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鑫生:率先打破企业“铁饭碗”



步鑫生狠话:“你砸我牌子,我砸你饭碗!”

1983年,中国改革全面展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中国广袤的田野充满了希望。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城市,转向貌似井然有序但却缺乏活力的工业企业。此时的中国,奇迹般地重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从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改革的巨大影响下,企业改革在当时机制相对灵活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地方企业(通称为“大集体”)中悄悄地试验了起来。地处偏僻一隅、名不见经传的海盐衬衫厂成了这次改革的明星。

海盐衬衫厂是个只有300多职工的小厂。当厂长步鑫生接手时,企业濒临破产,年产四五十万件衬衣,却有近一半堆在仓库里。老工人的退休金也无处可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步鑫生想到了改革,并且一出手就是几大“板斧”:他首先学习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车间实行了“联产计酬制”。你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当时时髦的概括是:“打破大锅饭!”

二是抓质量,做坏一件衬衫要赔两件。“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此话由步鑫生说出后曾风靡一时。

三是规定请假不发工资,若真生病要由他来决定是否补贴。当时,“泡病假单”在企业中很流行,即使在企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出勤率也只有80%,而真正生病的不到“泡病假”的三分之一。步鑫生解释这是为了治一治这种“流行病”。

四是每年要开订货会。邀请全国各地百货商店的负责人到海盐来,吃住行由他们全包,每年大约要花8000多元,这在当时已是相当大的数目。

五是打响衬衫的牌子。步鑫生常说:“靠牌子吃饭可以传代,靠关系吃饭要倒台!”他亲自为衬衫定名,“唐人”是男式衬衣,“双燕”是女式衬衣,“三毛”是儿童衬衣。

六是要讲工作效率和速度。于是他出差上海要包出租车,出差新疆、广州、厦门还要坐飞机……

步鑫生狠话二:“讲效率难道是资本主义专利?”

有人说,步鑫生是“资本家”,特别是对“请假不发工资”一项,被认为是“不管工人死活,是破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步鑫生的回答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工钱、工钱,做工才有钱!莫非守纪律、讲效率是资本主义企业的‘专利’,我们社会主义企业注定是怠惰散漫的?”

有人说,开订货会,让销售人员来白吃白住,还拿礼品,企业的“请吃风”就是由步鑫生刮起来的。步鑫生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开订货会所花的钱,比推销员四处外出推销所需的旅差费少得多,还省时省力,资金流动更快。

有人说,步鑫生坐小汽车、乘飞机是摆阔气,小小的“股级”厂长居然要“厅级”待遇。步鑫生则说,我这是省时间,争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步鑫生实话:“汤婆子焐进被窝里,从头暖到脚。”

 步鑫生:率先打破企业“铁饭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当时的中国是人们行动的座右铭。七争论,八指责,大家只认一个“理”,那就是效果如何?

人们最关心的是“数字”,而数字恰巧证明步鑫生的一些做法是可行的。1982年,海盐衬衫厂以年生产130万件衬衫的能力步入著名衬衫厂行列。固定资产从步鑫生接手的那年3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113万元,1980年至1982年间,实现税利164万元,这在当时的中小企业中已是相当高的。

工人收入提高了,勤奋而手巧的工人收入是原先的2-3倍;工厂像样了,被誉为花园式的文明工厂;职工在工作日还可享受免费午餐,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唐人”、“双燕”、“三毛”等品牌开始走红,畅销20多个省市。

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也有着落了。步鑫生还经常把他们请到厂里,看看厂里的变化,为企业发展出出点子。有一年冬天,步鑫生别出心裁地给每个退休职工送了一个取暖用的铜“汤婆子”,说是“汤婆子焐进被窝,可以从头暖到脚,让大家能实实在在地感到厂里的温暖”。小小的一个举动,一时成为美谈。

步鑫生的功过是非……

1983年11月,新华社发表了一期介绍步鑫生尝试企业改革的内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对内参作了批示。

这篇内参随后以《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为题,刊于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一版,并以“编者按”的形式披露了胡耀邦的批示内容:“对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步鑫生的经验当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

步鑫生的名字裹挟着一股旋风,由此走向全国。

但步鑫生及他的“治厂方略”,或者说是改革举措,仍然脱不开指责和争论的漩涡。

在《人民日报》的报道刊出半个月后,浙江有一家报纸刊发了一篇针锋相对的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创精神?》,指责步鑫生专断独行、作风恶劣,触犯国家条例,侵犯职工权益。

此事非同小可。中央急令浙江省委和新华社浙江分社查清事实,速报中央。省委联合调查组冒着特大风雪迅速赶赴海盐,对那篇报道中指出的问题做了一一调查。调查报告呈浙江省委常委。

1984年2月26日晚7时25分,中央电视台中断了正在播出的国际新闻,率先播出了由新华社浙江分社和浙江日报记者共同采访的消息——《浙江省委充分肯定步鑫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2月27日,全国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刊发了这一消息及编者按:“希望各地区、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认真读一读这篇报道,积极发现、支持和宣传自己那里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

24年后的步鑫生说出心里话:“我对当年的一切不后悔。”

自1988年离开海盐衬衫厂后,步鑫生曾先后在北京、辽宁盘锦创业工作过,还到秦皇岛担任过“步鑫生公司”的董事长。

步鑫生现在上海安享晚年。他的家乡海盐人民没有忘记他,公平地评价了他当年的改革,还邀请他经常去海盐走走。

记者手记

一个贴有历史标签的人物,一句话会作出无数复杂的解读。声称绝对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的前“改革明星”步鑫生还是没有咬住沉默到底的牙齿,出来面对久违了的镜头。重新面对读者,他说得最响亮、最多的一句是:“我不后悔。”真符合人物性格。

历史给了他机会,他抓住过了,这就足以让人一辈子不后悔。说一句“不后悔”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但据前几年的报道,他还是有过“后悔”的。为了与当年的工会主席赵荣华的争执而后悔。1983年7月,步鑫生改组了厂工会,让赵荣华当工会主席。赵荣华认为步鑫生违反了《工会法》和群众意愿,拒绝担任工会主席一职。步鑫生当时正是“改革明星”,他马上就撤销了对赵的任命并开除了赵。赵荣华后来“因祸得福”做成了自己的企业,此是后话。但没想到的是,2002年,赵荣华突然接到步鑫生的电话,向他表达了对当年行为的“后悔”与“愧疚”。这使赵荣华大为感动。这个道歉,却是比“谁影响我牌子,我影响他饭碗”、“不后悔”等响当当的宣言更具勇气的宣言。

在中国,改革也许就意味着试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道德上的正当诉求,对曾经的不公平与错误,只要一句“改革就会有错”就全部带过不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742.html

更多阅读

直销:内资直销企业回归产品销售原点

直销:内资直销企业回归产品销售原点回归产品销售原点前不久,三生公司召开了一次高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回归核心,迈向卓越”。三生公司副总裁施光辉表示,公司正在酝酿一次重大变革,将回归到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在继续扩

网页不能后退 李东生:冲锋号已经吹响 就不能再后退

——对话李东生 本刊记者 张欢 发自广州、惠州、深圳  人物周刊:你曾经以工程师为职业梦想,现在不论是TCL还是中国家电业都没有掌握核心科技,你心中是什么感觉? 李东生: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毕业时中国电子产业刚刚重新起步,

江南春:入股互联网企业天涯社区

 作为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经历了多层次的角色转变:从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转变为一个精力无限的创业家,继而成为一名谨慎敬业的管理人,现在则努力朝着投资者的角色过渡。同时,他的每一步动作都能引起资本市场的瞩目。   他最近的一

第六章:《中国企业营销诊断门的七大步骤之二》

连载张默闻长篇营销策划《谁把中国品牌解放之122》    第六章:《中国企业营销诊断门的七大步骤之二:当诊断医生的动机和诊断的意义》做营销策划,不诊断,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繁衍权。与企业合作是辛苦的劳动,你不仅要做他们的朋友,做他

特步三大步:制造型企业的超越智慧

这里自然资源贫瘠,“地里只能种地瓜,山上处处长石头”。于是当地人扬帆出海,海外侨民赚了钱,输送回资本、信息、订单以及改变的“种子”。 偏偏这里人力资源又丰富,人多了要没事干便只有到处找人打架,于是有了享誉全国的“农业学大寨,大

声明:《步鑫生:率先打破企业“铁饭碗”》为网友风沙迷了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