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湾经贸关系:“大陆让利模式”陷瓶颈?



     2月11日起,台湾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率团到大陆参访,与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交换意见。 在会面背后,是两岸几十年来经济贸易互动的未来更多牵动了被经贸所影响到的每一个个体。在连续多年的向上势头后,台湾对大陆投资的绝对规模在缩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大陆让利模式正在经受考验。

  台湾投资退潮

  2012年是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台海两岸贸易额为1689.6亿美元,同比上升5.6%,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367.8亿美元,同比上升4.8%,自台湾进口1321.8亿美元,同比上升5.8%,大陆全年批准台商项目2229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5亿美元,同比上升30.4%,截至2012年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8001个,实际利用台资570.5亿美元,占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4.5%。

  2013年的数据则显得有些微妙。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3年1~10月,两岸贸易额1642.80亿美元,预计全年接近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大陆对台出口336.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自台湾进口1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而根据台湾的统计,2013年1~10月台湾对大陆出口674亿美元,同比增长仅0.7%,台湾从大陆进口352.1亿美元,同比增长3%。

  2013年1~10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640个,同比下降7.2%,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7.1亿美元,同比下降24.4%;同期台湾批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项目仅113件,同比下降2.6%,投资金额仅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4%。

  不难看出,由于统计口径的巨大差异,两岸间对台海贸易规模、增长速度的评估大相径庭,但总体上,台海两岸经贸关系仍处上升态势。2013年,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则继续保持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顺差来源地的地位。

  但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虎头蛇尾的迹象,尽管贸易额仍在攀升,然而两岸间统计数据的巨大反差已隐约让人看到了数据背后的问题,而台湾对大陆投资项目数量、资金规模的大幅“退潮”,则更反映出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对于台商、台资,难度和挑战性正与日俱增。

  ECFA和“大陆让利模式”的瓶颈

  2010年台海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台海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此后两岸经贸合作基本围绕着ECFA铺开,2012年,台海两岸共完成18项双边经贸协议,其中包括ECFA后续协商四大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投资保护和贸易协议,和“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一度让两岸经贸界对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充满乐观期待。

  但2013年的形势却出现了明显反复:尽管年初根据ECFA框架的第三阶段关税下调顺利按时实施,两岸银行业签署业务清算协定和年中大陆批准台湾银行“登陆”,延续了前一年的互动势头,但双边重大经贸协议的达成却寥寥无几,唯一值得一提的是6月签署了“四大”中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但由于台湾岛内政治博弈的波及,直至年终也未能正式完成立法程序,未来何时完成仍难预期,具体落实更遥不可及,这也波及另外“两大”协议的谈判和落实。

  尽管ECFA区域经济整合的原则,本应是对等开放,无缝对接,但因种种原因,台海两岸的ECFA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大陆让利”特色,大陆对台开放和让步多,台湾对大陆开放和让步少;这一“大陆让利模式”在2012、2013年两年,从ECFA框架协议延续到两岸投资保护和贸易协议,及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以后者为例,大陆对台开放80项,台湾对大陆开放仅64项。

  很显然,自ECFA框架协议达成至今,这种带有浓厚“台海特色”的“大陆让利模式”业已陷入一个瓶颈:在台湾看来,“大陆让利模式”给台湾经济带来的好处有限,反对ECFA的“绿营”和其他人士更将之视作“大陆统战伎俩”;而在大陆,对这种“单边让利”“讲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做法感到不满、不解、不耐者也在增加,尤其当越来越多大陆人士发现,对岸对这种大陆付出很多的“让利模式”其实并不怎么领情,甚至抱怨连连时,对“大陆让利模式”的这种不满、不解和不耐就更有增无减了。

  “摆脱对陆依赖”?

  2013年台海经贸合作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是“老问题”,如台湾政治生活中的蓝绿对立,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南北矛盾等,主观上,“绿营”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逢中必反”,客观上,ECFA和两岸经贸合作对台湾北部、南部民众的受益程度厚薄不均,都给ECFA框架及其后续协议的达成、批准和贯彻,带来重重阻力。

  另一些则是新问题。

  2012年下半年起,大陆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这一趋势持续到2013年,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如前所述,台海两岸经贸关系中,台湾是出超一方,大陆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导致台湾对大陆出口、投资增长势头的萎缩。与此同时,台湾原本相对疲软的经济并未因ECFA框架的逐步落实和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而出现明显的回暖趋势,经济增速预期一年数降,市场沮丧情绪蔓延,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不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构成制约。

  不仅如此,大陆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工资成本持续上涨,也令在大陆经营的台资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企业、资金开始另谋出路。

  更值得关注的是,原本主要由“绿营”和亲绿人士坚持的经济上“摆脱对陆依赖”论,在过去一年间有成为不多见之“蓝绿共识”的趋势。

  曾任职台湾“陆委会”主任,并出任过“副总统”“行政院长”要职的萧万长是“蓝营”元老,国民党要人,去年11月出席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时公开表示,两岸产业分工“从过去互补大于竞争逐渐转变成竞争大于互补,造成重复投资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标志着“蓝营”和马英九当局事实上接受了原本是“绿营”主要口号的“不把鸡蛋放在大陆一个篮子”“两岸经贸分工竞争大于互补”,以及“分散海外经贸和投资风险”等论调,这些都导致两岸经贸协议达成、落实的效率和势头放缓,并开始影响两岸合作的深化发展。

  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博弈和马英九当局支持率持续低迷,导致“蓝营”不但不敢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深化发展,反倒经常抢夺“绿营”口号以取悦摇摆选民外,台湾部分政商界人士和民众目睹本岛经济持续低迷,认为“和大陆加强经贸合作效果不过如此”“ECFA也救不了台湾”,产生焦躁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去年以来,一些海外智库、传媒和政治人物不断吹风,警告台湾“经济上过度依赖大陆的危险性”和去年下半年起国际间对美欧等传统进口市场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也让部分台湾政商界人士产生“既然欧美市场复苏在即,台湾这个出口型经济体无需再仰赖大陆市场”的念头。

  然而进入2014年以来,阴晴不定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时冷时热的欧美经济数据,无不表明全球市场、尤其欧美市场的回暖并非如某些人预期的那般一帆风顺,而中国经济尽管“降速”,仍是全球发展势头和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在可预见的将来,台湾仍不得不将中国视作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超对象,通俗地说,就是“不依赖也得依赖”。

  从目前情况看,一味延续“大陆让利模式”恐难再有大的突破:一方面双方贸易不平衡已十分严重,大陆的“单边让利”不论从纯经济或其他方面考虑,都几近极限;另一方面,台湾马英九当局支持率持续低迷,政坛政党更迭的概率一直不小,而大陆一直希望的、借经贸往来促政治协商谈判的目的,始终不得要领,加上ECFA框架协议的后续协议谈判、落实“进一步,退半步”,都会累及“大陆让利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大陆-台湾经贸关系:“大陆让利模式”陷瓶颈?
  大陆经济经过持续高速发展,目前也进入到“腾笼换鸟”的关键阶段,如台湾某些人士所希望的、让台湾单方面垄断产业链高端、大陆满足于给台湾企业“打下手”的所谓“产业分工的互补大于竞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尽管如此,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到今天,早已形成巨大的规模和错综复杂的关联脉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对海峡两岸都是有益的。

  两岸有关方面必须扬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直面两岸经贸格局、市场定位和经济合作分工的角色和角色变化,确保两岸经贸关系在真正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对于影响台海经贸关系发展的政治因素,双方应本着务实、理性的态度去沟通、协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至今日,有些“超经济”话题已到了不容搁置、无法回避的地步,谈比不谈好,早谈比迟谈更好。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发展脉络2005年 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谈后共同发布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明确提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2008年 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湾方面提出希望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年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海峡两岸可以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10年 2月~6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分别在台湾省桃园县和北京举行了两次专家工作协商,逐渐敲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文本构成、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6月29日,时任海协会会长的陈云林和时任财海基会董事长的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9月12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实施。

  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1453.7亿美金,同比增长36.9%。

  2011年 1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清单正式启动,台湾539项货品将分二年三阶段调降关税至零;大陆货品则有267项列入。首批享有降税安排的台湾水果及石斑鱼在取得原产地证书后,启运大陆。

  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同比上升10.1%。

  2012年 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根据《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相关内容,经过评审,决定授权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担任台湾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的新突破,也是中行加快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的重要进展。

  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1689.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6%。

  2013年 《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及《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正式生效。

  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1972.8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6.7%。(数据来源:商务部台港澳司、海关总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34.html

更多阅读

水均益:为什么我反对巴勒斯坦建国?

水均益:为什么我反对巴勒斯坦建国?(转帖)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去以色列留学,看到了那里的真实情况,在网上答网友问,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关系说了如下的话(摘要):为什么我反对巴勒斯坦建国?作者:水均益我们凭什么要支持巴勒斯坦?二战期间,纳

WarburgPincus华平创投档案:历史与模式_水清鱼读月

Warburg Pincus华平创投档案:历史与模式最近在看Warburg Pincus华平创投的副总裁William H.Janeway的演讲幻灯片Alternative Models of the Venture InvestingProcess。这个演讲讨论两种风险投资的创业模式。一种是“循环投资Round-

“互联网+”企业落地系统:四大营销模式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摘自本人关于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落地攻略《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中的一篇文章《“互联网+”企业:六大商业模式》,文中提到了“互联网+”企业四大落地系统,除商业模式之外,还有营销模式、生产模式、管理

韩国 南朝鲜 苏联与南朝鲜经贸关系的发展与我省对策

    近年来,苏联与南朝鲜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方兴未艾,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与南朝鲜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与急剧变化,对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就苏联与南朝鲜经贸关系的发展现

声明:《大陆-台湾经贸关系:“大陆让利模式”陷瓶颈?》为网友梦幻的心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