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那你们怎么愿意种呢?”
韩香芝:“它这个,我们种我们也不少收入。一是收购的价钱高,另外它这个种地的时候他给我们化肥补贴了,种子补贴。” 记者:“您家给他种了多长时间了?” 韩香芝:“我们这个玉米是今年头一年,我们小麦已经种第二年了。” 记者:“您感觉跟他们合作的怎么样?” 韩香芝:“我们还愿意继续合作。” 记者:“跟她们合作您放心吗?” 村民 朱彩军:“放心呗,不放心我们这个合同不签不是?要不她刚才还说,钱倒好说,你主要是给粮食回收回去,咱们都给你弄好了,你得拿回去不是,钱你啥时候给都中不是。” 记者:“开始最早的时候,让您签合同您就愿意签吗?” 朱彩军:“我?签!头一个我就跟紧形势了!” 像古松庄村这样的村子,许晓冰合作了五六个,货源问题就解决了,但要想让成品粮食颗粒大小均匀,就必须统一进行加工。2005年春天,许晓冰又投资盖起了农产品加工车间。为了节省成本,她没去购买加工机器,而是从村儿里捡回来几台废弃的大石碾子、大石磨,重新整修,再装上电动机芯儿,石碾子滚起来的速度跟人力推的差不多,这样,粮食被碾压之后还能保持原味儿。她还招来了村里几十位大姐、大嫂,专门来操作这些工具。
记者:“您就是咱们村里人吗?” 员工 许丽艳:“是。” 记者:“你们平时都是做这些?” 许丽艳:“平时压碾,再包装,再挑米。” 统一收购,再统一加工和包装,许晓冰的杂粮卖到了四五块钱一斤,比普通市场价高了一倍。 之后,许晓冰又想在自己的产品中增加迁安本地产的干果,但她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亲自收购了,于是,在盛产板栗跟核桃的闫家店乡隔滦河村,许晓冰找到了那里的收购商李金兰。 李金兰:“她说咋的我也能在你这儿收十几吨,我放你这儿几万块钱,你在这儿给我收栗子不中?” 许晓冰:“我说给你提点好处费呀,她说不用,帮帮忙吧,我说那还中!” 许晓冰先把货款付给了李金兰,还答应给她一部分提成,李金兰就高兴地接下了这笔生意。 李金兰:“完了我就用我们村里的喇叭广播一下,说是农户谁家有栗子吧,到我那儿卖,比别的小贩子一斤高两毛钱,完了都推不开门了,到我那儿送栗子,都我们俩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收栗子那个场面。”有了李金兰,许晓冰不用亲自去跑,而且收上来的板栗大小均匀,没有虫子眼儿。
许晓冰:“回来我们销售人员跟我说,有一家老太太啥的,交栗子去,说你们家的栗子产二三十斤,你怎么来一百斤呢?她比你了解情况,非常了解情况,她这个栗子可以不收。” 本地的收购商对村里每家农户的生产情况都很了解,让这样的人去收购,就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一年下来,李金兰能够给许晓冰收购二十多吨核桃和百八十吨板栗。 货源和生产都扩大了,许晓冰也在努力开拓市场。2006年,她开始有目的地发展大客户。近几年,迁安经济发展很快,到迁安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许晓冰想到,宾馆里有很多外地甚至国外的宾客,说不定这些人会喜欢她的土特杂粮。她直接到当地一家四星级宾馆推荐自己的产品,提出免费供货,允许对方有销售额以后再付款。 礼品部主管 李富军:“宾客需要带咱们的产品,到了就问还有什么核桃仁,栗子仁,杂粮吗,我们就要带这几种产品。” 现在,这家宾馆已经成为了许晓冰的长期客户。2008年春节前,唐山一家大企业下属公司采购部的负责人主动找到了许晓冰。 许晓冰:“他给我一定就2000多这有可能吗,当时真有点发晕,后来我说那行,我说我啥也不干,我等着你,快点来!” 陈兵:“首先看看这个质量,看怎么个加工过程,如果加工过程比较另我们信服,质量有保证,这样我们采购起来才放心。” 许晓冰:“他说这是大碾子,还有碾子粮食呢,是,后来人家又开始定这个石碾,石碾。这一个大客户整个顶你,好家伙,你就是这一个超市,这一年你卖精品杂粮你卖这么多,你一下子整这么多,挺好。” 客户看上了许晓冰那些石碾子加工出来的杂粮,果然定了2000件。许晓冰真是高兴,当初那些为了节省成本而捡回来的石碾子、石磨居然成了她杂粮产品的最大的卖点。现在,许晓冰销售十余种杂粮和干果产品,每年已经能够有100万元的利润进账。当初借来12万元贷款包荒山,时隔七年,许晓冰不断周转滚动,已经积累了近1000万元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