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亿资金炒作幕后:中信阿里起绯闻](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01190587605.jpeg)
2月13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与阿里巴巴股权合作传言。顿时,中信银行股价结束了连日来的暴涨行情,并在14日早盘快速下挫,机构的炒作也暂时“息火”。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中信银行在2月7日突然启动,在5个交易日内连续暴涨,涨幅近四成。股价的背后,资金推动明显。根据公开统计,拉升中信银行股价的资金主要以机构为主,市场猜测种种,而中信银行入股阿里巴巴的传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中信银行在银行股中的强势上涨引发了市场关注。在基本面上,春节后走出的5连阳让中信银行股价直线飙升,最大涨幅接近40%,表现远远好于其他银行股。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数据显示,中信银行股价的上涨主力是以超大单资金流入推动。2月7日~13日,连续5个交易日的资金流入都比较凶猛,总计规模约6.5亿元,尤其是2月11日、12日和13日,资金净流入分别达到2.57亿元、1.98亿元和1.54亿元。
2月13日,中信银行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从规定已披露的前5名交易方中,买进中信银行的机构专用席位占到了3个,而卖出中信银行的机构席位仅1个。从机构席位交易金额上看,机构买进该股票的力度也远远大于卖出。
对于中信银行的上涨,市场传言颇多,不排除各种因素综合一起支撑其股价。有消息称,中信银行大涨是从年前新增核销不良贷款32亿元开始。由于此次不良贷款确认较为充分,拨备计提相对比较早,因此信用成本压力较小,有利于银行清理坏账。同时,中信银行与银联合作推出POS网贷可能也是这轮股价炒作的原因之一。市场认为,这次的合作实现了大数据和银行风控技术结合,意味着商业银行经济模式的突破,可能是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种种猜测中,阿里集团入股中信银行是最受市场关注点。消息称,中信银行是阿里集团产品余额宝的唯一监督托管行,阿里集团和中信银行还会有深度合作可能,直指阿里集团有入股中信银行的可能。
记者从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处获悉,“内部并没有听说过多关于阿里集团入股的事情。”
该人士向记者透露,银行内讨论较热的话题仅仅是中信银行可能在近期成为快钱资金的托管行,以及中信出售信银国际的可能。
据了解,信银国际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旗下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前身为嘉华银行,是中信集团在香港经营的银行平台。
“信银国际的盘子不大,在香港的业务发展上受限较严重。”上述人士称,中信可能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
尽管外界传言满天飞,但是中信银行2月13日晚间的公告无疑给股价泼了一盆冷水。中信银行表示,在日常经营业务中与银联和阿里巴巴均有合作,但不存在与阿里巴巴的股权合作。次日,中信银行股价开盘即回落3.12%,而主力资金也掉头开始逐步撤出。
“中信银行流通市值1300多亿元,尽管这个盘子相对较大,但是交易一直冷清,并不活跃,这个因素是炒作中信银行的一个前提。”北京一家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中信银行即将发布年报,业绩上表现可能也对股价抬升存在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