利就是凭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商业操作模式,在上海成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之路。06年,在智买道已经形成的互惠互利的产业链上,又增加了一些环节。交通卡里挖到第一桶金
文亨利从小在英国长大,小时候学过六七年的中国武术,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有很深的感情。2002年,沃顿商学院MBA毕业的文亨利,放弃了在香港的高薪生活,来到上海尝试挖掘自己的“第一桶金”。文亨利发现上海的交通卡项目还刚刚起步,而自己设计的“刷卡积分”的方案正好能与之结合尝试一下。文亨利把自己的项目方案给公交规划部门看,并且对方案实施的效益提高作了非常详尽的分析说明,前后不到6个星期就谈下了他的第一个合作。
智买道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积分银行”,而智买道最初的规划也是通过为商家合作伙伴提供高级增值服务———一个多品牌的消费者数据库,帮助商家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以此来换得营收。当时,和其它网站不同的是,智买道把重点放在千方百计地发展商家,最重视“线下”的合作商家。 有点无奈地“闭关转型” 创立之初的智买道积分通没有资源发行一千万张会员卡。而且在最初阶段,能够使用卡的商家还很少,消费者对这类会员卡根本不重视。商家也因缺乏“兴趣点”,并不十分积极参与。文亨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发现,费尽千辛万苦研制出来的很“酷”的工具,在现阶段却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他决定,将这一工具暂时“闭关修炼”。 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文亨利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线上。智买道与一些有很多会员、但并没有太多收入的网站合作,这些网站向智买道推荐自己的会员,以“智买点”为桥梁,智买道再把这些会员介绍给各个商家,促进消费行为的产生,而智买道、推荐会员的网站便可以从消费款项中提成。比如说,智买道与西祠胡同合作,凡是西祠胡同的会员,便自动成为智买道的会员。如果会员在智买道合作商家当当网上买了100元的书,当当网便返还智买道10%的消费款作为“销售渠道提成”,即10元。在这10元中,智买道会以奖品的形式返还会员4元,另外的6元再与西祠胡同各得一半,即3元。这样,在这个消费行为的链条上,每个环节都得利,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赢的良性互动。不断扩充产业链
调整策略之后,第一年智买道用户就达到了15万,目前已经达到了140万,其中10%左右的用户是活跃用户。由于公司现在高速成长、业务不断地壮大,智买道也在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目前已经开始赢利。从今年起,智买道开始在产业链上下游都增加一些环节。在上游,上海文广集团(SMG)和消费评论网站买易通,成为智买道积分通的新收入分配合作伙伴。每个月他们都可以由推荐到智买道的每个会员身上赚到4元的收入分配。在下游,多了一些“中介”环节———爱通网、LINKTECK等网站联盟,通过这些“鹊桥”,智买道与更多的商家、网站之间快速对接。 智买道今天的战略方向并不是从开始就确定的,97年文亨利从香港的管理顾问公司辞职,创办了智买道的前身“鼓V街”——一家专门帮客户做积分、网站、消费者俱乐部的互联网广告公司,拥有麦当劳、阿尔卡特手机、喜力啤酒、星巴克等大客户。2000年,“鼓V街”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2001年,上海和香港的收入几乎持平,但上海办事处的成本是香港的四分之一。当时,在香港生活了五六年的文亨利,拥有自己的圈子和关系,准备和香港“八达通”交通卡合作,推出积分通项目。但是,“八达通”市场部门虽然很支持,但是董事却觉得“八达通”需要先解决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文亨利“带着挫败感”,搬到了上海。 三个月之后,文亨利就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来,不过,他接着说:“幸亏,我还是来了。”因为2002年底,文亨利就成功与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智买道推上联盟式积分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